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头遗址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即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北庄头村与南庄头村接壤处),萍河与鸡爪河之间。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等古文化遗址环绕着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0500~9700年左右,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己发现的遗迹有5条灰沟、2座灰坑和2个用火遗迹。出土遗物丰富,种类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针、种子和少量的夹砂深灰陶、夹砂红褐陶片、石片以及水沟等人类活动的足迹,另外还有鼠、鸡、狗、狼、猪、鹿等动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烧烤、切割的痕迹。
- 中文名称
- 南庄头遗址
- 外文名称
- NanZhuangTouYiZhi
- 行政区类别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北
- 电话区号
- 0312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
- 面 积
- 20000平方米
- 著名景点
- 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
- 年 代
- 距今10500~9700年
- 海 拔
- 21.4米
- 发现时间
- 1986年
- 文物级别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掘历史
南庄头遗址发现于1986年,当时在黑色淤积土下发现了文化层堆积,出土了兽骨、木炭和石器,发现有人工切割痕迹的鹿角。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市、县文物部门联合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51平方米,共布探方三个(T1~T3)。南庄头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为数较多的兽骨、禽骨、鹿角、蚌、螺壳、木炭、种子,还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各一件及骨、角器等。动物骨骸经鉴定分析,大都属于鹿科动物。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尤为可贵的是发现了十余片陶片,这些陶片的陶胎壁厚约0.8~1.0厘米,烧成火候低,质地疏松。按陶质可分为夹砂深灰陶和夹云母褐陶两大类。南庄头遗址出土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9700-10500年(未经树轮校正)。这些陶片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得到的地层和年代都确切的最早的陶制品之一。由这些陶片的质地推测,我国应当有更为久远的陶器发展史。重要意义
南庄头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北方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另外,该遗址所出的丰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农业、饲养业、制陶业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位于徐水县高林村乡南庄头村北2公里处南距县城12公里。南庄头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前沿,华北冲积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周围地形西北逐渐升高,东南逐渐低缓。该遗址坐落在萍河与鸡爪河之间,海拔21.4米。在遗址北部的断崖上暴露有部分文化层,其上覆盖较厚的黑色和灰色的湖沼相沉积层。遗址面积20,000平方米,保存状况较为完好。南庄头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其年代比以磁山文化为代表的一类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早近两千年。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在此之前,还应当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南庄头遗址已经有了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有了猪、狗等家畜和陶器;这就把我国农业、家畜饲养业和陶器的烧造历史又提前了一个时期,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长白朝鲜族自治 1长白山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长白山天池
- 长白朝鲜族自治 3灵光塔
- 长白朝鲜族自治 4干沟子古墓群
- 临江 5宝山-六道沟冶钢遗址
- 长白朝鲜族自治 6大戏台河风景区
- 浑江区 7青山湖风景区
- 抚松 8长白山仙人洞
- 长白朝鲜族自治 9长白山火山群
- 临江 10金银峡
- 靖宇 11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抚松 12温泉度假村
- 临江 13鸭绿江漂流
- 江源 14干饭盆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5长白山
- 临江 16贾家营瀑布
- 浑江区 17龙山湖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8朝鲜族民俗村
- 浑江区 19夏日冰洞
- 临江 20伪满皇帝行宫
- 临江 21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靖宇 22白山湖
- 浑江区 23长白山迷宫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4长白石林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5望天鹅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