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永寿塔
南京永寿塔是座风水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初名永昌,后改今名,永寿塔位于溧水县城的永寿塔园内,地处秦淮源头的溧水县城宝塔路。清乾隆元年(1736)重修,是溧水县城的一个标志。
登上塔顶即能俯瞰秀丽的溧水县城。塔为砖砌仿木楼阁式,7级8面,高约40米,底层周匝八角形白石台座,塔身每层辟券门4个,另四面做假门,二层以上各层真假券门上下相闪而置,四层以上将假门改为假窗框,每层有腰檐、平座,周绕栏杆,塔内做四方形塔室,每层置木扶梯和木板楼面。现塔台基、石栏板、腰檐、平座、刹件和室内楼面、扶梯均已毁,仅存八角形塔壁。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百里秦淮之源,青山绿水环绕.斜阳古塔夕照,一派水乡画卷.永寿塔园为 秦淮源头第一园,园因塔而及名,塔倚园而增辉.溧水博物馆设计新颖,造型 别致,展厅轩敞,可观赏各类展览;
回廊往复,有曲经通幽之妙。一湾碧水, 绕园而过。古柳垂杨之下,有韩国一代宗师崔致远铜像.少年崔致远,只身泛海西渡,求学大唐。学成,任官溧水,通览山川胜景,著有《中山覆簧集》、 《桂苑笔耕集》、 《帝王年代历》等诗文。
千余年来,一直被尊为朝鲜汉文学之开山鼻祖。唐代传奇《仙女红袋》,记载了崔致远夜憩于溧水县南招贤馆时的一段奇遇。此地有双女坟。不知何朝何代,传二女为情而殒,诗人往游,凭吊忘悼,感慨不已。是夜,果有二丽姝红袋贮诗往谢,相与唱和,极尽欢洽。所谓才子佳人,演绎一段风流情史;双女古冢,见证几番人情冷暖。巍巍高塔,孤对斜阳。
据记载,明代万历朝,知县徐良彦为镇溧水地理之失合全县之力,集资建塔。塔成,初名永昌,敕命永寿。其塔为仿木楼阁式建筑共七层八面,其下雕有金钢力士和门神。旧时初一、十五之夜掌灯时分,永寿寺塔上下通明,玲珑剔透,蔚为壮观。悠悠秦淮之河,巍巍永寿寺塔,江南古城风光旖旎,永寿塔园古朴典雅,漫步其中,定会俗虑顿消,乐趣无穷,才财二气具增。
- 秦淮区 1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高淳 2游子山
- 栖霞区 3燕子矶
- 鼓楼区 4龙江宝船厂遗址
- 高淳 5游子山风景区
- 浦口区 6求雨山文化园
- 玄武区 7红山森林动物园
- 玄武区 8藏经阁
- 江宁区 9阳山碑材
- 鼓楼区 10南京拉贝故居
- 浦口区 11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建邺区 1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浦口区 13双井
- 浦口区 14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 浦口区 15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栖霞区 16张家库陵墓石刻
- 栖霞区 17南京燕子矶
- 秦淮区 18南京瞻园
- 浦口区 19吴武状公祠门楼
- 浦口区 20六角井
- 栖霞区 21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 溧水 22古蒲塘桥
- 雨花台区 23南京将军山
- 栖霞区 24仙鹤观六朝墓地
- 浦口区 25曹王城子古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