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台位于蠡县城西南博蠡公路南侧,距大宋村东南50米处。1976年经保定专家勘察确定为东汉时期单体墓。墓封土高11米,圆型,占地面积3782平方米。
- 中文名
- 大宋台
- 地 点
- 蠡县城西南3公里处
- 面 积
- 3782平方米
- 年 代
- 东汉时期
发展历史
在蠡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定河路北侧,有一个高高的圆土台,因距蠡吾镇大宋村很近,被称为大宋台。它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1977年经保定文物专家勘察初步确定为东汉时期单体墓,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蠡县政府于1987年7月在大宋台前立石碑一座,据石碑背面该县地名办所做的碑文记载,该土台相传系汉代一公主“丹珠”之墓,因朝中战乱逃到大宋一带,病逝后葬于此处,又名“丹珠墓”。元代以前此台就已存在,县志载“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僧人普胜从五台山到大宋村,时大旱,普胜发誓,七日不雨焚身谢众,后三日果然大雨倾盆,平地三尺,民悦,捐资于台顶建清凉寺。”清凉寺正殿座北朝南,东西厢房数间,山门朝南。万历、正德年间对清凉寺均有修缮,据说当时台上楼阁寺庙,香火兴盛,晨钟暮鼓伴随着朗朗的诵经声,倒也是一烧香许愿的好去处。古人王荔登台有诗云:碧天凉雨小春时,残菊疏篱压故枝,雁抵衡阳随暖翼,水凝河北赵寒澌。忆谁同上清凉寺,老我重游大宋陂,回首含情增感慨,百年健兴独心知。
至清代清凉寺破损,1937年,日伪军将“寺”拆除建上“岗楼”。1945年,蠡县解放,民众奋而将岗楼推倒拆除。如今台顶仅存明代青石质石碑一座,上面镌刻着当时捐资修缮“清凉寺”的事迹和人名,石碑已倒且残缺不全,荒草萋萋显得分外荒凉,只有布满土台周围的酸枣树还有一些生气,此外还有关于清凉寺的一些传说仍在当地民间流传。
传说
在蠡县城西南五里地,有个大土疙瘩,叫大宋台。传说大宋台上有个寺院。寺院中住着两个和尚,一老一少。一天清早,老和尚起来后去打扫门前的小道,发现小道旁有一些画不象画、字不象字的印子,便把它扫去了。刚刚清扫完,走来一位虎背熊腰、南方打扮的中年人。他往地上看了看,问道:“地上那些东西你扫了吗?”老和尚“嗯”了一声。那人一跺脚,“哎呀!”了一声说:“那是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要逮昨晚钻进寺院的一只玄狐,你这一扫把它给放跑了。”中年人摇摇头甩了甩手走了。
再说那玄狐逃出寺院,又修炼了几十年,便回来报恩了。它讨梦给老和尚说:“明天你到一个地方去,那儿有真经,得到了它就能成仙。”老和尚起初并不相信,但接连几天都做了同样的梦。于是对小和尚说:“徒儿啊,我要去取真经啦,不知啥时才能回来,你如果实在想我,就拿着这张画像去找我。”说着,老和尚把一张没画着眼睛的像给了小和尚。并告诉他,以后,谁能把眼睛画上,谁就是你师傅。说罢,老和尚便离开寺院走了。
过了一年,小和尚左等右等也不见师傅回来,他就背上画像去找师傅。他一边走一边喊:“谁替我画像!谁替我画像!”周围的人只是好奇的看看他,没人拿笔替他画像。后来他到了北京城,还是这样喊。这件事传到了顺治皇帝的耳朵里。皇上处于好奇心,把画像拿了过来,自己三下五除二就把眼睛添上了,又给了小和尚。小和尚拿回像一看,跟师傅一模一样。他想起师傅临走时的嘱咐,于是大嚷着要见师傅。御林军就把他领上金銮殿。小和尚跪下,叫着师傅,把事情的原委诉说了一遍。明治皇帝听完后虽然半信半疑,却也动摇了永久做皇帝的信心。有一首诗道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大地山河我为主,忧国忧民事多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闲。”后来,明治皇帝又留下了“十八年来不自己,争名夺利几时休,我今撒手归西去,富贵荣华万万休”这样一首诗,扔下皇袍,换上袈裟,出家当了和尚。每天清闲自在,比做皇帝舒服多了。正如诗上写的:“铁马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日上三竿僧犹睡,看来名利不如闲。”几十年过后,明治皇帝死在了五台山,他的塑像至今还在五台山的山顶上。
从此,那个玄狐又回到了大宋台,住了下来。据说每当夜深人静,便看到一明亮的灯火围着大宋台转,人们说那就是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