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天祥祠
首页  > 北京  > 东城   »  文天祥祠景点介绍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
北京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
中文名:
北京文天祥祠
类别:
历史文化
成立时间:
1376年
所在地:
中国 北京
馆藏精品:
明《宋文丞相传》石碑
地址:
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

概述

1北京文天祥祠地处宽街路口北侧的府学胡同。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 祠堂坐南,由大门、过厅、堂屋等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堂屋内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贵文物。如明《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石碑及《宋文丞相国公像》碑等。“生平事迹展览”简要介绍了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室内屏风正面为毛泽东手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面为文天祥所著的《正气歌》全文。后院尚存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期间亲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树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建筑格局

文丞相祠坐北朝南,自南向北由大门、过厅、享堂(正殿)三部分组成,现有面积600多平方米。面向大门是刻有文天祥像的石碑。 石碑西侧是后人所植柿子树和丁香树。金黄色柿子压弯枝头。 过厅为文天祥史料展览。正中为文丞相半身像。上悬“浩然之气”匾额。 文天祥手书“和平里”。 过厅的后面一座灰筒瓦歇山顶的建筑便是享堂了,这里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里面保存了历代石刻等珍贵文物。明洪武九年(1376年)府学胡同建文天祥祠,宣德四年(1429年),万历八年(1580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道光七年(1827年)以至民国均有修葺。 树,是祠庙中不可缺少的。文丞相祠内种的并不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原有三棵树龄达百年的古槐。祠内现存有枣树一棵,位于享堂前东侧,相传是文天祥被囚于兵马司时亲手栽种的。这棵枣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枝干虬曲,但却都自然倾斜向南,与地面成约45度角,似乎也在学着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文天祥

生卒是江西吉州人。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被元军俘获,掳至大都(今北京),关在兵马司土牢中。在被囚的四年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元朝丞相孛罗和元世祖先后亲自劝降,均不为之所动。《正气歌》就是这段时间内写成的。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柴市(今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英勇就义,年仅47岁。 诗作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物传说

文天祥出生于南宋末年的一个诗书之家,21岁那年中了状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4年进攻南宋。文天祥捐出家产,招集了5万人进京勤王。1279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元军关进兵马司牢房,也就是现在的文天祥祠内。 在之前押送文天祥的途中,他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83年,文天祥在柴市被杀害。 1376年,明朝在文天祥坐牢的地方建了文天祥祠,又将文天祥被害的柴市街命名为“教忠坊”。 文天祥祠里的歪脖树,相传是文天祥被囚期间亲手所植。树指向南方,意喻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精神。 “教忠坊”是明朝时的石刻,现在嵌在文天祥祠的墙上,是珍贵的古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