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庆州白塔
辽释迦佛舍利塔,当地蒙古族牧民们称“金金察罕索布尔嘎”,是辽代鼎盛时期的重要州城———庆州城西北部,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辽释迦佛舍利塔
- 地理位置
-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驻地东北查干沐沦河的冲积平原
- 俗 称
- 辽庆州白塔
- 始建时间
- 1047年
历史记载
史籍记载(庆州)“塔庙廛庐,略似燕中”,庆州在上京诸州中尤为富庶,“辽国宝物多聚藏于此”,于此可见庆州的繁华。北元林丹汗的都城“瓦察尔图察汉浩特(白城)”建在庆州城的基础上。建筑结构
辽庆州白塔,是一座造型玲珑秀美、浮雕精湛细腻、规模宏伟壮观,为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始建于重熙十六年二月(1047年),竣工于重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1049年)。为辽兴宗耶律宗真之生母“章圣皇太后”特建。塔的外观整体洁白如玉,挺拔秀美,座置平原,直插蓝天,背靠青山,面对白水(查干沐沦)。塔上门窗、楣拱及砖雕斗拱、拱眼等处,分别装有圆形、棱形青铜镜856面。每层塔檐砖雕斗拱上为木质檐椽,每支椽头各悬挂生铁铸造的风铎1支,七级塔檐椽头共有风铎2240支。塔上七层共设假门28个,每门两旁都有天王浮雕一尊,全塔共有天王浮雕56尊,这些天王个个头戴兜鍪,身披盔甲,手持宝剑或利斧,威风凛凛,雄武生动。塔体浮雕将儒、佛、道及萨满的宗教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水乳交融,隐隐透出辽代佛教“显密圆通”的特色。1989年维修塔时从塔刹相轮樘等处发现了按辽代佛教仪轨秘藏的一批辽代圣经、雕版印刷佛经及形制多样、造型优美、彩绘华丽的内藏雕版印刷陀罗尼经卷的木质法舍利塔108座。史学界、文博界称庆州白塔的浮雕谓“辽代塔寺艺术的精华”,是“契丹民族建筑之瑰宝”。- 福泉 1葛镜桥
- 荔波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 荔波 3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 都匀 4平塘风景区
- 惠水 5好花红乡
- 三都水族自治 6水族古文字碑林
- 三都水族自治 7怎雷水寨
- 都匀 8都匀榔木水寨
- 瓮安 9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 三都水族自治 10板告民族文化村
- 惠水 11东山生态园
- 三都水族自治 12姑鲁产蛋崖
- 惠水 13波云湖
- 惠水 14九龙寺
- 惠水 15羡塘世外桃源
- 三都水族自治 16中和瀑布
- 龙里 17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都水族自治 18水书摩崖
- 惠水 19摆榜梯田
- 三都水族自治 20都江镇万人坟
- 三都水族自治 21石板寨抗日旧址
- 惠水 22“金蟾礼斗”观光台
- 三都水族自治 23巴茅
- 三都水族自治 24三都柳江
- 三都水族自治 25雪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