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子天主教堂
大营子天主教堂,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城北9公里的大营子乡。始建于1909年,由比利时神甫设计建造,为欧洲哥特式建筑。该教堂是关外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 中文名称
- 大营子天主教堂
- 地理位置
- 赤峰市大营子乡
- 气候类型
- 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 著名景点
- 大营子天主教堂
教堂发展
大营子天主教堂1917年重新扩建,能容纳2000人,教堂内有两排26根花岗岩石柱,屋脊高16米,石拱屋顶,钟楼尖顶27米。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8年)林西建县初,比利时籍天主教神父袁敬和从北京来林西挂牌领地,买下距县城北9公里处的荒地一段(100余亩,位于今大营子中心村),建瓦房4间,土房8间,类似民间宅居,设立教堂,为传教基地。隶属朝阳松树嘴子教区,从乌丹毛山东迁10户教民来此,随后佟家营子、苦力吐、马架子教民迁来大营子,渐而形成纯天主教村。1913年(民国2年),外蒙“独立”军进犯林西,驻林西毅军临时住进教堂,意在阻击“独立”军。战事结束,赤峰主教郭道明称大营子教堂损失甚巨,向毅军索取2万两白银,几经交涉,改为赔偿2万元。1917年(民国6年),比利时籍神父龚振伦(本堂)、金甲元(副堂)设计并监工,用赔款建造了迄今尚存的容纳2000余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1座,另建瓦房45间,土房3间,并建造修道院、修女院、婴儿院、老头会、医院各1处,教堂使用面积532.13平方米,堂内祭台面积46.6平方米,教堂内有两排共26根花岗岩圆柱,屋脊高16米,为石拱屋顶,钟楼尖高27米,顶端立雄鸡风向标。1923年(民国12年)又扩建瓦房7间,建立教会学校1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以加拿大籍神父纪乃刚等在官地凤凰山拍照是刺探军情为由,逮捕加拿大籍神父9人,其余外籍神父也送往四平,从此教堂衰落。1945年林西解放后,教堂一度为冀热辽军区后方医院住院部。建国后改作粮食仓库。1966年8月“红卫兵”将教堂尖顶木架锯断拽到。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上级宗教主管部门拨款修葺教堂,并从赤峰教区派来神父,恢复宗教活动。1985年修复教堂尖顶。林西天主教堂属哥特式建筑,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在关外实属少见。2010年借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优惠政策,把通往教堂的千米大街进行了硬化,安上了路灯,南侧建成了文化局广场,商贸广场,住宅楼,使教堂的周边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克什克腾旗 1达里诺尔湖
- 翁牛特旗 2玉龙沙湖
- 林西 3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 林西 4白音长汗遗址
- 喀喇沁旗 5喀喇沁王府
- 敖汉旗 6大甸子遗址
- 元宝山区 7岗更诺尔湖
- 林西 8大井古铜矿遗址
- 林西 9青山景区
- 克什克腾旗 10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 翁牛特旗 11灯笼河草原
- 林西 12乌兰布统草原
- 翁牛特旗 13红山湖
- 松山区 14太平庄遗址群
- 宁城 15龙潭峡
- 洪山区 16红山遗址群
- 宁城 17辽大明塔
- 喀喇沁旗 18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 克什克腾旗 19阿斯哈图冰石林
- 巴林右旗 20赤峰大青山
- 宁城 21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 巴林右旗 22辽庆州白塔
- 敖汉旗 23武安州遗址
- 翁牛特旗 24布日敦沙漠旅游区
- 洪山区 25红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