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根雕博物馆

骏马、骆驼、雄鹰、牛羊、马鞍、马头琴……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嘎查牧民达布的家里,摆满了形态逼真的根雕作品。2006年,达布又在自家草场建设根雕博物馆,他想借此留住心目中的草原,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达布的家乡乌审旗在毛乌素沙漠腹地,过去这里生长着茂密的鼠李树,如今大多都枯死了。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鼠李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为了给它赋予新的生命,达布选择根雕作为自己的职业。
“我的灵感是在放羊的时候突然蹦出来的。”今年36岁的达布憨憨地说。
达布在牧场上放牧羊群,无聊的时候便经常盯着那些形态各异的鼠李木枯树干和被风吹雨淋露出地面的枯死的树根,想像着它们曾经的枝繁叶茂。他雕刻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只啄木鸟。现在看来,那件作品是那么的粗略,只是有一点点的形似而已,但从那件作品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用家里的剔骨刀一件又一件,凭借着自己上学时的绘画基础,开始了根雕艺术创作,草原上的羊、马、骆驼、鸟儿、花儿,都是他雕刻的内容。
经他六年精心雕琢的作品《森吉德玛》,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在首届内蒙古赏石根艺展中获金奖。记者看到,一件《马鞍》的作品标价一万八,规模较小的作品售价也上万元人民币。达布前几年每年靠出售根雕、木雕和木刻作品,收入达十多万元,2006年达到了近60万元。
在自家的牧场上建一个现代化的根雕手工艺厂和根雕博物馆,将草原上的根雕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是藏在达布心中许久的一个梦想。因为他忧虑地看到,过去诸如鼠李木之类的树种在他的家乡几近绝种,而蒙古族一些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也正在无可避免地走向消失,他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挨过马背。他想用根雕留住草原以及草原上正在消失的文化,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2006年,达布划出一片草场,投资40多万元建起十几间平房和几个仓储间,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2007年根雕手工制作车间和展览馆将建成。
- 汉源 1佛静山
- 石棉 2田湾河
- 雨城区 3高颐墓阙及石刻
- 名山 4川藏茶马古道
- 雅安 5樊敏阙及石刻
- 天全 6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汉源 7清溪古镇
- 宝兴 8泥巴沟风景区
- 石棉 9安顺场渡口
- 汉源 10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雨城区 13雅安蒙山
- 宝兴 14青衣江
- 宝兴 15雅安硗碛
- 天全 16二郎山隧道
- 石棉 17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雅安 18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天全 20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1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2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 宝兴 23雅安蜂桶寨
- 宝兴 24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雅安 25芦山平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