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Bosten Lake),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
博斯腾湖介于东经86°40′~87°25′,北纬41°56′~42°14′之间,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水域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2014年),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湖区深居欧亚腹地,光照充足,热量丰沛,雨量稀少,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的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积仅有百余平方公里。《隋书》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湖区周围生长着广茂的芦苇,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此外博斯腾湖盛产各种淡水鱼,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2002年,博斯腾湖湖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天然湖泊水域风光型自然风景区,涉及博湖、焉耆、和硕、库尔勒三县一市。2014年5月,博斯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新疆第八家国家5A旅游景区。
- 中文名
- 博斯腾湖
- 外文名
- Bosten Lake
- 别 称
- 巴格拉什湖
- 排泄河流
- 孔雀河
- 南北宽度
- 25公里
- 东西长度
- 55公里
- 水域面积
- 800多平方公里(2014年)
- 湖泊容积
- 100亿立方米
- 位 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
- 平均水深
- 9米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的博湖县境内,介于东经86°40′~87°25′,北纬41°56′~42°14′之间;水面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水域面积最高达1646平方公里;2014年,该湖湖面面积800多平方公里。
形成演变
博斯腾湖所在的焉耆盆地属南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断陷盆地,地质历史上曾是塔里木古老地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演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亿年左右的前震旦纪。距今250万年左右的新第三纪末开始的新构造运动,使该区发生大规模差异性升降,博斯腾湖南缘的老断裂和北缘的新断裂活动强烈,断裂之间的博斯腾湖地区开始强烈沉降,博斯腾湖上游的开都河也因大尤鲁都斯盆地和焉耆盆地的沉降、两盆地之间准平原的抬升而强烈下切,形成了长达50千米的开都河大峡谷,加上开都河源头地区的山体已大多抬升到雪线以上,使大气降水以粒雪冰的形式贮存起来,并长年源源不断地向博斯腾湖供水,博斯腾湖才得以真正形成。
地形地貌
博斯腾湖流域地处封闭的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自山前向博斯腾湖依次为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开都河三角洲和博斯腾湖盆地。博斯腾湖南边和北边海拔较高,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较小,而西侧和东侧,对湖泊水位变化响应明显,也就是说博斯腾湖西侧和东侧地势平坦更容易受到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而南侧和北侧因为地势较高,受湖泊水位影响较小。
气候特点
●总体情况博斯腾湖地处中纬度地区、中国距离海洋最远的省份——新疆,湖滨湿地因受博斯腾湖水域的调节,形成了春季气候多变,夏季干旱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严寒的典型大陆性荒漠气候,也是南北疆气候的过渡带。由于受到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脉以及帕米尔和青藏高原阻挡,使得海洋气流无法顺利的到达该湖区,因此形成了气温年差较大,蒸发量大,干燥少雨的气候。
●数据统计博斯腾湖湖滨带年均气温8.2~11.5℃,1月份平均气温-7.8~-12.3℃,7月份平均气温22.9~26.0℃,最高气温极端值达37.1~40.0℃,最低气温极端值达-25.3~-31.6℃,无霜期平均为175.8~211.3d,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仅有0.1~4.3天,日最低气温≤﹣20℃的天数也仅有0.1~1.9天。年平均相对温度45~56%,年降水量47.7~68.1毫米,且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5~9月,年无降水日数最长达158~190天,年蒸发量1880.0~2785.8毫米。全年平均风速1.1~2.7米/s,大风日数26.3~40.9天,日照时数3008.4~3130.6小时。
水文特征
博斯腾湖流域径流量、水位、降水量及蒸发量等要素月际变化显著;大山口径流量与博斯腾湖降水量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总量的44.82%、56.07%,四季变化分明;博斯腾湖蒸发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分别占总量的33.85%、44.04%;径流量与水位的年际变化较大,水位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不大,蒸发量较大,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对蒸发量有抑制作用,开都河源区降水量是开都河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水源;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气候通过调节温度和降水量来改变径流量间接影响水位变化,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开垦、跨流域引水和下游水量分配来影响水位。
●流量1958~2009年期间,博斯腾湖大湖区入湖总水量14.23×10?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水量5.24~35.46×10?立方米/年(年均13.49×10?立方米/年),约占总水量的94.80%;降水补给0.19~1.59×10?立方米/年(年均0.74×10?立方米/年),约占5.20%;出湖总水量14.58×10?立方米/年,其中大湖输出水量1.37~13.61×10?立方米/年(年均5.88×10?立方米/年),占总水量的39.58%;湖面蒸发量5.94~11.66×10?立方米/年(年均8.70×10?立方米/年),约占60.42%;湖区蓄水量增量-8.97~7.74×10?立方米/年(年均-0.74×10?立方米/年),残差水量(农渠排水和地下水)-5.62~16.96×10?立方米/年(年均0.39×10?立方米/年),仅占入湖河流水量的2.89%。
●水位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波浪式下降阶段(1955~1987年),博斯腾湖平均水位自1955年的1048.42厘米下降到1987的1044.95厘米,下降幅度达3.47厘米,以10.8厘米/年的速率下降。
(2)急剧上升阶段(1987~2002年),在这个时期,博斯腾湖平均水位从1987年的1044.95厘米上升到2002年的1048.62厘米,15年内,平均水位变化幅度为3.77厘米,以25.1米/厘米的速度上升,是(1)时期水位变化速率的2.32倍;以博斯腾湖最低—最高水位来计算变化幅度,则在这一时期内,水位上升4.68厘米,水位上升速率为31.2米/厘米,可见此时期,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迅猛。
(3)迅速下降阶段(2002~2010年),博斯腾湖水位在200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位后,转而呈现迅速下降的态势,自2002年到2010年8年间,博斯腾湖平均水位下降了2.87厘米,平均每年下降35.9厘米,与(1)时段相比,同是水位下降,但是速率比(1)阶段快了3.31倍,与(2)阶段相比,水位上升的速率也要小于这一时段的10.8厘米米/年。
故博斯腾湖水位年内变化幅度有较大差异,从0.2厘米~1.24厘米不等,多年平均变化幅度为0.59厘米,2002年是博湖平均水位最高的一年,而同年,年内变化幅度也达到最高,为1.24厘米。
●泥沙湖床沉积的深厚淤泥及厚达数百米的第四纪结构,是博湖长期泥沙淤积的见证,泥沙主要来自开都河及北部各小河的洪水所挟带;其次,为来自空中的尘土。在久远年代中,开都河平均每年约有110万吨泥沙人湖;1972~2002年的近三十年里,因部分泥沙引入灌区,入湖量已减至约70万吨,并随水量的比例相继进人大湖和小湖群。由于大湖水流速很小,泥沙大都沉淀在湖底,并有部分盐分被泥沙胶结沉降,从而造成博湖湖床抬高的趋势。小湖群的水量中含有少量泥沙,解放一渠的输水量亦有较多的泥沙,它们一并注人孔雀河,使该河的含沙量有所增加。
●水温博斯腾湖水温度较同纬度、同高程的河水温度略高,大湖较小湖4~10月水温低1~3.5℃,其他各月大湖水温稍高,水温与气温有良好的关系。
●冰情冰情主要受气温、水质、风力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博斯腾湖位于冷空气下沉集聚,且水体相对静止,故较河流初冰及封冻略早。最早初冰为10月17日,最晚融冰4月1日;最早封冻11月18日,最晚封冻1月4日;最早解冻2月1日,最晚解冻4月11日;多年平均封冻天数97天,湖心最大冰厚0.73米。
湖区水系
上游河流
博斯腾湖是焉耆盆地大小河流的汇集地,盆地集水面积约为2.7×10?平方千米,进入盆地的地表总径流量为40×10?立方米,由于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从盆地四周进入的水量不同,84.7%的水来自开都河,其余则来自天上南坡的乌拉斯台河、黄水沟、清水河、曲惠沟和乌什塔拉河等小河。
●开都河开都河是焉耆盆地中最大的河流,集水面积大,水量较足,发源于天山中部的依连哈比尔尕山和艾尔宾山,主源为扎格斯台河和哈尔尕提沟,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然后转折经过大尤尔都斯盆地,汇纳数十条溪沟,穿过峡谷地带,至和静县查干塞尔以下,与乌拉斯台河汇合,全长560千米,流域面积2.2×10?立方米,是唯一能常年补给博斯腾湖的河流,其下游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汇入博斯腾湖大。
●黄水沟黄水沟发源于天山,全长175千米,汇水面积500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10?立方米,是焉耆盆地第二大入湖河流,因建有黄水沟分水闸,其东支进入大湖区,西支导入开都河在下泄至大湖。黄水沟发挥着灌溉、农田排水和调洪、分水的作用。
●清水河清水河发源于天山,全长60.2千米,汇水面积10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5×10?立方米,是焉耆盆地第三大入湖河流。除汛期有部分径流入湖外,主要用于灌溉。
下游河流
孔雀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其唯一源头来自博斯腾湖,同时也是博斯腾湖唯一的下游河流,其从湖的西部溢出,穿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市。孔雀河全长785千米,河水一年四季不断流,基本为一条人工调控河流,年径流量11×10?立方米,常年流量稳定。流经库尔勒、尉犁县,终点为罗布泊,后因农业发展,在流经大西海子水库之后便季节性断流。
湖区物产
鱼类资源
1971年以前,博斯腾湖鱼类组成比较简单,只有几种鱼类,其中以扁吻鱼(大头鱼)和塔里木裂腹鱼(尖嘴鱼)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进行多次引种,把长江流域和北疆额尔齐斯河的许多经济鱼类引进博斯腾湖;1992年,全湖已有24种鱼类,经济鱼类有草鱼、青鱼、鳞鱼、缩、团头舫、三鱼舫、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鳜鱼、鲤、鲫、赤鲈、塔里木裂腹鱼、西伯利亚斜齿鳊、东方真鳊、贝加尔雅罗鱼、日本河内娜共18种。随着鱼类引种工作的发展,渔获物的组成和鱼产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鱼年产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1000吨上升到1992年的2000吨左右,渔获物的组成从以尖嘴鱼为主变化到以鲫、赤鲈、贝加尔雅罗鱼为主。至2015年,博斯腾湖共有鱼类30余种,主要有草鱼、鲤鱼、鲢鱼等,较出名的为赤鲈,也就是俗称的五道黑。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1977年~1983年,博斯腾湖均以甲藻和硅藻占首位,兰藻、绿藻数量很少,只在夏季高温时兰藻门的微囊藻占一定的数量,可影响到部分水域,使湖水变色。1987年,兰、绿藻的比例上升,硅藻的比例相应下降,优势种为兰藻、甲藻。1987年~1989年,主要以绿藻、兰藻、甲藻为优势种,特别是绿藻门的骈胞藻在春、夏季占优势,为总藻量的23%~73%。兰藻门的微囊藻在8~10月随着温度的升高,数量由每升几十个增加到上千个,在部分湖面上出现少量条状“水华”。甲藻门的生物量也占一定的比例。至2015年,具不完全统计,博斯腾湖中有浮游植物127种,其中硅藻门最多,达45种,绿藻门次之,有41种。
●浮游动物1977年5~6月,博斯腾湖浮游动物平均数量最高,达到2575.85个/升,1983年9月又趋于下降,月平均只有136个/升,以后又逐年上升。优势种由1977年的甲壳类、轮虫类转变为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其个体数也大大的超过了甲壳类,两者占中污带的种类较多,还出现了少量的耐污种。至2015年,博斯腾湖浮游动物有83种,其中原生动物最多27种,轮虫次之42种。
芦苇
博斯腾湖沼泽芦苇生长茂密,是中国四大集中产苇区之一。其发展历史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60~90年代,随着水域面积的缩小和水环境恶化,博斯腾湖湖滨湿地面积锐减,芦苇长势不断衰退。芦苇湿地面积由1958年的558平方千米下降到1998年的300平方千米左右,面积减少约40%,部分区域(如黄水沟)退化面积到80%左右;同时,芦苇的年产量减少更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40万吨左右减少到1992年的10万吨左右,产量则减少了75%;芦苇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二、三类芦苇面积减少,四类面积扩大。在黄水沟区,1981年调查芦苇面积为107平方千米,年总产量可达到8万吨左右,1992年,调查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原来株高达3~4米以上的苇区已经消失,总产量仅有1万吨,面积萎缩近70%,生物量减少87.5%;大湖西岸片,1981年芦苇面积27平方千米,储量1.5万吨左右,1992年,芦苇面积为20平方千米,产量只有0.2万吨左右,基本上是毛苇区和草场;西南小湖区的四十里城以南片、再格森湖片和达乌逊克热片等地大部分已变为毛苇区和草场;小湖区芦苇产量也由25万吨左右下降到6万吨。1992年后,当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芦苇面积和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至2013年,博斯腾湖芦苇面积达60万亩,其中,人工芦苇面积18万亩,成熟芦苇年产量20万多吨,产值7000~9000万元。
鸟类
2012年6月-2013年11月,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调查团队对博斯腾湖湿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17目33科54属。其中夏侯鸟46种(57.50%),留鸟18种(22.50%),旅鸟13种(16.25%),冬候鸟3种(3.75%);鸟类区系中古北界种类57种(71.25%),广布种12种(15.00%),中亚种类8种(10.00%),东洋种3种(3.75%),湿地中以古北界种为主;观察到的记录种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
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
博斯腾湖水位高程(湖面的海拔高度)从2002年的1049.39米下降到2013年7月的1045.05米,水位“矮”了4.34米,距博斯腾湖警界水位仅剩0.05米;蓄水量由93.82亿立方米减至50亿立方米,少了43亿立方米,水量减少近半。2014年,博斯腾湖湖面面积萎缩至800多平方公里。
水体污染
博斯腾湖水环境变化与水域面积缩小呈同步状态。博斯腾湖1959年湖水位1048.75米,1988年下降为1045.21米,30年水位下降3.54米(博斯腾湖扬水站处),水域面积也由1958年的约1005平方千米减少至不足900平方千米,水质矿化度随之由1958年的0.38克/升上升到1987~1988年的1.87~2.87克/升;1999~2001年,虽是丰水年,湖水矿化度有所降低,但与1958年相比仍然高出2.74倍,超过饮用水标准的最低限值0.42克/升。博斯腾湖水环境污染要是氯离子、硫酸根、矿化度、COD、氨氮等,均超过国家地面水质的五级标准。并且,工业有机污染不断加重,至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博斯腾湖湖区COD每年都有超标检出,超标率、最大值和超标倍数各为24.5~92%、7.28~11.0克/升、0.21~0.85倍;BOD和氨氮也有超标检出。其中,以博斯腾湖黄水沟水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汛期COD含量超过40米克/升,因缺氧致使鱼类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地下水也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机污染。
湖泊水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随着湖滨植被的减少、湖泊水质盐化和湖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博斯腾湖区的水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使生态系统结构向着更加简化和脆弱的方向发展。最为突出的是鱼的种类减少,尤其珍惜鱼类资源减少,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新疆大头鱼在内的6种鱼类绝迹。
土壤渍化
博斯腾湖所处的焉耆盆地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十分突出。根据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耕地中非盐化土地面积占53.64%,轻盐化土地面积占16.8%,中度盐化土地面积占19.04%,强盐化土地面积占10.43%;耕地中,受盐化威胁面积达46.36%;在未垦荒地上,非盐化面积占14.12%,轻盐化面积占2.12%,中度盐化面积占7.2%,强盐化面积占3.55%,盐土面积占73.8%,并且土壤盐渍化问题呈加重态势。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导致盆地内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影响博斯腾湖湖区乃至焉耆盆地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人文历史
历史上,博斯腾湖乃至湖泊全流域主要是古焉耆国的所在地。古焉耆国是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中转据点,也是西域传统的五大城邦王国之一。它是一个绿洲农耕文明生活形态的城郭,也是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区为数不多的发展至今的绿洲城邦之一。古焉耆国在清代以前历史上又称乌耆、乌夷、鸽夷、乌缠、阿耆尼、亿尼、忆尼、乌抵,清代称喀喇沙尔,民国又改为焉耆。博斯腾湖流域由于其地形平坦、汊流较多、水量较丰且集中、流速较平稳,主要河流(开都河)的中下游地区及孔雀河的中上游区域是塔里木盆地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其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2000年)已有人类活动,当时以狩猎、畜牧为主,距今4000至2000年之间居民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只是对于这一时期缺少相关文字资料的记载,对其历史进程不能有跟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史书《隋书·西域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中关于焉耆基本状况的描述可了解到,焉耆在长安以西七千多里,西距龟兹、东距高昌都九百里有余,且都有沙埂相隔;东南距离瓜州二千二百里,南边是尉犁。
焉耆(即阿耆尼国,辖地包括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周边地区)国境东西六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王城在白山(天山)之南的南哈拉毛坦古城,方圆有六七里,四周群山环绕,道路险要,易于守卫,国内有九座城池。另外,在焉耆西南为天山支系霍拉山,有扼守西境的天险铁门关,道路艰险而易守难攻。焉耆境内河流和泉水丰富,有孕育于天山诸岭中的冰川河流敦薨水,又称淡河(即今开都河),还有敦薨数(即今博斯腾湖),通过引水灌溉田地,焉耆境内田地肥沃。
焉耆的气候温和舒适,风俗质朴直爽。文字主要效仿印度,也有所变化,当地人信奉从天竺传进来的小乘佛教,寺院有十多所,僧徒二千多人。其最高领导人自称国王,由当地族人龙氏如龙突骑支等掌朝,有百姓四千户,职业兵二、三千人,但王国纲常法纪还不完善,政令也不严明。古焉耆还是一个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城邦国家。焉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兴盛的经济和文化,是西域的主要城邦国家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之一。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王朝委派遣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中国的古籍文献中开始有了对南疆地区的记录,古焉耆作为南疆地区的西域古国之一,众多的古文献均对其有所记载。在东汉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以后,焉耆国兼并俩邻近的乌垒、危须、捷技、尉犁诸国,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称雄一时的强盛的国度。经历了稳定-动乱-繁荣-战乱等一系列的沧桑变化之后,13世纪末,在历史上存在了15个世纪之久的古老国度最终走向衰亡。就其历史进程而言,西汉时期焉耆已是西域诸“城郭之国”之一,初属匈奴,公元前六十年后,属西汉西域都护府。
东汉初年,中央政局动荡不安,无力西顾,古焉耆国被匈奴和东汉政权轮流管辖,依附于莎车国或匈奴,公元95年,班超击破了匈奴的统治,随后保持了长期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焉耆再次战乱不断,先后被柔然、高车所控制。后来,焉耆龙姓王族重新执政,焉耆国振兴。
隋唐时期,古焉耆国逐渐安定下来,唐初期已成为安西都护府四镇之一,并建置了焉耆都督府,成为大唐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唐后期安史之乱(公元755~762)后,焉耆国被吐蕃所占领,后又归属漠北回鹘汗国。9世纪60年代,焉耆归东部的高昌王统治。直到13世纪末,焉耆国不复存在,随后纳入到察合台后王统治下。
明朝时期,因国力较弱,势力没有扩张到西域地区,焉耆地区被西域各政权所争夺和管辖。1680年,准噶尔部进人天山以南诸地灭亡叶尔羌汗国,焉耆成为其管辖之地。清朝统一新疆后,在焉耆设立办事大臣,改地名为喀喇沙尔。
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恢复了焉耆原名(当地维吾尔人仍称喀喇沙尔),后升格为府,管辖轮台、新平、若羌三县。民国后,新疆四道增为八道,焉耆为八道之一,管理焉耆、轮台、尉犁、若羌、且末、鄯善县六县和吐鲁番厅。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焉耆盆地遂建立起诸多人民政府。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外探险人员和学者对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边缘地区进行了多次探险和考察,其中斯坦因、斯文赫定等撰写的大量探险考古报告和著作以及黄文弼撰写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为认识博斯腾湖流域的过去提供了有用的历史地理资料。焉耆曾是丝绸北道上的大国,公元658年,即唐显庆三年,唐王朝在焉耆设都督府。开元七年,唐朝以焉耆取代碎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可见焉耆在西域军事地位的重要。
治理开发
环境治理
2001年,中国国家计委批准实施博斯腾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总投资6420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采取水利工程、生物工程,以及减少灌区河流引水量,达到改善环境、恢复生态、降低湖水矿化度;在湖滨区种植芦苇及其耐盐排盐植物,提高湖水自净能力,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009年,新疆投入7500万元,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工程”,用于修复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
2011年,巴州出台《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同年博斯腾湖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随后的3年里,当地政府争取到湖泊生态治理项目专项资金3.8亿元,先后实施了污染源治理、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环保监测等13个项目;博湖县还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的更新改造。
2011-2013年期间,新疆通过对博斯腾湖区附近工业企业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等措施,投入6亿元改善博斯腾湖生态环境。实施的重点范围是:博斯腾湖周边的焉耆、和静、和硕、博湖4县,实施项目分为七大类34个项目。按照生态试点实施方案,中国“十二五”规划期间,新疆对焉耆盆地的工业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利用博斯腾湖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芦苇生产等。
旅游开发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博斯腾湖景区旅游开发开始起步,1998年,博斯腾湖旅游区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旅游开发重点景区。2002年5月,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第15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4年5月27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博斯腾湖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博斯腾湖沿岸景区可分为四片景点,即金沙滩和银沙滩、大河口与落霞湾、阿洪口及莲花湖、扬水站和白鹭洲。
●河口景区博斯腾湖大河口(西海渔村)景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博斯腾湖西岸,距南疆铁路25公里、314国道22公里、博湖县城12公里,是博斯腾湖国家4年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建有西北最大的内陆渔港码头、西海渔村酒店、西海第一锅、西海烧烤棚、蒙古大营、姜太公垂钓园、观鱼轩等服务设施。
●阿洪口景区阿洪口景区位于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距库尔勒市42公里,于1997年正式开发建设,水域面积100余平方公里,阿洪口因景区内有庞大的野生睡莲群与40万亩自然芦苇。阿洪口旅游景点是环博斯腾湖风景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湖区三百余平方公里面积湿地是一个自然生态区,也是博湖县原生态湿地旅游的一个品牌。
●海心山景区海心山位于博斯腾湖南岸,距白鹭洲头30公里,景区由海心山及海南浴场组成,海心山是由延伸进湖中心沙山形成小岛屿,由于这处风景区远离都市,没有人为的干扰,因此保留它的古朴、原始与自然,湖滨浅水在1.5米左右。在湖心岛与陆地之间,建有一条连接栈道,车辆可直接开上湖心山。
●白鹭洲景区白鹭洲景区位于博斯腾湖南岸,距库尔勒市80公里、博湖县城48公里,西与博湖扬水站相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游览面积20平方公里,南面是“死亡之海”沙漠,北面是“生命之源”湖水。白鹭洲景区有中国最大的沙漠滑雪场,滑雪场宽90米、长350米,设有中级滑雪道、初级滑雪道和娱乐滑道。
(注:有关博斯腾湖详细的旅游信息,可查阅词条:博斯腾湖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