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村遗址
爪村遗址,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城南滦河南岸,爪村西侧和南侧,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海拔60米,四面是圆形低山,中间是呈较低平的盆地,属于中国第四纪期间的主要河流沉积区,是滦河流域遗址,由爪村村南和村西上下两个文化层构成,下层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上层系典型的细石器工业 。1958年—1989年,有关部门先后对爪村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野驴、野猪、赤鹿、转角羊、原始牛、纳玛象等动物化石,以及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骨器,如骨针、骨椎等 。2006年5月25日,爪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 爪村遗址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迁安市城南滦河南岸
- 气候类型
-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
- 占地面积
- 54万平方米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保护级别
-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编 号
- Ⅰ-4
- 所处时代
- 旧石器时代
历史沿革
震旦纪,爪村东形成一座龙山。更新世,爪村遗址境域因距海近的关系,形成了黄土堆积和草碳淤积,以灰、灰白色砂砾石层和砂层为主。1958年2月,爪村村民在村西滦河南岸的山坡上挖掘黑土时,在距地表1.5米至2米的黑土层中,挖出动物骨骼化石,从而发现爪村遗址;河北省文物局上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委派裴文中、柴凤岐、刘永和、邱郎中、黄万坡等调查发掘,发现了2具纳马象牙门齿化石,化石被运往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郭沫若的陪同下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象牙化石 。1987年和1989年的春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尤玉柱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谢飞先生,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孟昭勇等联合迁安文物管理所对爪村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人类早期的缝纫工具骨针、骨锥各一枚,骨锥上面刻划有平行纹饰,化石产地命名为爪村遗址 。遗址特点
爪村遗址,是滦河流域早期的一处遗址,由爪村村南和村西上下两个文化层构成,下层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属于华北地区的小石器文化传统,为燕山南麓早期的文化遗址;上层系典型的细石器工业,为旧石器晚期之末,属于华北地区细石器文化传统 。文物遗存
1958年—1989年,有关部门先后对爪村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野驴、野猪、赤鹿、转角羊、原始牛、纳玛象等动物化石,以及众多的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珍稀的骨器,如骨针、骨椎等;骨针、骨椎尖部用石器刮出锐利的尖,柄上几面都有平行刻花纹装饰;出土纳马象牙门齿化石2具,长3.96米 。研究价值
在爪村遗址中细石器与小石器共存,保存有原始动物群、化石等重要的科学信息,为旧石器文化发展演进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华北黄土与草炭年代的确立提供了研究帮助 。保护措施
1958年,爪村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定为原始动物群,化石产地 。1982年,爪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爪村地点被命名为爪村遗址 。2006年5月25日,爪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爪村东临的龙山,因形似卧龙而得名。相传是秦始皇持赶山鞭将龙逐于此,据《迁安县志》记载:龙山亦即龙泉山,距城十五里,山屏叠翠,苍山林立,滦水环带,山中腰有泉甚清洌,日圣水泉。上有莽洞,石方丈余,西接爪村山,其山产白土,有石城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爪村遗址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城南滦河南岸,爪村西侧和南侧。爪村遗址门票爪村遗址门票免费。开放时间爪村遗址开放时间为全天。交通途经爪村遗址的公交线路有迁安公交12路。-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1塔虎城
- 扶余 2大金得胜陀颂碑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3龙坑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4王爷府
- 扶余 5珠尔山
- 乾安 6乾安泥林
- 扶余 7万善石桥
- 长岭 8龙凤山风景名胜区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9妙因寺
- 宁江区 10宁江森林公园
- 宁江区 11三江口湿地保护区
- 扶余 12扶余古庙宇
- 扶余 13扶余县烈士陵园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14红石砬子遗址
- 长岭 15南城子石刻群
- 扶余 16前伯都古城遗址
- 扶余 17至圣先师庙
- 乾安 18井方明珠广场
- 长岭 19龙王庙
- 乾安 20狼牙坝景观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21孝庄祖陵旅游区
- 乾安 22云腾广场
- 宁江区 23大众休闲游憩区
- 乾安 24百年古榆
- 长岭 25龙凤湖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