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香岩寺
首页  > 辽宁  > 鞍山  > 千山区   »  香岩寺景点介绍

香岩寺

香岩寺
香岩寺,又名香岩长寿寺,国家3A级景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公里的仓房镇境,原有两禅院,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上寺位于仓房镇西北四公里处,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曾有僧众数百人,有“千顷香岩”之称。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香岩寺始建于唐。”又据《淅川香岩禅寺中兴碑记》,香岩寺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束力赐长寿,其以香岩传,由国师入塔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故亦称“香岩长寿寺”。其后屡废屡建,今日上寺基本为清代建筑风格。
中文名称
香岩寺
地理位置
淅川县城南40公里
占地面积
4200平方米
景点级别
国家3A级景区
著名景点
地藏、释迦、观音三座佛殿
别    名
香岩长寿寺

简介

香岩寺(俗名无梁殿)。在县城西5公里许东马峪村北的山腰上。寺周桃红李白,芳香四溢,故名。自创建以来,历经沧桑,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庙会常兴,游人络绎不绝。 寺主体建筑为石构无梁殿三座即东、中、西三殿依次排开。分别为地藏、释迦、观音三座佛殿。东、中、两殿用抹角石梁与逐层藻井砌成,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西殿倾斜后,清乾隆十七年改作硬山捅卷洞。三大佛殿外施仿木构件,殿门两侧存金代石刻造像,观音殿存丹凤朝阳、犀牛望月。中佛殿存秦琼、敬德(唐代名将)二门神石刻像,这些造像线条简练流畅,形象威武逼真,至今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闪烁着我国金辽时期艺术的辉煌。1988年经省考古专家考证,认定该寺结构独特,造型庄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省已是仅存的一处规模颇为宏大的石结构金代建筑。依山东游,便是后来修复的望云楼、花室、会馆、送子观音殿、五莲洞、五龙洞了。五龙洞为石料砌成,三开间。原为祭祀黑白五龙而修,故名五龙洞。洞庭湖内塑像无存,仅存泉井一口,泉水清澈见底,甘冽异常,乡人号称“龙泉玉液”。至今还流传着美丽的神话传说。每年庙会期间,一些青年妇女,三三两两来到洞庭湖中泉井内捞石头,将其带回家中,来年便可生男育女,如愿以偿。

历史

明清之际,乡人在寺院内又增修了关公庙、三清殿、卧云亭等。这些建筑由西向东曲折迂回,错落有致。寺内寺外山花遍布,绿柳成荫,泉水潺潺,清雅幽静。登楼俯视,如临深渊。极目远眺,天地相接,云雾缭绕,如置身仙境,县城美景尽收眼底。旧志八景之一的“西岭香岩”即是指此。饶有诗情画意,古诗云:几度春洲兴未涯,更持尊酒傍烟霞。香山踏破王孙草,梅雨飞来燕子家。胜日一拼人其醉,同流还似帽同斜。景中景色娇相袭,独愧尘容对落花。充分表达了游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的陶醉心情。寺西南50米处的山梁上,原为该寺僧人墓地,是历代和尚亡故后的长眠之地。相传民国年间有一僧人法号“梦门”,年老圆寂(仙逝之意)时就地打坐,流两股鼻涕至胸,昂道挺胸,泰然自若。身边的小和尚出于好意为师傅上前清理鼻涕,不想梦门法师立即倒卧于此,尔后火焚。为此佛家僧人称梦门法师两股鼻涕为“金梁玉柱”,可见乡人对僧人梦门法师的崇拜与尊敬。 香岩寺自建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历经沧桑,光辉仍存。但“文革”期间无人管理,人为破坏极为严重。除三座石构无梁殿外,明清两代增补修建的楼堂庙宇基本上成了一片废墟。1994年相继修复望月楼、会馆、五连洞、五龙洞、七星庙等古建筑。1995年10月,将三大佛殿殿顶修葺一新。1996年仲夏,继而山门、送子观音殿逐一修复。县城这座名胜古刹伸出她的双臂,热情地欢迎四方来客。

寺院介绍

香岩寺原有上下两座寺院。清雍正十三年碑载:"香严寺有二,一在白崖万山环抱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三十里,俗称上下寺。"下寺于1967年划入丹江水库淹没区。现存的上寺,殿堂房舍基本保持原貌。山门、韦驮殿、碍月轩、大雄宝殿、接客亭、法堂、藏经楼等由下而上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组成一套完整的五进院落,气势的雄伟,为一般寺院所难与伦比。寺院现存房舍144间,占地11544平方米,布局严谨,规模宏伟,十分壮观。 香严寺里外值得我们观看、欣赏、回味的景致实在很多。我们感怀佛道合一的千年壁画:人物、禽兽、巨浪、流云等构图鲜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犹如身入幻境。我们感叹班驳的中兴碑记,碑位于大雄宝殿西北隅,高3.26米、宽0.97米、厚0.22米;碑首0.8米,浮雕二龙戏珠图。碑文23行,满行58字。记载着香严寺的肇建、名称由来及其兴衰演变情况。我们怜爱、惊诧那清澈的珍珠泉,神工斧手修的双石洞,奇妙的一柏担八榆和一柏一石一座庙,国家级风景树“美女抱将军”,能识善恶的痒痒树,唐代所植的千年古柏,而最引人神往的是那茂密的竹林,整个寺院都映衬在翠竹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寺院风貌

寺院座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41间。主体建筑山门、韦驮殿、凝月轩、大雄宝殿、接客厅和藏经楼,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陪建东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并在东部另辟“静修院”,一进五庭院,步步登高。整个建筑严谨对称,规模宏伟,风格各异,是南阳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寺院之一。山门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阔三间,上书束力 赐显通禅寺”六个大字,门旁两侧各蹲立一只高大雄浑的圆雕石狮。过山六经甬道进入韦驮殿,韦驮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走廊排列十二根合抱大柱,雕梁画栋,华丽中更显得庄严肃穆。韦驮殿之后,便为凝月轩,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为达宫贵人入大雄宝殿前的休憩之所。大雄宝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山出檐。尤其是殿内满绘神佛壁画,诸如人物、禽兽、巨浪、流云等,更是构图鲜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身入其中,犹入幻境。整个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树和泉水环绕,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寺东竹林内竖立着两座洁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六角、七级,为雕琢精细的仿楼阁式建筑,与绿海相衬,若天然图画。寺院内外还分布有多处名胜奇景,诸如珍珠泉、双石洞、龙泉、水帘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阳”)、花果山、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庙、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门等,奇观美景,把山寺映衬的更加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文化价值

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记

据考证,香岩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经过宋、元、明、清各有重修,鼎盛时期古建筑房屋达437间,院墙700余丈,素有“万顷香严”之称。香岩寺又名“长寿寺”、“显通禅寺”,她分为上下两寺,下寺已淹没于库水之中,仅存上寺。上寺依山势而建,座北面南,一进五阶庭院,五进五合院,步步登高,错落有致。由于解放后由于去佛事活动,加上十年动乱,寺院大部分房舍已经被拆毁,但现存房舍140余间,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在历史上,香岩寺是两朝国师的道场,一朝皇帝出家的寺院,这就更富于她神秘的色彩。1300年的厚重佛文化史,多少朝代的兴衰沧桑,让注视她的每一个眼神都惊叹和神往。我们顺着竹林中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屹立在寺院门口明朝修建的有400多年历史的四柱嵌匾的石牌坊,上写着“勅赐显通禅寺”6个大字。站在寺院门口,看见院内院外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的有1300多年的两棵银杏树,他们两个是根在地下连接,叶在空中絮语,这就是香岩寺神奇的夫妻树。在香岩寺外还有一对皂角树,也叫连生姐妹树,据导游介绍,平常的皂角树长出来的皂角都是一个一个的,这两棵树由于生长在莲花宝地之上,受到佛祖的保佑,吸收着前年灵气,长出的皂角基本上是两个一对,三个一串。两个一对代表当今社会成双成对的夫妇恩恩爱爱,白头到老,长命百岁,三个一串代表一家三口携手奔小康,这是亲情和爱情的象征连生姐妹树。在寺外面的皂角树,是唐代载的,估计两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这棵皂角树是雄性,一般来说是不会结皂角的。进了山门,便是华丽庄严的韦驮殿,全国的寺院第一个殿堂供奉的都是弥勒佛,两边有四大天王,而韦驮殿却供奉的是关公,这也是香岩寺独特的地方,走廊有几根合抱大柱,雕梁画栋,华丽中更显得庄严肃穆。在殿后有一个手持金刚宝杵的镇压一切邪恶,摧邪扶正,辅佐佛教发扬广大的天神,他一手卡腰,一手扶金刚宝杵倾斜于地,他这种姿势也表明了香岩寺在过去地位级别很高,是皇封的寺院。过了韦驮殿,便来到了全国寺院中很少有的建筑——接管厅,该厅为歇山式建筑,两层叠起,四角挑檐,横跨十多级台阶而建,设计独特,造型别致。据介绍,香岩寺因宣宗皇帝在此避难而“身价倍增”,寺院住持因而有了很高的“级别”,故专门在此建造接官厅一座,专供住持迎送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之用。香岩寺最为雄伟壮观的建筑当数大雄宝殿。四周走廊环立二十六根大柱,高约七米;檀嵌、插筋均为浓笔重彩,镂刻绘画;斗拱出头雕刻龙头、龙尾,状似盘龙;门扉全为填花透雕,每个花瓣均经精心设计,琢靡精细,纹理清晰,花叶相衬;殿内竖立八根“通天柱”,直托屋顶梁架,气势磅礴。大殿内三尊大佛和十八罗汉的塑像神态各异,令人叫绝。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内墙上的巨幅壁画,他将佛教,道教的精神文化融为一体,线条流畅优美,形象栩栩如生,身入其中,犹入幻境。西墙上是过去道教诸神朝拜原始天尊图,东墙上是现代众神朝拜玉皇大帝图,是由民间画家所画。其为中原地区保存完好的最大壁画,有很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随后我们来到了为了纪念唐玄宗而建的望月厅,此建筑非常特殊,内看一层,外观两层,不用铁顶,完全是用木料卡建成,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过了望月厅,我们来到一个庭院,里面有一棵有2、3百年树龄树体通细的“痒痒树”,它通体神经感觉灵敏,传说善人为它挠痒,树枝立即颤动,恶人再抓不会动,也叫善恶分明树。院内还有一棵桂花树,每到8、9月份开花,香飘百里,但在2003年时由于树根溃烂而死,在林业专家的帮助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桂花树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大树旁种四棵小树,并嫁接到桂花树体中,为其供应养分和水分,桂花树奇迹般地又复活了。最后我们来到了香岩寺塔林,香岩寺因高僧大德而建寺,又因高僧圆寂而筑塔,建寺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大德高僧、住持在这里圆寂。寺里对每位德高望重的和尚都要建塔安葬,仅明清时期的塔就有百余座,历代高僧辈出,名塔林立。尽管历代多有毁坏,现仍留存26座明清所建的石塔、砖塔。这些法塔多为古、近代高僧圆寂归葬之所,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现存的塔中,以颛愚谧禅师法云塔最为著名,此塔十七级六棱,高三丈有余。另有宝山长老塔、远大和尚等也较有名。竹林若海、灵塔如桅的胜景,令人赏心悦目。香岩寺神秘的内涵和秀美的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寻幽探胜。在这里可感怀佛道合一的千年壁画,可聆听晨钟暮鼓里寺僧的呤唱,更能抚摩斑驳台阶旁碑林里的繁荣记载。数棵国家级松树和银杏树仍苍劲的挺拔着,如将军侍卫般护卫着千年古刹,在缕缕香烟中坐证着历史的变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