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村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地处福建莆田秀屿区埭头半岛东部沿海突出部,扼兴化湾入海口,与南日、乌丘、台湾诸岛隔海相望,全村陆域面积3.5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人口6453人,户数1470户,分21个村民小组,在外侨胞及归侨、侨眷二千多人,是莆田市重点侨乡。改革开放后,石城村充分发挥侨、海优势,围绕水产强村、企业兴村、劳务富村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先后荣获福建省“家园杯”优胜村庄、省级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级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一系列省级以及大量市县 ( 区 ) 级荣誉称号。 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600元,村财政收入160万元,初步迈进宽裕型小康村行列,2006年材财收入达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在全区名列前头,是省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 中文名称
- 石城村
- 行政区类别
- 村
- 所属地区
- 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
- 面 积
- 3.5平方公里
- 人 口
- 6336(2013)
- 方 言
- 莆田话
- 著名景点
- 环海公路、南北码头、半山凉亭、树荫车道
- 人均纯收入
- 1.6万元(2012)
- 建筑面积
- 2800平方米
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后,石城村充分发挥侨、海优势,围绕水产强村、企业兴村、劳务富村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先后荣获福建省“家园杯”优胜村庄、省级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级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一系列省级以及大量市县 ( 区 ) 级荣誉称号。 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600元,村财政收入160万元,初步迈进宽裕型小康村行列,2006年材财收入达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在全区名列前头,是省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两村建设
该村投入近亿元资金,拆迁旧房1万多平方米,填平原有露天厕所,新建 400 多幢新型小康住宅,建日产500 吨自来水厂1 座,铺设水泥村道10条总长7500米,村道两旁绿化带1万多平方米,沿海防护林300亩,山坡植树、栽花、种草800多亩,建设石城山休闲公园、体育中心和3座花园式公墓区,1座五层村部办公大楼,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经济发展
外商投资2600万元建成的笠屿围海工程,成为拉动石城经济起飞的新增长点,鲍鱼、红毛藻和珍贵海产品养殖已形成规模,年产值达亿元以上,海上运输投入资金近两千万元,拥有6800吨位的海运实力。自80年代末林仙钰、林炳东创办石城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石城冷冻厂以来,到今天已发展到拥有谊来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海洋加油站、谊华燃料公司、兴化湾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绣花场、各类水产品养殖、加工等股份制企业20多家,解决劳力1000多人,同时全村还外派劳务800多人,年创汇3000万元以上。教育事业
由侨胞、台胞和村集体捐资200多万元建设石城学校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配备电脑室,设立百万元教学基金会用来奖教奖学,该校已培养出3个博士、6 名硕士和一大批大中专学生,同时还开设该省第一所农民英语培训班,先后有1000多人次的国际海员参加培训。基础设施
该村具备建设中心渔港的条件,已建有两个500吨位码头和三个坞港,水陆交通便捷,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已建成一级渔港一个,拟将其升级为中心渔港,开展生态环保科学化管理的港口建设,完成石城渔港经济圈建设。-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古城区 3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4里务比岛
- 永胜 5营盘村墓群
- 古城区 6东巴谷
- 宁蒗彝族自治 7扎美寺
- 古城区 8观音峡
- 古城区 9东巴圣地玉水寨
- 古城区 10木府
- 宁蒗彝族自治 11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2里格半岛
- 古城区 13金龙桥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4寨神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5吉意溶洞
- 宁蒗彝族自治 16高原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7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8博凹湾
- 古城区 19宝山石头城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戛姆山
- 宁蒗彝族自治 22日月河、开基桥
- 古城区 23丽江黑龙潭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25黑龙潭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