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文昌阁

文昌阁为乾窿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水东翟氏共同筹资兴建,“计费若千金”,“巍巍砥柱,八面森然”。据说,接清朝旧制,一族出二十位举人之后方可建造文昌阁。而水东翟氏为皖南旺族,“十步之内,芳草萋萋”,清初翟氏共出二十三位举人,被乾隆恩准建造文昌阁。阁基高一丈,阁高三层共计七丈三尺五寸;广围十四丈四尺。阁平面呈八角形,三层八角均系风铃,最上层为铁铃,下面两层为铜铃,微风吹拂,铃声朗朗,十里可闻。三层屋面逐层加陡,八角翘向天空,翘角处瓦转九十度铺盖,造型典雅,别其特色,为皖南地区所罕有。在水东翟氏看来,文昌阁的建造,“不仅所以壮观瞻挹秀气,且关系一族之文运”,也代表着当时翟氏的昌盛辉煌,因而尽管“计此非数千金不克成”,仍“尽力而劝输,不分公私,不争多寡”、“族之乐输者闻风接踵而至”。文昌阁建成后,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的赵青藜为之撰记,乡中名士翟士吉作《创建文昌阁叙》。文昌阁底层正面悬“盛世文明”横匾,二层屏风上方有“文光射斗”四字,三层有“共登云梯”竖匾,并塑有文昌菩萨。龛上有“直冲云霄”匾额。这些匾额都铭记着昔日翟氏宗族文化的辉煌与荣耀。文昌阁占地十余亩,外围有院墙,内有花径、松岗、竹林、水池;阁后为广阔的田野,赵青藜诗称:“四百阡丘万顷田”。登阁远跳,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文昌阁建成已230余年,历经百年沧桑,风韵犹存。昔日文人春秋登阁,听风吟诗,赏景作画;而今天的游客到此,既可观清新秀丽的皖南田园风光,又可赏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如今,文昌阁业已成为桃花潭景区的一个著名景点,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
- 黄埔区 1南海神庙
- 海珠区 2广州塔
- 番禺区 3长隆旅游度假区
- 越秀区 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 番禺区 5长隆国际大马戏
- 番禺区 6番禺百万葵园
- 荔湾区 7沙面
- 白云区 8白云山风景区
- 越秀区 9广州大佛寺
- 增城 10增城小楼仙源
- 从化 11天湖旅游风景区
- 花都区 12九龙湖度假村
- 越秀区 13六榕寺
- 荔湾区 14华林寺
- 荔湾区 15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从化 16宝趣玫瑰世界
- 白云区 17云溪生态公园
- 从化 18碧水湾
- 黄埔区 19华峰寺
- 番禺区 20岭南印象园
- 白云区 21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 荔湾区 22八和会馆
- 荔湾区 23广州沙面建筑群
- 花都区 24芙蓉度假村
- 荔湾区 25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