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和庙

凝和庙在北京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6号。俗称云神庙。故宫外八庙之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
- 中文名称
- 凝和庙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东城区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钟鼓楼
- 建造时间
- 1730年
凝和庙位置
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祀云神。庙以云雾可凝结为水而得名。雍正题有“兴泽昭彩”额。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凝和庙历史
庙宇建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祀云神,以云雾可凝结为水而得名“凝和庙”。有雍正帝题写之“兴泽昭彩”匾额。民国时期,改为北平市第四十三小学,现为北池子小学使用。凝和庙主要建筑
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及4层大殿。山门前有琉璃砖大影壁,上覆琉璃瓦顶,长22.9米,厚0.95米,建在石须弥座上。山门三间,面阔16.8米,进深6.6米,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筒瓦绿剪边,外檐单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攒,山面六攒,旋子彩画,彻上明造,五架梁,内檐单翘斗拱。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上檐为一斗二升麻叶头,下檐为单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攒,旋子彩画,黄瓦绿剪边,方形,每边长4.6米。前殿三间,面阔10.9米,进深6米,黑琉璃筒瓦绿剪边,硬山顶调大脊,单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攒,山面六攒,旋子彩画。正殿三间,面阔14.4米,歇山顶调大脊,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重昂五踩斗拱,平升科五攒,前后单步梁,和玺彩画,六抹方格玻璃门窗,盘龙井口天花,殿前石级中为御路,汉白玉石上雕龙纹。后殿五间,面阔18.4米,进深8.5米,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顶为歇山调大脊,单昂斗拱,平升科六攒,次间四攒,六抹方格玻璃门窗,内檐为单翘三踩斗拱,井口天花。后殿东西两侧为朵殿,东、西均为三间,大式硬山顶灰筒瓦箍头脊,面阔10米,进深6.4米。后照壁、钟鼓楼、天王殿等已拆除,存大殿及殿前街道。民国时期改为学校,后为北池子小学。1984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包括北池子小学的使用范围,东、南、北三面至小学围墙,西至北池子规划红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金鸡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通甸武装暴动胜利纪念遗址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3兰坪茶马古道风景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4碧罗雪山
- 泸水 5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6碧罗雪山高山湖泊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7老窝山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8通甸镇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9迪麻洛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0河西大羊场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11丙中洛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2吉利吉彩屏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3轩辕祠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4大羊场生态旅游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5兔峨土司衙署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16怒江大峡谷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7罗古箐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8兔峨司衙门遗址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9云岭山脉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20石门关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1兰坪新石器文化遗址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22独龙河谷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3罗锅箐大羊场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24独龙江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5茶盐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