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位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南端,濒临黄海,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海岸线长88.5公里,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渔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石岛港。国内外客商来往频繁。
石岛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地势西高东低,为山地丘陵,西有土步山,海拔411.9米,山峰陡峭,沟谷交错;北有烟台头子山,主峰海拔339米,岩石林立;东临石岛湾,湾内水面宽阔;南临王家湾,湾内风平浪静。系建设渔、商、军港的优良基地。
石岛属温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温润。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mm左右。
石岛距离威海国际机场45公里,约40分钟车程;距离城铁荣成站36公里,约30分钟车程。区内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石岛赤山和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
- 中文名称
- 石岛
- 外文名称
- ShiDao
- 行政区类别
- 准县级(政府派出机构)
- 所属地区
-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
- 下辖地区
- 港湾街道、斥山街道等6个街道办
- 政府驻地
- 石岛新城区双山路
- 电话区号
- (+86)0631
- 邮政区码
- 264309
- 地理位置
- 山东胶东半岛
- 面 积
- 260平方公里
- 人 口
- 20余万
- 方 言
- 胶辽官话登连片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赤山风景区、天后宫
- 机 场
- 威海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荣成站
- 车牌代码
- 鲁K
- 海岸线长
- 88.5公里
- 主要港口
- 石岛港、石岛新港、石岛渔港
- GDP
- 323.8亿元(2013年)
下辖地区
石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88.5公里,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总面积260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港湾街道、斥山街道、桃园街道、东山街道、王连街道、宁津街道),144个行政村,45个居委会,总人口20万,其中城镇人口12万。
港湾街道: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9万。辖17个农村居委会和9个城市居委会,原为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石岛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港湾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石岛街。区内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及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石岛港、国家4A级景区—石岛赤山风景区。被评为“威海市十佳人居街道”,进入“中国乡镇500强”。区内各类设施配套完善,有石岛实验小学、石岛实验中学等学校及教育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20余处金融网点;港湾卫生院、石岛整骨医院等医疗设施先进齐全;渔人码头、吉兴商场、尚悦百货、家家悦超市等各类大型商场触手可及。
斥山街道: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3个社区居委会,25个村,原为斥山镇。2000年6月23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斥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斥山街道办事处。2013年石岛人民医院、荣成市第二中学新址迁入斥山街道。辖区共有集团公司、村办、私营企业148处,其中,食品加工业92家,机械加工业25家,建材加工业18家,其它工业13家。注册个体经营户613户。全街道拥有限额以上企业19家。
宁津街道: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45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1个城镇居委会,原为宁津镇。2000年6月原宁津镇与原镆铘岛镇两镇合并为宁津镇。2005年1月5日,以原宁津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宁津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宁津所。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10余华里。马栏耩至东楮岛的十里长滩,海蓝蓝,沙灿灿,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境内的林家流水库和夏家水库是白天鹅越冬的栖息地。
东山街道: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3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原为东山镇。南接石岛湾旅游度假区,紧邻石岛工业园。2001年4月4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东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东山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东山。
王连街道: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3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原为王连镇。2001年4月4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王连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王连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王家庄。
桃园街道: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15个村、1个城区居委会。原为石岛湾开发区。2005年1月5日,设立桃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桃园。辖区内共有集团公司、村办企业、私营企业57处,其中,水产品加工企业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建筑企业12家,其他产业9家。
石岛历史沿革
石岛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居住,隋唐时期(赤山浦)就成为东部沿海的重要商埠;明末清初,更是商贾云集。早在大宋年间(1279年),有几户王姓渔民发现今人和镇码头村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即于此设港口村镇,负责商船停泊与贸易等事宜。码头村由此而得名。随着岁月之推移,水位逐年下降,滩地逐年扩大,港湾条件越来越差。于明末清初,北来的南方商船发现土步山下的一块退滩地(明末有几户王姓居民在此居住,当时称沙岛),港宽水深,天然避风,加之风景秀丽,内地特产丰富,便一起经常停靠落脚,经营生意。1644年,码头村港口迁至沙岛,随之带来了商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小镇。由于此地背山面海,遍地皆石,故更名为石岛。至今,历经300多年,一直是胶东半岛东部的小型商业码头。清代中叶,被称为“黄县帮”的商业资本进入石岛,使这里的渔业、商业和海运有了较大的发展。
石岛建制几经变更。清末属云光都,民国初期属第六区,1930年属第七区。1945年9月,胶东行政公署决定建立石岛特区,将荣成县龙山区、甲子山区、斥山区和文登县的靖海区、人和区划归石岛特区,由东海专区直辖。1946年11月,石岛特区改设为石岛市。同时撤销龙山区,增设镆铘岛区;辖区含原王连镇(现王连街道一部分)、原(小)石岛镇(现港湾街道)、原东山镇(现东山街道及桃园街道部分)、原宁津镇(现宁津街道及桃园街道部分)、原斥山镇(现斥山街道)、原人和镇、原靖海镇。1948年12月,石岛缩小市区,将甲子山区(镆铘岛区并入)、斥山区划归荣成县,靖海区、人和区划归文登县,石岛市只辖原(小)石岛镇(现港湾街道)。
1950年5月撤销石岛市,所辖区域划归荣成县,设立为石岛区。1954年4月1日,石岛县成立。将荣成县十五区(石岛区)、十一区(斥山区,包括现斥山街道全部及王连街道、东山街道各一部分)、十二区(甲子山区,包括现宁津街道全部、东山街道一部分及桃园街道)的33个乡及文登县十区(人和区)、十一区(靖海区)的22个乡,共计55个乡划归石岛县。石岛县增设镆铘岛区,共辖6个区,辖区包括现荣成市石岛管理区(除王连街道一部分村外)全部和人和镇(包括原靖海镇)。县机关驻石岛镇,属文登专区。
1956年2月属莱阳专区。1956年3月,撤销石岛县,所辖区域全部划归荣成县。1957年11月改名为石岛镇。1958 年9月,成立石岛镇人民公社,1982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石岛镇。1998年12月,石岛镇与石岛湾开发区合署办公。2000年6月,石岛镇与斥山镇合并为石岛镇。2001年,撤销东山镇、王连镇,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石岛撤镇设管理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作为荣成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荣成市人民政府,规格为副县级,将石岛镇和宁津镇整建制划归石岛管理区。
经济发展
综述
石岛早在隋唐时期,就与韩日有贸易往来,被新罗人称为黄金口岸。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两次提到石岛,将石岛与上海、广州并列为中国东方三大港口,称为“小香港”。
石岛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石岛港、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渔港、北方最大的渔货散地——北方渔市。石岛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已形造船、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塑料制品、化工、电子、建材、建筑等22个门类为主的综合工业产业体系。2012年完成区内生产总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8.5%,财政总收入2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4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6元。
第一产业
石岛作为中国的渔业重镇,生产历史悠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荣成县志》中曾有记载。民国初年,石岛渔业在荣成乃至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所产海米、海参、干贝等海产品全国闻名。1944年全镇仅有小船60余只,舢板100余只,水产品产量仅300多吨。1948年3月,大鱼岛村原所福带领5户渔民成立了荣成第一个渔业生产互助组。建国后,1952年成立初级渔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渔业合作社;1958年设立渔业经济区;1962年重组为渔业生产大队。1970年大鱼岛村宋立芬等18名女青年组成“三八妇女船” 出海作业,开辟了妇女参加捕捞作业的先河。是年2月,黄海造船厂成功地制造了135马力钢质渔船。1976国家投资908.6万元的石岛渔港主港建成。因地处烟威、石岛、连青石(连云港、青岛、石臼所)三大渔场中心,每年接待粤、台、浙、苏、沪、鲁、 冀、津、辽等省市和朝鲜、日本渔船1.5万余次,卸鱼量超过10万吨。
如今全区从事渔业生产劳动力达1.8万多人。拥有各类渔船3089艘、约42万马力,其中远洋作业船只77艘。拥有水产品加工厂374处,年加工能力约270万吨。拥有渔业冷库150多座,总容量6万多吨,水产品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2012年完成渔业收入约219亿元,水产品产量35.8万吨。
第二产业
境内私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尤以木工、铁业、刺绣、缝纫、纺织较为兴盛。1913年石岛建德顺东纺织厂,有织布机12台。1918年王永元创办震元铁厂,日产铁锅30口。各类工业产品经常向上海、大连、天津、东北和朝鲜等地输出。1932年成立了大明电灯公司,有45马力双缸柴油机和30千瓦直流发电机各一台。1949年境内手工业户由个体经营发展为合作社近10个,多为经营纺织、刺绣、鞋业、铁业等。石岛电灯公司以100马力柴油机带动60千瓦发电机供照明用电。 1954年石岛合众鞋业生产合作社建成皮革车间。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先后建起镇办船厂、大鱼岛船厂和大鱼岛绳网厂等企业。至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1500人,实现产值667万元,实现利税49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机械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 化工、 电子、建材、建筑等22个门类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如今全区拥有工业企业815家,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33家,职工总人数5.1万人。2012年实现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542.1亿元,销售收入527亿元,利润41.4亿元。工业用电量2.9亿度,占社会总用电量的44.5%。
石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造船基地,现有多家大型造船企业集团,均拥有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技术人员,可建造7000DWT以下的各类船舶,并能设计制造渔业机械、舾装件、铸锻件,其产品辐射到全国各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和印度洋等沿岸国家。石岛还有丰富的石材资源,石岛也因为其品种多样的石材而得名,尤其是石岛红享誉国内外。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内外资项目的承接力,石岛管理区管委会规划了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石岛工业园。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将石岛工业园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传统产业,使其成为产业链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外向型工业园区。根据石岛独特的区位优势,石岛工业园规划了韩国工业园、民营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三个相互支撑又各自独立的“园中园”。
第三产业
石岛商业贸易的繁盛始于清代。至清末民初,已形成行栈、渔行、土产、腌鱼、饭店、细杂货等20余个行业,商号达到200多户,从业人员1500多人。1978年以后,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不断落实,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
90年代以来,政府先后投资3亿多元, 建起港口滨海国际贸易区和北方水产品批发市场等。1992年在石岛湾畔建立28平方公里的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境内10余处名胜古迹进行了修葺,拉开了旅游业发展的序幕,并成立了由70人组成的石岛黄海旅行社。1993年在城区石岛港南侧成立占地0.34平方公里的石岛国际渔货贸易区。石岛北方渔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货交易市场。室内交易场所3.4万平方米,是具有国际水准并按照国际商业惯例运行的综合性商贸城,对海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出口等重要环节,执行国际标准的安全卫生质量体系和安全卫生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一个通达世界的国际化渔货交易市场。
2012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亿元;港口吞吐量1198.5万吨,集装箱达21.4万标准箱,出入境旅客30.4万人次。
民俗文化
石岛海文化底蕴深厚,以石岛大鼓为灵魂的渔民祭海、娘娘送灯等一系列海文化活动独具特色;石岛民间艺人成就突出,在书画、奇石、收藏、根雕、剪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有多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石岛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政界省部级以上和部队军级以上要员共计六十多人。
画村牧云庵,是远近闻名的渔民画村,家家户户墙壁上绘刻着巨幅壁画,如色彩绚丽的宫殿;扬帆远航的大展宏图,满仓而归的喜乐图等。村中专设一个常年开放的“美术展览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书法和剪纸等,它只是村民几十年创作的一个缩影。该村有80多幅作品参加了市、省级及全国的美术画展,有20作作品获奖,有20多幅年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术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剪纸在该村也有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美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当作一件高雅事。
花村车脚河,是名扬海内外的花村,其位于法华院东。这里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上覆盖着砂质黑土,山泉四季潺潺,十分适宜花卉栽培和生长,因此山上有数不尽的野生花卉。车脚河的养花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开始了有规模的庭院养花,经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花卉种植已成为村里主要经济支柱。该村花卉以杜鹃、茶花、云松为主,品种繁多,仅杜鹃、茶花就各达近百个品种。其自行培植的“桃红”杜鹃在全国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现已是山东省最大的杜鹃、茶花养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户户有花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该村现户平均养花在800株以上。
杜鹃花早春的石岛,漫山遍野都盛开着野生的杜鹃红花,远远望去,好象一片红色的海洋,所以石岛人又习惯称之为"映山红"。早在18世纪初,石岛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鹃的习惯。到20世纪20-30年代,石岛盆栽杜鹃就已经进入商业开发时期,或在商号里挂牌交易,或作为礼品馈赠宾朋好友。新中国成立后,石岛的杜鹃花栽培获得了较快发展,大量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并自成体系-石岛杜鹃。石岛杜鹃主要品种有毛叶子、石榴红、白杜鹃、五宝珠、富贵姬、玉翠锦、锦风、粉天惠,小桃红、西洋鹃等20多个。其中,西洋鹃是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入石岛并广为普及的。石岛人喜爱杜鹃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间,种草养花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时,石岛人仍然钟情于杜鹃花的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杜鹃品种,就是当年痴心的石岛人通过多种形式培育并保留下来的。当时,在民间留下了许多育花、护花、献花的佳话。曾经有多批石岛杜鹃"奉调入京",见证了那段岁月中发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石岛杜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杜鹃栽培,已成为石岛的一个特色产业。石岛173个自然村中,大规模栽培杜鹃的有68个,年生产石岛杜鹃900万盆以上,主要销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连、青岛、烟台等地。石岛杜鹃在花卉界闻名遐迩,多次获得展评大奖。其中,盆景杜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花卉盆景大奖赛中独占花魁;小桃红杜鹃在1998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
渔村大鱼岛村依山傍海,是我国最大的自然渔村,也是我国渔村风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顶,青石为墙,冬暖夏凉)及渔村部分旧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鱼岛人耕海牧鱼,艰苦奋斗,在全国响当当地树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开放以来,大鱼岛村居民文化福利设施健全完善,有“中华第一渔村”的美誉。
石岛大鼓石岛渔家大型锣鼓始创于明末清初,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原各村有一两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后宫庙会时演奏。过去的锣鼓十分深沉、舒缓,甚至有些苍凉,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对未来充满着悬念。1993年,石岛镇文化站壮大锣鼓队伍,并对大鼓的曲调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变单打为群打;二是去掉了每套的手锣、小钹等小件,增加了锣、钹各一的组件;三是根据时代精神,加强了水斗中欢乐气氛;四是改二钹指挥为一人总指挥,从而使锣鼓的音乐性进一步发展和完美,阵容更加宏大,气势更加壮观。它主要表现出石岛人民在同大自然、特别是与风浪斗争中坚韧不拔的斗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及敢打必胜的信念。如今,这里已培养出一支以石岛中学300多名渔家弟子为骨干的新一代“石岛渔家大型锣鼓队”,并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大型活动中一展风采。
石头楼石岛除了拥有极具民俗特色的海草房外,石头楼也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走在石岛街头,古朴庄重的石头楼时常跳入眼帘,矮的二层,高的四五层,在使用现代化建筑材料的楼房中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建造石头楼的石料就地取材,大多来自石岛山。这座山属槎山山系,著名的“石岛红”大理石就出自这里。“石岛”也是以这座山得名。
石岛最早的石头楼当属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的天后宫,由山西人王一德所建。260年过去,承载着风雨沧桑的天后宫,依然矗立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清朝中后期,随着石岛的开埠,石岛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一些富户的石头小楼也在众多的民房中拔地而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石岛石头楼建设的繁荣期,建造石头楼的大都是一些机关单位。由于当时石头价格便宜,从附近山上可以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富有特色。当年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加固型的小推车,一辆能推一千多斤,每天最少能推两趟,有时候能推三趟,体能付出很大。因为用材多,一些路途较远的村庄也有用牛车、马车将石头运到石岛。那时没有塔吊,建楼房全凭人工搬运。每块石头最少也是100多斤,工匠们就是凭着力气一层层将石块垒砌起来。当石块垒至约一人高时,就开始搭脚手架了。脚手架搭建成较缓的台阶型,每层脚手架上都有人。地面的人将石头端到第一层脚手架上,然后一层层地传递到最高层。一些分量重且体积大的石块人工无法搬动时,工匠们就支起滑轮。正是这种“燕雀衔泥”式的施工,使一座座石头楼拔地而起。
这种外观没有任何雕饰的石头楼,因为墙体厚重,楼内冬暖夏凉,很受人们喜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心砖广泛采用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建这种石头楼了。石岛共有石头楼近20栋,许多石头楼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然风采依旧。石岛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建筑物的保护力度,已对现存的石头楼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同时要求所有产权单位在修缮时一定要保护好石头楼的外观。
旅游资源
石岛名胜古迹众多。石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赤山法华院由韩国人张保皋建于唐代,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在此修行多年,是中、日、韩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1993年韩国崔珉子女士投资、前任总统金泳三题字的“张保皋纪念塔”,现已成为许多韩国及日本友人的朝圣之地。此外还有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凝聚石岛千百年来海文化的天后宫,有奇石峥嵘、云雾缭绕的天门潭,有万米银滩石岛湾海水浴场,有著名的画村牧云庵、渔村大鱼岛、花村车脚河等20多处人文自然景观及赤山山脉的“送将口”、“武将地”、“养马夼”等正在开发的40多景点。2012年接待中外游客14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9亿元。
赤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石岛管理区境内,方圆12.8平方公里,东面隔黄海与韩国遥遥相望,被誉为是“佛教圣地”、“森林公园”、“大明圣境”、“海岛民俗”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2002年,赤山集团接管经营景区以来,积极实施大投入、大开发战略,先后投资3.2亿元,本照以赤山法华院为主线,以海文化为依托,贯穿崇自然,浸文化的特色主题,把赤山景区打造成为空间序列清晰,功能完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国际一流景区和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天后宫天后宫位于石岛城区中心,面南而座,为三进庙堂式结构,布局严谨别致,造型古朴壮观。自1991年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山西洪桐县王一德,于乾隆十六年在此建天后宫,宫殿共分三进,为当时胶东一带较大的庙宇之一,据传当时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曾盛极一时,后被人弃之。为保护古迹,弘扬民族文化,1991年初,市政府投资50万元精心修复了天后宫后楼大殿、庙门、戏楼、厅院,现今,院内奇石名雕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石岛湾海水浴场石岛湾海水浴场,水清浪柔,沙细滩缓,潮迹线下150米以内,最深处不足1.6米,是一处老幼皆宜的优良天然海水浴场。海水中荡漾着船型图书馆和别具一格的石器园,蟹、贝、水母、海螺等海生动物造型的娱乐休闲场所、健身中心、冲浪室,还有特色浓郁的四合院茅草房,别具异国情调的海边别墅,根据专家设计方案建设海上活动中心,开辟海上飞机、海上滑水、水上摩托、沙滩排球、动力伞、垫气球等一些参与性强、挑战性高、娱乐性浓的海边文化活动,可以让旅游休疗者充分享受海边、洗海澡、听海潮的乐趣。
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位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它北依秀丽的朝阳山,南临碧波浩渺的黄海,村东是一片诱人的桃园,西南是石岛湾优良的海水浴场。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宜人。这里有山、有海、有滩;这里可游、可钓、可攀 ,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因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很相似,而得名。石岛桃园度假村以渔家民俗度假为主体。可登山望远,亦可下海怡情;晓可观海上日出,夜可啖鱼虾之美。
港口建设
早在隋唐时期,石岛便成为与日、韩交往的重要商埠,贸易、文化往来持续繁荣。清康熙年间(公元1644年)于石岛建商港、渔港。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两次提到石岛,将石岛与上海、广州并列为中国东方三大港口。
石岛以港闻名,以渔强镇,经济实力雄厚。地处黄海之滨,是南北海上交通要道。1988年12月5日石岛港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成为胶东半岛首批开放的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并批准设置海关、边防、商检、动植检、卫检、港监、口岸办检查检验机构。石岛港原为山东省省属港口,1993年下放为威海市属港口。港区面积12万平方米,码头全长1,550米,可停泊1,000~30,000吨级的客货轮。港池平均水深-9~-12米,拥有10,000~30,000吨级的泊位3个,大型门机吊7台,年吞吐能力200万吨,是船舶停靠和集疏运货物的理想港口。石岛新港属于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始建于1999年。2001年8月,石岛新港正式对外启用。至2006年4月30日已建成为一个集客滚、集装箱、散杂货冻品、成品油和船舶修理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石岛渔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是我国沿海六省两市重要的渔业产品集散地,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渔船前来卸鱼、补给,能够提供大量种类丰富的海产品。现代化的补给设施可迅速为靠泊船只提供水、冰、油等各种船用物资。
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石岛新港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石岛,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方。距离韩国仁川、平泽210海里,釜山428海里,距离日本门司、博多480海里,距离日本关东990海里,关西708海里,距离朝鲜南浦180海里,距离青岛128海里,距离丹东230海里,距离泉州892海里,距离广州1120海里,区域优势显著,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道。现已开通石岛—韩国仁川(华东明珠)客滚航线,每周三班;石岛—韩国群山(石岛号)客滚航线,每周三班;石岛—日本神户(燕京号)客滚航线,每周一班;石岛—韩国平泽、釜山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韩国釜山、光阳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日本关东(东京、横滨)、关西(神户、大阪)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日本博多、门司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朝鲜南浦航线每周各一班。开通了石岛—泉州、石岛—广州、石岛—厦门、上海内贸线;石岛-青岛外贸内支线等多条客滚入全集装箱班轮航线,使石岛及周边地区的货物能迅速运输到世界各地。石岛新港建立起联接世界各地的联运网络,为石岛地区对外开放搭建了一条黄金桥梁,快速促进了石岛地区与国际深度接轨,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港口常年有大批船舶在此靠泊,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与港口相邻的6家规模较大的修造船企业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了高品质的航修、坞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