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岩摩崖造像

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头光,结跌跏坐于莲台上,身着僧衣,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从整体造型看,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立于佛的两侧,头部残,但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神态端庄。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部分的天龙八部为浮雕,形象丰满,刀法流畅。
西龛,圆拱形,高2.2米,宽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主像为观音菩萨,座高0.95米,两边童子各一躯,观音像面部略带微笑。龛的两侧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均为高浮雕。众菩萨脸形半圆,眉眼平直,长发在头上挽成半高髻,身着半臂服饰,内着短襦,其姿态或以双手抱膝而坐,或以双手托腮,或以双手合什,或作沉思状。龛门为莲瓣形,龛楣和龛额上刻卷草,龛额上还有浮雕七尊佛。龛门外右肩上有座唐太宗贞观八年(635年)由邓元觉撰文,杨子尚刻字的造像碑记。
北龛,高2.15米,宽2.3米,进深1.6米,有造像19尊,其造型结构与东龛基本相同,主佛释迦牟尼座像高0.9米。台座呈莲花形,高0.85米,有青狮白象支撑。佛头顶作波纹形髻,面部丰满。肃穆中微露笑意。身着通肩式僧衣,线条紧贴肌体。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弯下的眉毛,明澈而显凸的眼睛近于人情。头戴宝冠,顶梳高髻,身着僧衣,露出丰满的肌体,胸前扎饰璎珞等雕刻十分精致。西侧金刚力士裸上身而肌肉隆起,狮鼻大口。此龛右上侧有“唐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八日刻”题记。北面现存“释迦牟尼”等字。
南面无龛,但在长3.7米,宽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1000个(20排,每排50个),由于风化严重,只能看出大体轮廓。
摘自《梓潼县志》
千佛岩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福泉 1葛镜桥
- 荔波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 荔波 3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 都匀 4平塘风景区
- 惠水 5好花红乡
- 三都水族自治 6水族古文字碑林
- 三都水族自治 7怎雷水寨
- 瓮安 8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 三都水族自治 9板告民族文化村
- 惠水 10东山生态园
- 惠水 11波云湖
- 都匀 12都匀榔木水寨
- 三都水族自治 13姑鲁产蛋崖
- 惠水 14九龙寺
- 惠水 15羡塘世外桃源
- 三都水族自治 16中和瀑布
- 龙里 17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都水族自治 18水书摩崖
- 惠水 19摆榜梯田
- 三都水族自治 20石板寨抗日旧址
- 三都水族自治 21都江镇万人坟
- 惠水 22“金蟾礼斗”观光台
- 三都水族自治 23巴茅
- 三都水族自治 24三都柳江
- 三都水族自治 25雪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