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津渡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城南茅津村,南岸为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 中文名称
- 茅津渡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所属城市
- 山西省运城市
- 所属国家
- 中国
简介
茅津渡,是晋豫两省间的重要渡口,从晋南去河南的捷道。位于山西省平陆县南,黄河北岸。对岸即河南省三门峡市。茅津渡原名沙涧渡,明时更名,因渡西有茅津堡之故。
茅津渡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三大古渡之中,茅津为最。这是因为,一,茅津渡设渡时间最早,最早可以推到商代。二,茅津渡向来为运城盐运航道,北连运(城)茅(津)公路和太(原)茅(津)公路,南隔黄河与河南三门峡隔河相望,“地当晋豫通衢,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之孔道”,历来是三晋出入河南及南方诸省的门户,又是“三晋屏藩”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茅津渡又叫“陕津渡”,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云:“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此为茅津的由来。后因别于茅津村,人们才习称之为“茅津渡”。据《平陆县志》载:“茅津地当水陆要冲,晋豫两省通衢,冠盖之络绎,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尤为孔道。”据载,茅津在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于虞,伐灭虢国,即由茅津渡河。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渡河,以逸待劳,败秦军于崤山。
1948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的陈赓兵团由此渡河,麾师南下。现为太(原)茅(津渡)公路的终点。除运城河东的盐外,晋南的棉花和煤炭,部分也经此外运。渡口有机动渡船,每日摆渡客货车数百辆,交流晋豫两省物资。又建电灌站于此,用黄河水浇平陆地。
历史
茅津镇同碛口一样,是一个因渡口而兴的大镇。但晋南不同于吕梁山区,从春秋战国时期陶朱猗顿那里就兴盛起来的商业传统,是晋南古老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说蒲州故郡,就是新绛、运城这些后起之秀,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是北中国非常重要的商埠。运城的盐、晋南的粮食和棉花,都要驴驮马载通过茅津渡口向中原转运。繁忙的渡口转运业务已经使茅津渡的承载能力趋于饱和,而且面对的业务范围又如此广阔,所以,茅津渡没有像碛口那样形成运、销一条龙的大商港。
1947年8月22日,刘邓大军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兵团右集团军从茅津以下强渡黄河,当地船工在缺少船只的情况下,冒着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创造了用油包把大军渡过黄河的奇迹。茅津渡自古就是景色迷人的游览胜地,敏当仲夏到秋末,日落方向与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极目西眺,长河落日,晚霞流金,秋水如链,远上云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使人顿生胸廓万里,志吞八荒之感。俯视古渡两岸,翠柳倒映,野鸭点点,船帆竞渡,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明代诗人王翰曾作《茅津晚渡》云:
峡束春涛万丈深,唤船人立石岩阴。
棹声?乃连山应,旗影修扬隔水临。
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
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
发展
茅津渡口增添了黄河流域最大吨位的晋航一、二号大渡轮及一批游船、快艇。每当春暖花开,渡口两岸树木葱茏,桃红柳绿,游人如织,河中渡轮长鸣,游艇如梭,水上度假村、黄河一日游、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笑迎海内外游客宾朋,让他们在畅游中或寻根觅祖,或休闲娱乐。
在1937年之前,茅津古渡是历史上比较稳定的时代,茅津镇作为晋南地区货物转运的枢纽,运城的盐,平陆东山的煤炭,在茅津渡装船,再走陆路散运中原各地。民国初年,陇海铁路只修到河南观音堂一带,山西出晋货物大部分要靠走三门航道外运。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茅津渡口建设。相继建成防浪坝、防冲坝、码头、坡道,种植花草树木,购置大型轮渡。船建造防浪坝530米,防冲坝260米,水泥码头坡道300米。使渡口面貌较前大为改观。两艘钢质大型渡轮,输送往来行人和各种车辆。1993年12月,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茅律渡车少人稀。茅津渡风景秀丽,仲夏到秋末时,日落方向与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红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连忘返。登游艇击水逐波,更能使人气荡神怡。
茅津渡“旧貌变新颜”,焕发出新的风姿,终日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渡口风景秀丽,激浪江波,水天一色,“茅津晚渡”是平陆古八景之一,成了“黄河一日游”的著名风景区。它西连风陵渡和大禹渡电灌站风景区,向东可达“一坝锁三门,高峡出平湖”的三门峡大坝。正在兴建的“茅津经济开发区”也将给它再添光辉。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茅津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