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农安古塔
首页  > 吉林  > 长春  > 农安   »  农安古塔景点介绍

农安古塔

农安古塔
农安古塔坐落在吉林省长春西北六十公里处农安县内农安镇城西门,又“佛塔、辽塔、金塔”。 古塔因近千年的风雨侵蚀,损坏严重。解放前此塔已濒临坍塌,1953年国家拨专款全面修缮古塔,后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终使千年古塔恢复了原貌。2013年3月5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农安古塔
外文名称
nongan stupa
地理位置
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城西门
开放时间
全天候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时间
公元 1023-1030
文物年代
辽·太平三年至十年间
所属城市
吉林省长春市

简介

农安辽塔农安辽塔 农安是祖国东北方历史上的重镇,早在公元四世纪中叶,夫余国即以此为后期的国城;八世纪以后,这里是唐代渤海的夫余府;十世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凯旋,经此驾崩,遂改称黄龙府;金代改称隆安;之后历经元、明、清各代,一直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南宋名将岳飞曾对部下说:"直取黄龙府,与诸将共饮耳,"即指此地。农安辽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的唯一的古建筑,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至十年间(1023-1030),距今已近千年。由于历尽风雨剥蚀和人世沧桑,至解放前已破败不堪,濒临倒塌。1953年,政府拨款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筑至十层,1983年,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古塔恢复了本来面貌。农安辽塔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44米,造型优美端庄,表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风范。承托塔身的塔座高一米,平整坚固,基部直径东西8米,南北8.30米,每边长7米。塔身第一层13米,每面间隔着各建一个龛门或假门。上方承檐部分置两组斗拱;棱角部位为仿木构明柱,上置转角铺作。第二层以上各层,层层收分,均高1.75米,承檐部分均置斗拱两组,棱角部位置转角铺作。檐上戗脊均饰蹲伏的猛兽,前为狮子,后为龙马,昂首向天,栩栩如生。在瓦垅前端有圆形瓦当,周饰双重套环,中间为"喜"字图案。檐角均安有铁环,上系风铎,天半风来,摇曳摆动,铮铮作响,悦耳动听,为了古城增添了生趣。 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底部是三层绽开的仰莲,仰莲上是细颈鼓腹的宝瓶,宝瓶上是镀金的圆光,圆光上有一弯镀金仰月,其上镶五颗镀金宝珠。宝盖设在第二颗宝珠上,顶端两颗宝珠建作葫芦形。宝盖下垂四条铜链,分别挂在最上层戗脊的铁色上。1953年对农安辽塔进行修缮时,在塔身第十层中部发现一砖室。砖室的西北角设有一砖砌小台,台上为一硬山式木制的圆形骨灰盒、盛骨灰和舍利子的布包、瓷香盒、瓷香炉、银质小型圆盒、单线阴刻佛像银牌饰等。其中瓷香炉极为精致,瓷香盒施用搅釉技术,褐白相间,密密层层如花辨状呈辐射式展开,晶莹秀丽,是辽瓷中难得的珍品。辽代盛行佛教。仅咸雍八年(1072)三月,在今该省西部一带的长春州、泰州和宁江州,即有三千人出家,剃度为僧尼。农安辽塔作为佛教建筑,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产物。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建筑至今之所以仍备受珍视,却并非因为宗教价值,而是因为它巍然屹立的本身,向人们展现了辽代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和优美而庄重的建筑风格,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农安辽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修复

古塔因近千年的风雨侵蚀,损坏严重。解放前此塔已濒临坍塌,1953年国家拨专款全面修缮古塔,后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终使千年古塔恢复了原貌。每逢旅游旺季,来此参观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内文物

在塔身第十层中部曾发现一小砖室,内藏铜铸的佛像和菩萨像,木制骨灰盒、瓷香盒,细线阴刻佛像银牌饰等珍贵文物,此塔对研究辽代宗教和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沿革

农安镇历史悠久,原镇古城建于扶余国,是扶余国后期346的王城——文明遐迩的黄龙府所在地,古城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辽圣宗太平三年(1023—1030年),建有宝塔,位于古城西恒外一百米处,亦称:佛塔”,辽塔,“宝塔”。古塔,八角十三层,塔高44米,为密檐实心塔,以形状各异精制灰砖瓦建造。塔身有亚门,平栏门,角梁,斗拱,花拱,采用不同样式的平瓦,猫头瓦,飞翅瓦等不同工艺形式。农安县是金代黄龙府所在地。辽金时代这里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为当时辽国首都,当年的辽国曾在此摆下龙门阵,吸引杨家将进攻,檐角风铃琮琮。两汉时期,农安曾为夫余国都城,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战争。南宋名将岳飞率兵北进抗金时,在誓师会上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李大钊也有“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诗句,使农安遐迩闻名。黄龙府的名字,来源于神话故事。传说,天显元年(926)七月,辽王耶律阿保机征战渤海国(今宁安东京城)回来,病死在扶余国行宫。这天乌云密布,在一阵暴风骤雨里,下来一条金光耀眼的黄龙,降落在行宫里。此后,人们传说,辽太祖是黄龙的化身,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据史料载: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 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有名的农安古塔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该塔用砖砌成,八角13层,高33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至今已有千年,仍矗立在古城农安。明朝末年,此处是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实行“招民实边”政策,放荒招垦时,关内来此耕种的流民日渐增多,光绪八年(1882年),设立民署,属长春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式设农安县。清朝建立后,在东北设置盛京、宁古塔、瑷辉三将军,管理东北三省,蒙古族居地则由清廷的理藩院直接管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尔罗斯前旗招民兴垦以后,关内流民不断涌入, 大都来自山东省的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多因当地旱涝灾害频繁,为了谋求生存,到关外来垦荒。那时,没有火车,闯关东的流民,只能推着车子,载着干粮和衣物;有的挑筐、背篓,里边装着孩子,徒步行走。他们不畏艰险,背井离乡,来到荒无人烟的蒙古族草原,开荒种地,搭房盖屋,繁衍生息,成为黄龙府的开拓者。

交通信息

在公路客运中心乘长途汽车(05:50—18:00)可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