位于山西大同城西武周山西岩寺下、十里河畔的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即大同民国老校园(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现址,占地面积475亩)建成于1921年,园中建筑很好地吸收了西洋建筑元素,中西交融、兼收并蓄,呈现出20世纪初年建筑设计中的中西折中主义的典型艺术风格,显示了当时学校管理者和建筑师高远的志向。因其特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6月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直接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大同民国老校园)是大同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
- 中文名称
-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 外文名称
- The site of the third school in Shanxi Province
- 别 名
- 大同民国老校园
- 所属地区
- 大同南郊区
- 邮政区码
- 037039
- 地理位置
- 山西大同同泉路糖厂斜对过
- 面 积
- 475亩
- 气候条件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八柱校门、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立志大礼堂、曲尺形图书馆等
- 地 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交 通
- 6路师范站 12路师范西门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
山西省革命遗址——大同地区爱国主义思潮发源地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VI-907
整体风貌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校园按照南北向的轴线布局,主体建筑物以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和立志大礼堂为中心,对称布置,中西、蒙汉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多元文化交融是这一处“国保”文物的显著特点。檐下、窗框、门头右浮雕装饰。造型严谨,酷似欧洲学院派的手法,呈现出西洋古典建筑的宏伟和庄严。深幽的小路、轩昂伫立的八柱校门、雄伟庄严的立志大礼堂(尤其是异域风格的爱奥尼亚式列柱)、典雅沧桑的四阿顶教室,带有草原气息的蒙古包庐顶、地中海古希腊风格的门楣图案、别具一格的学堂火墙以及后期扩建的民国风格调的中央教学楼、办公楼、文理楼、艺外楼、电教楼、宿舍楼等,无不怀旧出西学东渐之风吹佛下民国初年的韵致,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凝固成一只只凝固的古典乐曲。如果说城西的大同大学本部像当代一个朝气蓬勃的俊男的话,城西十里河畔的分校则更像民国时期的一个大家闺秀。东西合壁,更有利于创建中国名校。
历史沿革
正如黄炎培在《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中说:“民国初年山西学校、学生数量的增长速而最稳”,近代山西学堂教育发展较早。民国军阀阎锡山1917年就任山西省省长,次年开始全面实施“用民政治”的思想,力导“启民德,长民智,立民财”,大力发展山西教育。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大同民国老校园)正是在1918年开始兴建。此民国老校园即山西省立三中,其前身“大同府中学堂”于光绪三十年(由大同知府刘瀛,地方负责经费筹措)在大同旧城内西隅处“云中书院”的原址上创办的,后迁入城内东街的“贡院”,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山西省立第三中学”。因城内空间不足无法扩建,1918年由省库出资八万余元,在大同城西武周山西岩寺下、十里河畔附近购地500亩(比现在大)兴建新校舍,于1921年建成迁入。 各类教学生活场所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建筑总面积7410平方米,于民国十年(1921年)7月竣工并正式迁入。有“小清华”和“北开”的美誉。该校当时广延名士任职,如山西名人苑友梅、郝绳祖、帖升书、王荩臣(又名王念祖)等。学生中也人才辈出,如白玉峥、王应尊(字久悟)、王梦樵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称“山西省立大同中学”。
解放后的1949年改称“察哈尔省立大同中学”,1952年学校改称“大同市第一中学”(俗称“老一中”),1972年更名为“大同师范学校”。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该校开办有“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师专班”(通称“大同师专”),当时与雁北师专齐名。2003年山西省政府撤销中师建制,设立为“雁北师院大同分院”。2006年4月定名为“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学校培养大专层次师资历史前后累计达20多年。
整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即大同民国老校园(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现址)是山西近代教育飞速发展时期的成果,其建筑总体布局规整有序,单体建筑造型新颖独特,细部处理精致优美,既借鉴了欧洲的中世纪风格又保留了一些中国的传统特色,成为当时全省学校建筑中布局最合理,建筑质量最高的学校之一,素有"小清华"之美称。大同民国老校园是山西近代学校建筑的一个典范。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继古典复兴建筑和浪漫主义建筑之后的折衷主义建筑,成为在欧洲各国流行的建筑风格,这种形式的建筑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其特点是融合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当时出现的建筑思想,多种建筑元素出现在同一座建筑中,具有不同建筑特点的建筑样式。大同民国老校园的建筑设计者是20世纪初的归国留学生(具体设计者姓名待考),其设计风格深受学院派风尚影响,注重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在西式建筑中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
几十年来的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是大同民国老校园当初采用了天津南开中学早期建筑的设计师阎子亨
(1891-1973)的设计图纸,实际上两处校园无论是建筑颜色还是具体建筑式样都不同,二处校园建筑风格的相似性是共同显示了20世纪初年在西式折中设计风潮的洗礼背景下中国折中主义的鲜明特色,即以西方复古主义设计为基调,设计者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语言揉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故相比较而言,大同民国老校园老校园设计参照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的清华设计规制的说法更加合理。
当时承揽建设的据说是大同本地实业家、民间工艺制造专家、古建筑雕塑彩绘修补专家巩有贵先生(1899-1962),巩先生擅长盖制仿古式楼堂馆所、砖瓦烧制、砖雕、石雕等民间工艺。
民国时期学校建筑现在全国尚有多处,但保留了完整建制(大同民国老校园里的八柱校门、天圆地方行政中心、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立志大礼堂、曲尺形图书馆等都保存完好)的民国老校园在全国却很少见。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当地人严重低估。
八柱校门与天圆地方办公室之间形成开阔的空间院落,以贯通东西的带状的办公室做边界,起到了对外来视线的限制,避免了对课堂秩序的干扰,而且从校门入口穿过花园向北看,还起到了景观底景的效果;天圆地方办公室背面不远处,高大浑厚的南北纵向布置的立志大礼堂,与东西横向展开较矮的办公室,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立志大礼堂衬托得端庄而伟岸。
立志大礼堂在轴线上,把周围地块一分为二,形成东西两个院落,便于人流疏散;礼堂再往北是个布局别具特色的12座四阿顶学堂教室,这八横四竖放置的教室,将中心设置于学校轴线上,围合成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各教室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学生下课后的课余活动集中于中间的院落,这样便于班级间的交流和统一管理。这种极具向心力的院落还有助于增强集体意识的培养;教室建筑群北侧的图书室和实验室,平面呈形,建筑外观和形制完全一样,对称分列于轴线两侧,相互呼应;又好似两只弯曲的手掌,从北向南将前方的建筑群收拢起来,形成一个横向开阔的小院落,看似合拢又好似放开,建筑空间得到了缓解。
建筑单体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整个建筑群的这种张弛有度、收放有序的院落布局,它即满足了学校建筑的基本功能,还创造了一个紧张又不失活泼的校园氛围。
校园的设计风格从整体市局到细节装饰,都体现出对文化意味的追求和信仰.对天然之气的崇拜和向往。从校园的规划看,讲究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建筑形式,既体现了方正、稳定的传统建筑形式,又表现出 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从南北中轴线看,这条线从校门穿过行政办公区到后门.顺着台阶来到立志大礼堂内,通过后门,穿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到校园的后墙,都由一条中线贯穿衔接。
整个建筑群的这种张弛有度、收放有序的院落布局,它即满足了学校建筑的基本功能,还创造了一个紧张又不失活泼的校园氛围。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以西洋建筑风格为基调,配合中国古典或地方建筑设计元素的建筑样式。例如立志大礼堂,从外观整体看来,该建筑是很明显的西洋建筑样式,复合式水泥柱式、拱形门洞、曲线踏步、双圆心尖拱形窗框,还有西洋矮墙和花瓶式栏杆等特征,这些富有西洋折中主义的建筑元素,不断散发着西洋建筑的魅力;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其装饰和些许构件又富有中国古典传统特色;两坡屋顶、檐柱装饰、风水墙结构等构件,同样宣告着中式建筑文化的特有风貌。大同地处寒冷地区,所以当时的建筑还建有本地特色的火墙。看点:立志大礼堂和图书馆、阅览室墙壁上的火墙窟窿,12顶四阿顶学堂教室的转角处砌筑成加厚的“马牙搓”及屋顶的烟囱。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现存建筑来看,每一建筑既各具特色,又统一于学校的整体风格之中,堪称山西及中国近代校园建筑设计的典范。近百年来虽多次受自然灾害、战争之毁损和人为使用损坏,但主体完好地保留至今。大同民国老校园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中西文化的结合、蒙汉文化的结合以及科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 正因其独特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大同民国老校园未经由市级文物到省级文物再到全国文物的通常申报路径,而直接擢升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批准)。 详见“大同民国老校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