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古径

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即东际亭、石门亭、承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
- 中文名称
- 登山古径
- 地理位置
- 山麓廨院
- 著名景点
- 七亭七里路
- 数 量
- 2000多级台阶
简介
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即东际亭、石门亭、承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传说
第一亭:“东际亭”。过廨院即是东际桥,桥上过亭就开始登山。上99级石阶至“仰止亭”(已废)。此后途中岩石上有诸多字刻可观。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距第一亭367级台阶。溪水淙淙不绝于耳。第三亭:“乘云亭”,与前亭之间有271级,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级台阶。亭在半岭,故名。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半山亭”后近300阶有石刻“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过半山亭约520台阶即可达此。因亭附近有茶园而得名。道边有石刻“欲罢不能”、“宜勉力”等。据说清乾隆时福州知府李拨登山至此,气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愿。遂题 “欲罢不能”于亭旁大石上。第六亭:“松关亭”。距“荷亭”有300多级台阶,附近有石刻一笔“寿”、 一笔“龙”、一笔“虎”,还有文天祥所书的“忠、孝、廉、节”等。第七亭:“更衣亭”。过“松关亭”几十步即是。传说闽王当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联曰: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浃背,而高处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须平”等。-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
- 桃山区 2桃山公园
- 新兴 3群众艺术馆
- 勃利 4西大圈森林公园
- 勃利 5勃利硅化木群
- 茄子河区 6龙头桥水库
- 桃山区 7桃山水库
- 桃山区 8万宝山
- 新兴 9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
- 茄子河区 10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桃山区 11大顶子山古城遗址
- 勃利 12勃利密塞
- 勃利 13青松岭森林公园
- 勃利 14吉兴河水库
- 桃山区 15万宝湖儿童公园
- 勃利 16吉兴森林公园
- 桃山区 17英伦庄园
- 新兴 18新兴基督教堂
- 勃利 19七台河市博物馆
- 茄子河区 20倭肯河
- 勃利 21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勃利 22毛公山
- 茄子河区 23十二烈士山
- 茄子河区 24佛宝寺
- 茄子河区 25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