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城遗址

雒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是汉代雒城遗存,始建于东汉,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1982年以来,四川省及市文物局进行选点发掘,出土雒城和雒官城墼的篆书体铭文砖、城墙砖、绳纹筒瓦、云纹瓦当、陶豆及东汉五铢钱等文物。1991年4月,雒城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雒城遗址
- 批准单位
- 国务院
- 总面积
- 1.7平方公里
- 长
- 70米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广汉市雒城镇东南
- 所属国家
- 中国
- 宽
- 2.5~8.9米
- 高
- 0.3~1.4米
- 保护批次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时间
- 2013年
- 编 号
- 7-0406-1-406
- 所属时代
- 汉
历史沿革
雒城始建于东汉,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间),益州牧刘焉自绵竹移雒城县城,筑阙门。”《三国志·庞统传》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蒙古军入蜀,战乱中城垣遭受严重破坏。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原州城基址上建城垣。明末城池又毁。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再次修筑,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增修炮台。自1982年以来,省市文物部门配合基本建设先后进行过选点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的汉代篆书体铭文砖、城墙砖,这一发现对研究古雒城的历史沿革和城垣建设都具有重要的考古都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文物遗存
文化层厚1米左右,发现有绳纹筒瓦、云纹瓦当、花边砖、陶罐、五铢钱等器物。己发掘城墙两段,共长70米,宽2.5~8.9米,高0.3~1.4米。城墙用夯土筑成,内侧、外侧均包砌城砖。此处应是汉代广汉郡治“雒城”所在地。在雒城镇东南角城墙废墟上发现有篆隶“雒城”、“雒官城墼”铭文砖砌筑的墙基。此后又多次发现城墙墙基、铭文砖,以及大量的绳纹筒瓦、云纹瓦当、陶豆及东汉五铢钱等。遗址范围东至外东顺城路(今苏州路、杭州路),南至房湖公园南边城墙(今九江路),西抵滨西路北邻鸭子河南岸。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遗址保护
1991年4月,古雒城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兰县 1太平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 宜兰县 2龟山岛
- 宜兰县 3大里天公庙
- 宜兰县 4东北角海岸国家风景区
- 宜兰县 5太平山森林游乐区
- 宜兰县 6栖兰山林场
- 宜兰县 7明池国家森林游乐区
- 宜兰县 8南方澳渔港
- 宜兰县 9明池森林游乐区
- 宜兰县 10栖兰国家森林游乐区
- 宜兰县 11罗东夜市
- 宜兰县 12苏澳冷泉
- 宜兰县 13北关海潮公园
- 宜兰县 14草岭古道
- 宜兰县 15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 宜兰县 16武荖坑风景区
- 宜兰县 17大溪渔港
- 宜兰县 18吴沙故居
- 宜兰县 19冬山河亲水公园
- 宜兰县 20豆腐岬
- 宜兰县 21翠峰湖
- 宜兰县 22礁溪温泉
- 宜兰县 23东北角暨宜兰海岸风景区
- 宜兰县 24大溪蜜月湾
- 宜兰县 25五峰旗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