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立故居

冯道立故居,位于江苏东台市时埝镇北堂巷2号。这是一幢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民居。砖木结构,大门朝南,正厅为三开间,格扇门窗,古朴典雅,占地面积624平方米,建筑面积19.9平方米,为冯氏出生地和长期生活之处。1993年、1995年东台市人民政府两次拨专款修复。
冯道立墓在时堰镇建筑公司西侧的一片空地上,四周都砌了砖墙,得到很好的保护。此墓在“文革”中也险遭厄运,由于当地农民的保护,才使这位为人民兴修水利的专家未曝尸田野,199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冯道立故居(包括务本堂水龙会所)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冯道立故居
- 位 置
- 江苏东台市时埝镇北堂巷2号
- 年 代
- 乾隆年间
- 建筑面积
- 19.9平方米
- 占地面积
- 624平方米
- 用 材
- 砖木结构
故居简介
故居内陈列《冯道立生平业绩展》,介绍了冯道立毕生为民治水的事迹,还有冯道立当年的一些手稿以及当年读书用的方桌、书箧、著作刻板和诰命箱等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冯道立先生后使裔冯华和他的母亲邰昌玲女士历经艰辛保存下来的。此外,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冯道立倡建的“务本堂水龙会所”的三架水龙亦陈列在室内。故居内市甬尽头的砖屏上,刻有冯道立先生的画像,画像两侧,为清代大思想家魏源当年访问冯道立先生时题的一副对联。联曰:绘郏檀之图,一卷中已饥已溺;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嚣。 故居的东南角有一块空地,这里曾建有一座砖砌的天文台,冯道立夜夜都在这里观察天象。冯道立使用过的长圆筒状的望远镜、大罗盘等仪器,60年代尚存世,这在闭关锁国的清王朝,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了。冯道立墓在时堰镇建筑公司西侧的一片空地上,四周都砌了砖墙,得到很好的保护。此墓在“文革”中也险遭厄运,由于当地农民的保护,才使这位为人民兴修水利的专家未曝尸田野,199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冯道立故居(包括务本堂水龙会所)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简介
冯道立,字务堂,号西园,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卒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终年78岁。时埝这地方,地势特低。洪水骤至。田庐尽没,人民深受水患之害。因此,冯道立在青年时代,便绝意仕途,发愤专攻水利,立志为桑梓造福。他虚心学习前人的水利专著,同时又讲究实际,多次雇船至长江、淮河、废黄河、白马湖、高宝湖、洪泽湖以及范公堤东广大海滨地区进行实地勘察,访问当地的农夫、渔民,查阅有关水利、水文资料,描绘下数以百计的水利图。有一次,他去勘察水系三年未归。老百姓赞扬他有“大禹之风”。- 赫章 1可乐遗址
- 织金 2织金古建筑群
- 七星区 3大屯土司庄园
- 大方 4奢香墓
- 毕节 5黔西观音洞遗址
- 毕节 6毕节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
- 大方 7九洞天
- 大方 8百里杜鹃林带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9龙凤山森林公园
- 毕节 10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1涌珠泉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2乌江源百里画廊
- 赫章 13赫章韭菜坪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4阳光城
- 纳雍 15吊水岩风景名胜区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6石缸洞
- 纳雍 17雍熙风景区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8灼甫草场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19百草坪天然草原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0马街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1马摆大山景区
- 赫章 22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3百年石门坎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4中水遗址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5威宁彝族撮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