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首页  > 江苏  > 淮安   »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景点介绍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是周恩来童年在清江浦读书、生活时的旧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漕运西路174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4月19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中文名称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
地理位置
清河区漕运西路174号
开放时间
08:30-11:00 14:00-17:30
景点级别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免费对外开放
著名景点
一品梅
周恩来童年故居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江苏省淮安市

简要介绍

江苏省淮安市是周恩来总理出生并度过童年时代的地方。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就坐落在淮安市清河区繁华的西长街,坐北朝南,面临清澈美丽的大运河,隔岸相望的是远近闻名的清江浦楼。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当时的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同父母和养母及两个弟弟,合家六口迁居清江浦,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后搬入离外祖父家不远的一处宅院定居、读书,这便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的前身。周恩来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童年时光,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礼教的熏陶。其幼小的心灵里建立起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对他的一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步入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纪念广场正面的一面汉白玉浮雕墙,浮雕上的周恩来总理面带微笑,双臂抱在胸前,显得和蔼可亲,背景是用他生前最喜爱的梅花作衬托,寓示着他具有梅花一样高尚的品格。这面浮雕墙高3.4米,宽6.8米,在浮雕人物的左上方还有根据周总理手迹拼集而成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大字。浮雕墙的背面以黑色大理石为底,镌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创作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古朴、厚重、深远。在雕像墙的右后面即是周恩来读书处的正门,门楣上是由李鹏同志题写的"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匾额。读书处具有淮安民居特色,青砖灰瓦、木制门窗,共有14间屋,主屋两间,其间有厢房,庭院深深;后面有一处精美的花园,郁郁葱葱。主堂屋是周恩来父母的卧室,因为周恩来父亲长年在外地做事,所以平时只有周恩来的母亲万氏带着两个小儿子居住。周恩来跟养母住下堂屋,其东厢房是周恩来刻苦学习的地方,门前有一株枝叶繁茂的蜡梅,由周恩来亲手培植,每到腊月,傲霜斗雪,清香四溢,花开年年。这株蜡梅花瓣呈黄色、晶莹剔透,当地人敬称它是"一品梅",寄托着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之情。
  周恩来到了外祖父家即入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明,博闻强记,半年后转入陈家花园私塾馆学习,先后读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书籍。周恩来童年时非常喜欢唐诗宋词,为了熟记先生和养母所教的诗文,每天黎明就起身背诵。面对先生和养母的提问,他总是对答如流。养母陈氏,温文尔雅,喜好古典文学,爱讲故事,性情恬静,通过口授心传,对周恩来进行了良好的学前教育。
  当年万家书画收藏丰富,外祖父万青选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周恩来父母居室中间的墙壁上,悬挂着周恩来外祖父的书法墨迹,大红洒金的中堂是篆书"寿"字,两边的对联"明月照清兴,好风来故人"也是篆书,两侧墙壁上挂的是梅花四屏。外祖父的爱好深深地影响着儿时的周恩来,并为他练习书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周恩来从颜体入手,后又习魏碑,形成了日后以颜体为主兼有魏碑风格的字体。
  1907年春,生母万氏病重,这时,在湖北做事的父亲已经无钱寄回,周家已经靠借债度日,家境十分困难。周恩来只好典当衣物为母亲看病。他几乎每天要到当铺典当,到药店买药。生母万氏病情越来越重,周恩来每天都要为母亲熬药、喂药。不久,万氏便离开了人世。接着养母陈氏也一病不起,很快也离开了人间。一连失去两个慈爱的母亲,年仅9岁的周恩来十分悲痛,也使他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失去了亲人和经济来源,周恩来和他的两个弟弟在清江浦难以维持生活。同年秋冬之交,周恩来带着弟弟恩溥、恩寿返回老家山阳县驸马巷居住,"佐理家务,井然有序"。两年后,12岁的周恩来在伯父的安排下,从运河登舟北上,从此离开了故乡。
  1979年,淮阴市政府对周恩来童年读书处14间房屋进行了整修,并于1988年对外正式开放。周恩来读书处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文章

1978年2月18日淮安文史资料第二期刊登“敬爱的周恩来的家事及其它”一文讲述1946年在重庆的中华剧艺社一次小型座谈会上,陈白尘见到周总理,问起我的籍贯,知道我是淮阴人,使欣然说:“我们是小同乡”,周总理并进一步说明:他母亲姓万,淮阴人,祖母姓鲁,淮安人,幼年时在淮安、淮阴都住过,并问我知不知道万家?我说淮阴河北十里长街,有个姓万的不知是否。总理说:“就是、就是”。听说十里长街西头万家,淮阴人称“万八太爷”。从总理自述中,知道他曾在万家居住过。时间百年过去。清江浦里运河旁,今日市区内漕运西路174号。还是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屋历史万家深宅大院。只是这明清古朴典雅旧宅深院,于1995年前重新整修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纪念地,并于95年4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由周恩来童年故居和私塾馆组成。从里运河路边走入宽敞的周恩来读书处旧址院内。眼见宽敞高墙照壁广场,一块白色的高高长长大照壁树立广场中央,周恩来雕塑广场建于1998年,这尊浮雕由汉白玉制成,浮雕上周恩来总理神志安详,面带笑容,双臂抱胸前,显得和蔼可亲,背景是他生前喜爱的梅花,寓意是总理有寒梅一般的性格。这尊浮雕由苏州江南工艺美术厂创作完成。周恩来亲笔书写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词,在广场上亮丽更有气魄。向照壁旁走去,不远处便是读书处旧址大门口,高门檐悬挂着一块红红的长方匾,是1997年李 鹏总理题写的“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踏入读书处旧址院门内,眼见宽敞深长宅院,东边的院墙内排列数间旧屋。现为馆厅内部工作室,门前是很宽长的路道,通向周恩来童年旧居院宅。院中长得花草树木,景色优美,旁边小巷口还有一处很短的石板街,给人古朴宁静感觉。向西围墙园门内,是四合宅院,紫红色古朴格扇门,主屋内是周恩来童年和表妹几人曾经在这里读书的私塾馆。对面座南朝北屋为周恩来童年旧址展示厅,几间屋墙上布满了记述周恩来童年生活、读书幼年时形象的文字图片资料。整个宅院让人感受回味,完全还是那个时间的亲切感觉。向后走便是“周恩来童年故居”深宅大院,一进小院内,是个很小的方院子,门前有个古色照壁映衬的洁净院子,转身见西边是四合院,这个主屋均是周恩来的父亲和十八舅合买一张中头奖,用中奖钱租赁这处清末的宅院。进入后院的正屋是周恩来父母居住室。其父周劭纲,号懋臣,1874-1942年绍兴人,1904年由淮安迁居淮阴,不久外出做事,在鄂、冀、津、皖等地小公务员,1942年于重庆病故,生前为革命做过有益工作。其母周万氏,1877-1907在万氏家中排行十二,又称十二姑,淮阴人,为人性格开朗,精明能干。少女时她聪慧精敏,见识多广,没有出嫁前就主持万府家务,她处理事务干练,分辨明晰,对周恩来才干增长影响很大。1907年病于此屋,屋内正面墙上仍留着“明月照清兴,好风来故人”的字画。为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所书。小院中西屋是蒋妈妈居住屋,东边小屋为恩来书房,近边一处高台花池栽有百年腊梅花树,人们称她一品梅,寓意周恩来官居一品、德志一品、人至一品。如今周总理童年时新手浇培过的腊梅树依然傲霜年雪,年年盛开,如周总理的高风亮节。进入巷口东屋,便是继母及童年周恩来居住室,向东南小巷口沿边厨房、水井小院落。说起来这还是童年六岁他随着生母万氏,乳母蒋氏的恩寿、恩溥两个弟弟一家七口人,从淮安迁居清江浦外祖母家。外祖父万青选,字少云,原籍江西南昌宛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为清河县令。他性慈和,有政绩,曾“说服邑境产棉”,并“刊为图说传示通邑”,并且“设局募工,教以蚕绩之法,而除其累赋”。因此深得地方百姓的拥戴,先后三次任清河县知事。万青选的儿子立钰,字筱庵,人称“万八太爷”,掌管水利,他们父子懂书法、绘画,喜好梅花,对年幼的周恩来曾经很有影响。由于周家已经破落,万氏在生活困难的景况下,常在清江浦娘家居住,万家是官宦之家。万家住宅较大,有九十九间半房屋,在淮阴清江浦十里西长街(原淮阴市面粉厂院内仓库之所在)。有宽敞漂亮的客厅,优美宜人的花园,整洁舒适卧室,家具摆放更是十分讲究。因为他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书斋里放满了一书架的书,书架上堆满诸如《红楼梦》、《今古传奇》、《东周列国》、《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等书籍,年幼的周恩来像磁场般这些书吸引他,影响着他幼年纯洁的心灵。他似饥汉突然闯进了满是香甜食物的铺子一样,眼花缭乱,手舞足蹈,无事就往书斋里跑,万家书斋成了周恩来猎取各方面知识的宝库,使他从书本里懂得了很多道理。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熟读四书五经外,更看各种传记、小说、游记、诗词。他自己说过十二岁以前,我受的完全是封建教育。外祖父家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小说、说唱文学都能找到。象《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等作品,他更是读得津津有味。时记1916年,后来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在敬业学报上发表《飞飞漫墨》中曾经讲到童年在淮阴岳飞祠庙中,看到有人题咏岳飞的七律:“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血泪洒英雄,奇冤长恨埋三字,和虏终渐失两官。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深感“其辞则凄凉欲泪,意则新颖出群,不落窠臼,少陵太白殆兼而有之”。这说明他童年诗文小说颇不浮泛,而且思想上感受很深。时间一久,他们一家六口人投奔万府,难免有寄人篱下之苦,而且外祖父家人多,常年寄住有诸多不便,即搬出在外祖父家西边不远的“张举人家”(外祖母娘家)租赁十四间房居住下来。这十四间房屋就是周恩来总理在淮阴的居住。父亲不在家时,母亲带着他的两个弟弟住堂屋,过继母则同住下堂屋,他本人还在东厢房晨昏攻读。年幼的周恩来曾同他的二弟,还有表妹万怀芝、万芳贞等一起在张家对面的“陈家花园”读私塾。陈家花园,原是过继母陈氏的娘家老屋,它北沿十里西长街,南面围墙濒临的大运河,院内有假山、水池、亭榭并有私塾馆。书房是砖铺地面,有木格衬纸的旧式窗。窗口放一张书桌,是教书张先生的座位,背后有小书架,右首斜对面一张桌即周恩来在塾认字读书处。书房正中靠墙有一张长搁儿上置香炉、灶台,供奉着孔子牌位,屋内另一角有一桌两椅,桌上置红漆木盘和茶壶茶杯。周恩来的姨母与生母万氏是同胞姐妹,感情十分深厚,姨母见周恩来天资聪颖、记忆惊人,就想让两个姨表妹和周恩来一起读书识字,周恩来的母亲是开朗人,也就就然答应了。教子有方的陈氏有过构思一幅大鸾大鹏展翅“双飞图”,直到病危前夕才画好,在病榻上临终前赠给周恩来,以鼓励其成大业的凌云之志。到嗣母病危时周恩来坐在陈氏病榻前,细想双飞图,感受嗣母深远的教诲。周恩来视为珍宝一直带在身边,在日本留学时曾焚香祷告祭祀嗣母写过一篇“念娘文”,后来此文遗失。1907年因生母万氏的逝世,过继母陈氏的病重,对童年的周恩来说真是一个接一个的晴天霹雳,打得他晕头转向……周恩来在极度痛苦中,他想起陈氏妈妈讲述两淮历代名人的故事。从汉初出身的大将军韩信垂钓河滨、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讲到南宋女英雄梁红玉,坚守楚城击鼓战金兵,从枚乘的汉赋名篇“七发”,讲到吴承恩神话小说《西游记》;从高举反帝爱国旗帜的民族英雄关天培,虎门炮台壮烈牺牲……一幕幕悲壮历史故事,一个个奋发、建功立业闪光人物在周恩来稚嫩纯洁心灵上留下深刻记印,并熏陶着他现实生活的磨难,又使他开始认清了社会,在他幼小心灵种下改变这个世界的决心。1908年周恩来领着两个幼小的弟弟又返回淮安老家……周恩来出生于淮安,在两淮度过了他童年的12个春秋,接受了他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早期教育。**主席高度全面地评价世纪伟人周恩来,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报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讲话。今日的旧址里留着周恩来童年生活片断,给后人留下了启迪人生的深刻教育。难以忘怀的是,至今旧址院内保存的一株腊梅乃是周恩来童年新手培植,如今这株腊梅依然横枝凌空、傲霜怒雪,一年又一年伴着故乡人怀念周恩来童年过去的岁月。年年寒冬腊月,院子内外腊梅香气袭人,这香气香满淮阴古城。(作者朱树森系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淮安市政协特聘文史委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