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察博物馆由北京市公安局筹建,属行业性博物馆范畴。
博物馆采取编年史与重大专题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开展示首都公安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首都公安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首都稳定,保卫人民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宪法及法律尊严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建筑风格为西洋古典式,是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 中文名称
- 北京警察博物馆
- 类 别
- 行业性博物馆
- 地 点
-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
- 开放时间
- 闭馆
- 馆藏精品
- 抗击打服、火场防化服
- 占地面积
- 为2000平方米
- 展馆隶属
- 北京市公安局
- 开馆时间
- 2001年
- 票 价
- 免费
总体介绍
博物馆展出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有藏品7000余件(范围自明代起,与警察相关的中外藏品),陈列展出1500余件(有相当藏品属首次公诸于世)。馆内展示以实物为主,兼附图片、文字、模型。另外,馆内还采用了相应的高科技手段,引进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使传统的陈列手段与高科技展示结合,从而较好地突出了博物馆的时代特征,有力体现了首都公安在全国的固有特色。同时,馆内专门设置了寓教于乐的可参与操作的项目,如模拟仿真射击训练系统、交通道路情况实时显示、消防逃生自救训练等。
全馆设四大展厅:1、北京公安史厅。以编年史方式再现首都警察保卫党中央、保卫首都,出色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公安保卫工作的光辉历程。2、刑事侦察、监所厅。50年来,随着刑事侦察、监所看守组织机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公安机关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术手段和看守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3、警种职能厅。内容包括为民服务、缅怀英烈等。4、警械装备厅。展示枪支、服装、科技强警、警务交流、公安文化等内容。
北京警察博物馆是社会各界全面了解首都公安工作的重要窗口,密切警民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同时更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馆藏文物
一层展馆
警魂柱警魂柱柱身高6米,宽1·8米,重5吨。它的厚重,能承受起半个世纪的重量,它被赋予的内涵 ,能穿透时空隧道。警魂柱以五个盾牌,两支利剑作为主体造型主要艺术语言,寓意人民警察的武装性质,代表国家行使治安管理的权利。警魂柱传达了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宁的坚实力柱的理念。整座艺术品可分三部分。底部以浑厚的山体为基石,渐变为叠加的人体脊梁,托起象征生命与和平的橄榄树和鸽子。
警魂柱正面的盾牌饰以警徽,盾牌后面是一把利剑。剑头直指下方,剑柄雕以“法眼”,反映人民警察洞察是非、震慑邪恶的特质。柱体左面的祥云上端坐着一尊獬豸。獬豸是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在此象征法律的正义和尊严。柱体的右面是腾飞出熊熊火焰的再生的凤凰,讴歌人民警察为事业献身虽死犹生。左龙右凤既取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之意,又在一静一动间把人民警察的理智与激情,刚正与柔肠结合起来。
柱体背面的盾牌镌刻警察誓词,盾牌后面是另一把利剑,剑峰向上托起一轮太阳,寓意人民警察用正义捍卫光明的神圣职责。
二层展馆
世界上最早的警察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而近代的警察,一般认为最先出现于英国。中国的近代警察制度是受国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清政府仿效东西方各国,在北京和各省相继建立起警察机构。从这里的展品中您可以看到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过程和警种职能的概况。
三层展馆
英烈纪念墙高8米,弧宽18米,四川歌乐山红砂岩雕刻而成。浮雕以高度凝练的艺术手法,寓意英烈生命虽逝,但精神永存。
火场救助服、火场防化服解放后,北京的消防工作始终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在开展经常性防火安全宣传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各种消防隐患的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同时,贯彻专业管理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路线,全面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日益完善。
民国京师警察厅消防队建队纪念碑民国13年8月(1924年),京师警察厅建立了第一支消防队,为纪念建队而立此石碑。据考证,这块石碑是取自于一块残碑,在其背面镌刻而成。这足以证明,当时建队时经费困难,连纪念石碑都不知是从哪儿找来的一块残碑。
北京现存最古的消防车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消防车,俗称——水龙。制造年代大约是清代晚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广东省制造的一辆国产消防车。这辆消防车的主人不是清朝的皇宫,而是外城的“同善总局”,同善总局又称同善水局,是民办的消防组织。
四层馆藏
装甲防暴车武警部队使用的98式装甲防暴车。它自重11.6吨,乘员3人,载员6人,最高时速90公里。车前的巨型大铲可以清除路障。车上配置88式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及各种弹药。
抗击打服这套装备是从法国进口的,它自重20公斤,能承受住2吨的外力击打,从2000年开始,已全面装备于防暴队伍。
特警的装束特警头戴的防护面罩,身穿的战术背心,脚穿的防刺靴,除了有它的特定作用,还可以增加警察的威严,再则是夜间执行任务的重要安全保障。
防暴车自重4.5吨,时速高达160公里,可乘坐 10名防暴警。它的车身、玻璃和轮胎可防弹。在车身两侧还设置了专用的射击孔。车顶上配置的是一台9管电子发射器,车上其他设备还有强光搜索灯、800兆车载电台等。
特色项目
博物馆设置的指纹识别系统演示、全真场景模拟射击训练等多项可操作的互动项目。学刑事诉讼法和侦查学的人应该都清楚指纹识别技术对于破案的重要性,指纹应该属于证据中的物证,物证是证据之王。我们看到,中国建国初,这些早期的指纹识别技术比较简陋,很多的指纹样本都靠肉眼和显微镜来观察分析定性。
随着侦查技术的进步,已经有DNA技术,经过提取样本,可以迅速地排除无辜,准确地找到犯罪嫌疑人。在北京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八女被杀案,就是运用DNA技术发现现场的血迹中有第九人的血迹,从而找到丧心病狂的凶手。
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的测谎仪演示。在刑事案件的实战侦破中,这项技术的运用还要复杂得多。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应该被准确地称为“多参量心理测试技术”。而一向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测谎”,只是这项技术中的一个方面。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物反应暴露出来。这种细微的反应被测试仪器记录下来后,便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由于这些数据非人的意识所能控制,意外的大波动就代表嫌疑人出现疑点。结合其他的手段,可以缩小侦查对象的范围,排除无辜。
在三楼看到警械装备厅,简直就是枪的海洋。中国的枪支属于管制器械,有特殊的职业的人才有资格在特殊的场合携带。而中国边境倒卖枪支的也有,但是毕竟交易量不如美国,他们几乎人人有枪,并因此在历史和现实中屡屡付出血的代价。
警察博物馆还有模拟的射击现场,警察博物馆的很多东西,只有学习法律的人才能看到一些真趣。因为小小的展览馆,里面的文物展示的是中国刑事诉讼发展的沿革,是一种对人权和文明的尊重的程度的演变,更是多个国家之间警察文化的交流的见证。
展馆概况
北京警察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于2001年7月对外开放。博物馆为西洋古典式建筑,是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
参观信息
票价
1.北京警察博物馆所有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2.参观人员请持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免费换票,一人一证,实名换票,无需预约;
3.中、小学生、残疾人、60岁以上老年人、义务兵人员等持有效证件换票;
3.团队需预约。
开放时间
2019年7月8日,因内部施工闭关,具体开馆日期另行通知。
交通路线
公交车:乘2路、20路、5路120支线、22路、726路前门站下车,或60路正义路南口站下车,或乘9路、729路、744路正义路站下车。地铁前门站东北口出向东约500米北京市公安局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