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殿

禹王殿,是湘南著名佛殿,始建于西汉武帝朔二年。建于岣嵝主峰上,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相传,大禹求治水策至岣嵝峰,经仙人指引得金简玉牒天书,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至今岣嵝峰仍留下许多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
- 中文名
- 禹王殿
- 位 置
- 建于岣嵝主峰上
- 光 复
- 1995年6月光复原貌
- 始 建
- 始建于西汉武帝朔二年
地理位置
禹王殿,是湘南著名佛殿。始建于西汉武帝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尔后,历代相继改造,或为祠,或为坛,或为庙,或为宫,或为殿,后改殿为祠至唐。从唐至宋曰宫,南宋时改为禹坛,随后又改为殿,直至清同治九年(公园1878年)兵部尚书彭玉麟重修为庙,占地1000多平方米,殿宇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面积900平方尺,殿高3丈9尺5寸。据传这两个都很有讲究,说是取禹王为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之首,位居九五(指帝王)之尊,祭奠九州永垂千古之意。后不幸毁于1944年的战火之中。1994年,县政府决定集资在原址新建,1995年6月光复原貌,额云“禹王殿”。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禹王殿更为宏伟壮观。古往今来,老百姓把大禹尊称为神禹,对他的功德更是铭记于心。古时候,人们建禹庙供奉大禹,历代香火不断。而如今,岣嵝峰上的禹王殿内也供奉着大禹的雕像,里面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香火,可供大家祈福用。所以,一直以来,禹王殿是香火鼎盛,前来朝拜祈福者是络绎不绝,他们希望大禹给自己带来好运。历史文化
禹王殿是湘南著名佛殿,始建于唐代(公元618年)以前,亦称禹庙、禹祠,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相传大禹求治水策至岣嵝峰,经仙人指引得金简玉牒天书,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至今,岣嵝峰留下许多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风景秀丽的岣嵝峰是南岳72峰之一,主峰海拔1106米,禹王殿原建于岣嵝主峰之上,四周茂林修竹环抱,古木参天。禹王殿建成后,人们把对大禹治水精神的崇尚倾注在复修大殿及大禹金身之上。据资料和石刻记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 韩愈在岣嵝峰畅游吟诗,并慷慨解囊;同治9年(公元1876年), 兵部尚书彭玉麟捐款复修禹王殿,并为之撰文作序,颂扬大禹治水功绩,现存有石刻碑文8块。 太子少保、湖南巡抚曾国荃(曾国藩之弟),衡阳知府苏载阿、衡阳县正堂林廷式曾捐款修殿。在清道光己丑岁、同治戊辰岁两次修复中,上至朝庭要员、名人学士,下至普通百姓,涉及湖南、湖北、陕西、江西数省千余人自发捐银,把大殿装修“似皇宫建筑,气势雄伟,游人香客不绝”。不幸的是,1944年禹王殿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古之名山岣嵝峰已于1992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随着岣嵝峰森林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名人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希望重修禹王殿,寄托对大禹治水的纪念。为此,衡阳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禹王殿,弘扬大禹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已建成大殿,使名山宝殿重放异彩。 位置:位于衡阳岣嵝主峰之上。- 裕民 1塔斯特风景区
- 裕民 2小白杨哨所
- 裕民 3孙龙珍烈士陵园
- 裕民 4巴尔达库岩画群
- 裕民 5库鲁斯台草原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6哈同山岩画
- 塔城 7伟人山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8敖包特库热庙
- 裕民 9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 额敏 10野生虞美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1哈尔萨拉白桦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2巴音云都尔敖包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3准噶尔古城遗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4蒙王府热气泉旅游度假区
- 托里 15苏拉夏情人谷
- 塔城 16快活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7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8吉木格瀑布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9绿坪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0阿吾斯奇边双湖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1龙脊谷
- 托里 22老风口果子沟森林公园
- 裕民 23巴什拜大桥
- 托里 24石刻突厥石人像
- 裕民 25巴什拜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