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李鸿章祠堂
李鸿章(1823-1901),清道光进士。咸丰三年(1853)组织团练,扼杀太平天国革命。同治四年(1865)署两江总督,同治九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开始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海军。他一贯主张妥协投降,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祠堂建于清代,俗称李公祠。位于南京四条巷,1901年建,耗资8000两白银。祠堂长144米、宽58米,占地面积812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东路为祠堂,前后五进,两侧有厢房;西路为住宅以及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两路各有照壁,中间有甬道相隔。大殿坐北朝南,气势凌人,从地面到房顶不小于10米,中间兀立八根大红柱,屋顶梁枋雕花描金。建筑面积305.9平方米,单檐硬山造,小瓦屋面,穿斗式梁架。抬梁朱漆描金,明灿如新,一对飞凤动感飘逸,金箔彩画是大殿尊贵地位的体现。 八年后,李公祠西墙外修起了市内小铁路。大殿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整个建筑布局破坏太大,难以尽速改观。
1901年,李鸿章去世,朝廷下令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十几省份建祠,南京的设在四条巷,花了八千两雪花银。清亡以后,建成不过十年的祠堂就被南京留守黄兴用来开办拓殖学校,培养蒙文和藏文人才,以备开拓蒙藏边疆。-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学校停办。三十年代时为小学校址,后来又做过民国的军医署。1992年,李公祠升为南京市文保单位后,得到重视,逐渐开始恢复旧观,撤除了部分后修的建筑,迁进了金陵画院。
- 德江 1艺术石林狩猎场景区
- 江口 2梵净山
- 松桃苗族自治 3寨英村古建筑群
- 石阡 4石阡万寿宫
- 碧江区 5东山古建筑群
- 万山区 6万山汞矿遗址
- 思南 7思唐古建筑群
- 石阡 8石阡温泉
- 沿河土家族自治 9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 碧江区 10十里锦江
- 万山区 11万山雪花洞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 12木黄会师纪念碑
- 德江 13龙口
- 碧江区 14南长城
- 碧江区 15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碧江区 16大明边城景区
- 江口 17寨沙侗寨
- 碧江区 18西岭归樵
- 碧江区 19六洞岚光
- 碧江区 20南岳飞泉
- 碧江区 21金鳞游泳
- 碧江区 22石笏朝天
- 碧江区 23东山楼阁
- 碧江区 24乌江小山城
- 碧江区 25铜仁东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