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中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成立于1958年11月,1972年划归湖北省后改名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978年回归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2003年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 中文名称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外文名称
- The Wuhan Botanical Garde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地理位置
-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磨山
- 开放时间
- 8:00-17:30
- 景点级别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
- 40元/人
- 著名景点
- 花径广场
怡思源
猕猴桃专类园 - 隶属部门
- 中国科学院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湖北省武汉市
- 现任主任
- 张全发
历史沿革
1956年9月13日,武汉植物园筹委会成立,筹委会委员共14人,主任:章文才,副主任:万流一、孙祥钟,执行主任:刘文华。1956年10月30日,武汉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1098号文批准,同意武汉植物园收购磨山地区土地。1956年11月12日,武汉植物园筹委会接收东湖磨山植物园,植物园筹备处设东湖磨山。1958年1月,陈封怀教授由南京中山植物园来武汉植物园任主任。1958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12次常务会议批准,武汉植物园筹委会授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1963年7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63)中南科院字第029号文,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华南植物所武汉植物园。1972年7月1日,武汉值物园改名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归属于湖北省领导。1978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科发计字(78)0896号文,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回归中国科学院,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实行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属地师级单位。1978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科发计字(78)2021号文,再次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为武汉植物研究所附属机构。2002年11月,被授予“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10月16日,根据中国科学院科发人教字(2003)287号文,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05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被团中央中科院和全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青少年先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2005年10月31日,该园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定为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1月,武汉物园获批组建“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湿地生态恢复与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基地”。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之滨、磨山南麓,东经14°24′,北纬30°33′,海拔19~35m,整个园区占地面积为70公顷。气候情况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位于中国湖北省内,当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该植物园年平均温度:16.3℃,一月月平均温度:3.7℃,七月月平均温度:28.8℃,极端低温:-18.1℃(Jan.1977),极端高温:41.3℃(Jul.1934),年平均降雨量:1282mm。保存植物
据2016年3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信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作为中国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收集保育植物资源11726种,建成了世界上涵盖遗传资源最广的猕猴桃专类园、世界最大的了水生植物资源圃、中国华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遗传资源专类园、中国华中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植物资源专类园、中国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等16个特色专类园。旅游指南
主要景点
- 花径广场
- 猕猴桃专类园
- 水生植物专类园
- 药用植物专类园
- 竹园
- 兰花植物专类园
- 景观温室
- 岩石植物区
- 松柏园
- 观赏植物区
展览活动
- 每月花展
实用信息
- 门票价格
- 开放时间
- 交通路线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有在职职工275人。其中科技人员155人、植物园功能人员40人,管理人员30人,支撑人员13人,所办企业人员20人,科技副职人员2人,离岗人员13人,待岗及其他人员2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4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绍华、张全发、丁建清、王青锋、李伟、王瑛、王艇、韩月彭、傅金民、杨平仿、章焰生、产祝龙、王俊、刘峰、郭明全、吕世友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下设3个研究中心:资源植物研究中心,水生植物研究中心,流域生态研究中心,拥有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1个省级实验室、建有1个国家种质资源圃、1个省级成果转化中心和1个院级分中心、1个部级生态监测站、6个迁地保护基地、4个所级野外台站的网络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种质资源圃: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省级成果转化中心:湖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级分中心: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果蔬花卉分中心设施设备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公共实验平台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有在研项目275项(新增63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4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4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4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1项,承担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52项(新增12项)、青年基金44项(新增9项),专项基金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任务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项(新增4项),承担面上联合申请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4项(新增1项)。2014年,全园发表论文184篇。其中SCI160篇(104篇TOP30%,包括21篇TOP10%)、CSCD24篇、其他7篇,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申请发明专利13件。2013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有在研项目290项(新增111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5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3项(新增1项),承担农业部948项目2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9项(新增17项)、青年基金42项(新增7项),专项基金2项(新增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任务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3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增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2项。2013年度全园发表论文209篇。其中SCI165篇(105篇TOP30%,包括23篇TOP10%)、CSCD34篇、其他10篇,著作3部,译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申请发明专利15件。2012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有在研项目263项(新增79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4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持计划3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条件平台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3项,承担农业部948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50项(新增16项)、青年基金39项(新增1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任务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4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1项(新增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2项。2012年度全园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109篇(65篇TOP30%,包括17篇TOP10%)、CSCD35篇、其他16篇,著作2部。2012年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障”项目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四项成果进行了成果登记。“无栽培基质的混凝土植被生态护坡技术”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斑叶’吐烟花、‘云斑紫’鸢尾获湖北省林木良种证。该年度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申请发明专利权11件。猕猴桃‘金圆’申请了品种保护、‘芳可神’获商标注册证。学术期刊
《植物科学学报》(原名《武汉植物学研究》)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创新性、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等。该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CBA)、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等二十多种国内外检索期刊、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收录。该刊曾相继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奖。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3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学、生态学学术型硕士培养点: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教学建设
201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有在读研究生171人,其中硕士生105人(含留学生23人),博士生66人(含留学生3人)、在站博士后6人。2013,该园有在读研究生163人,其中硕士生94人(含留学生11人),博士生69人(含留学生1人)、在站博士后8人(含发展中国家博士后1人)。2012年,该园有在读研究生154人,其中硕士生94人,博士生60人、在站博士后6人。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园徽是通过集体构思,于2003年正式公布使用的。1、水杉是中国特有孑遗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原产地在华中地区。武汉植物园园徽以水杉的树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寓意为该园以华中地区植物为研究主体。树型着浅绿、绿、黄三种颜色,主要有二层含义:(1)从物种的角度来说,寓意华中地区物种资源丰富;(2)从植被的角度来说,植被季相变化多,寓意华中地区植被类型多。2、树型浅绿部分抽象表现为英文大写字母“W”、绿色部分为英文大写字母“B”、黄色部分为英文大写字母“G”,三个英文大写字母组合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英文缩写。在树型下方,为由3个“C”型组成的白色水印,周围为绿色包围,主要有三层寓意:(1)体现了地处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武汉植物园在水生、湿地植物和流域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特色,通过研究,要让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山青水秀”。(2)水印中3个英文字母“C”型,均为英文单词“center”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该园以“植物资源收集与保护、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科学知识传播和普及”三大功能为中心,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经济规模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文化活动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会在园职工和研究生之间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比如有踏青游、科学家沙龙、迎春活动、羽毛球比赛等。2015年11月18日下午,武汉植物园第八届羽毛球团体赛在东湖阳光羽毛球馆落下帷幕,该园全园职工和研究生中共有40余人参加了比赛。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园主任:张全发党委书记、园副主任:罗志强园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建清园副主任:王青锋园副主任:刘宏涛历任领导
- 历届园(所)领导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委会(1956.9.13-1958.11)主任委员:章文才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1958.1-1962.12)主任:陈封怀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1963.1-1969.9)副主任:李春祥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革委会(1969.9-1972.7)副主任:王绍志、蔡德炳
- 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972.7-1978.11)副所长:李春祥、邢玉德(1973.9-1978.11)、冉宗植(1977.12-1978.11)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78.12-1984.4)所长:孙祥钟(1980.1-1984.4)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84.4-1988.4)所长:胡鸿钧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88.5-1992.9)所长:郑重(1988.5-1990.12),副所长:侯嵩生(其中1990.12主持全所工作)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92.9-1997.7)所长:胡鸿钧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97.7-2001.10)所长:黄宏文(其中1997.7-2000.3任常务副所长)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2001.10-2005.10)所长:黄宏文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05.10-2009.9)主任:黄宏文(2005.10-2007.11),常务副主任:李绍华(主持工作)(2007.11-2009.9)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09.9-2014.10)主任:李绍华,副主任:罗志强(兼)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4.10-)副主任:罗志强(主持工作)
- 历届园(所)党委(党支部)领导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党支部(1956.9-1958.1)书记:刘文华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党支部(1958.1-1970.7)书记:李春祥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党支部(1970.7-1972.9)书记:王绍志
- 中共湖北省植物研究所第一届委员会(1972.9-1984.4)书记:尤复三(其中1978年11月回归中国科学院但是党委机构未变动)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第二届委员会(1984.4-1988.4)书记:刘云魁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第三届委员会(1988.4-1992.9)书记:冉宗植副书记:林克杰(主持党委工作)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第四届委员会(1992.9-1997.7)书记:林克杰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第五届委员会(1997.7-2001.10)书记:林克杰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第六届委员会(2001.10-2005.10)书记:林克杰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第七届委员会(2005.10-2009.11)书记:罗志强(2009.9-2009.11),副书记:龚俊杰(2005.10-2009.11,其中2005.10-2009.9主持党委工作)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第八届委员会(2009.12-2014.11)书记:罗志强
- 中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第九届委员会(2014.11-)书记: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