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园
煦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内,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复园)相对称,现与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南京总统府连为一体,煦园是晚清江南园林保存较好的一处,也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作。1982年2月,煦园在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煦园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花园,后作为清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被辟为天王府的一部分,经过历代修葺,终誉为“四朝胜迹”。煦园以小著称,面积仅有1.4公顷,虚实相映,层次分明,园以水为主,水体南北走向,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一半多。东阁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景致自然和谐。水池平面似一个长颈花瓶,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花木扶疏,秀丽雅静。
- 中文名称
- 煦园
- 地理位置
-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内
- 开放时间
- 8:30-17:30
- 景点级别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
- 30元
- 著名景点
- 鸳鸯亭、桐音馆、不系舟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南京市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招抚劲敌陈友谅旧部,在此为陈友谅之子陈理建造了汉王府。其后,明成祖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辟原汉王府东半部为“新汉王府”。此园为府第西园,并以朱高煦名中的“煦”字取其名谓“煦园”。清于此设两江总督衙门,东侧为江宁织造署,煦园成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684~1702),六次南巡,其中五次住江宁织造署。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成为天王府御花园。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故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战火所毁,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曾国藩予以重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煦园暖阁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因此,煦园被誉为“四朝胜迹”。园林布局
煦园内花木修竹参差,亭台楼榭林立,假山奇石散落,清水碧潭相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全园以太平湖为中心,占地面积4.13公顷,其中水面0.174公顷。煦园以小见大,以水景取胜,水体南北走向,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一半多,池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在水域四周有东阁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景致自然和谐,堪称园林中的经典之作。水池平面似一个长颈花瓶,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主要景物有太平湖、石舫(不系舟)、漪澜阁、忘飞阁、鸳鸯亭、花厅、桐音馆、夕佳楼、东水榭、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中山卧室、暖阁遗址、印心石屋、诗碑等。各胜迹处花木扶疏,秀丽雅静。主要景点
煦园中有一艘用青石砌成、长14.5米的仿木石舫,现已成为煦园的标志,清乾隆曾题为“不系舟”,一语双关,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舫身两侧镶嵌有雕刻着许多彩色图案的青砖雕花栏板,十分精细。据说,洪秀全死后,为了尸体不被人发现,就埋在不系舟下面,但曾国荃攻下南京后,还是把尸体挖出示众,上演了一幕人间惨剧。煦园有一座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假山,为南假山,山中有一“六角亭”形似两亭重叠而成,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方胜连环,浑然一体,形影相随,须臾不可分离,因此又名“鸳鸯亭”。桐音馆是院中最大的建筑,以桐木建成,曾是曾国藩的花厅,门前屋后有大梧桐数株,雨打梧桐,声趣雅然,桐音馆后有北假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宛若迷宫,出洞后,旁有道光皇帝御笔所书的“印心石室”石碑。建筑特点
全园面积仅有1.4公顷,建筑精巧,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古典园林,也是金陵名园之一。 园内有夕佳楼、不系舟、忘飞阁、鸳鸯亭等景点。 煦园以水为主。水体南北走向,平面如长型花瓶。在造园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故用舫、阁把水池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有分有聚,虽分实聚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舫北阁遥相呼应,东榭西楼隔岸相望,花间隐榭,水际安亭,为水体最精彩的部分。煦园小巧玲珑,以水为主,置石航于南,阁于北,使水景一分为7,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使人感到大中有小,小中见大,虚实相映,层次分明。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线、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园林风格
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园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还巧用画舫、楼阁将水面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讲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 煦园的亭台楼阁也布置得十分巧妙。“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左右有小桥可波,南面有石舫相对。山上这座金字亭,称为六角亭。这座飞檐翘角的亭子为双顶,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浑然一体,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型别致,形影相依,因而称之为“鸳鸯亭”。右边平台上的那座建筑,是桐音馆,是煦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都用桐木。桐音馆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的意思。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澍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字,用来勉励后人。西花园东廊上还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这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来的。俞樾,字曲园,是清末著名学者。在诗碑中俞樾告诉我们,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实为“江春”,是后人误传为“江枫”。当然,俞樾在这里无非只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并非强调要把“江枫”改为“江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俞樾的严谨治学态度。瓶形水池
瓶形的水池是人工开凿的,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一半多。池水清澈,水池四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显得非常古雅。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据说这座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自己享乐,在清代乾隆十一年建造的。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乾隆皇帝题写“不系舟”3个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琉璃瓦,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上面雕刻着牡丹、万年青、卷草、猴、鹿、蝙蝠等彩色图案,雕饰极其粗犷、优美,富有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柱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狮子额上的字,它的形状与“王”字非常相似。其实它是天王两字的合写,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所宣传的就是“王乃天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中,凡狮、虎、龙的额上都刻有“天王”合写字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池右畔的那座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亭子,名叫“忘飞亭”。檐角有一枝梅花,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悦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旅游信息
公交:29、44、65、95、201线、202线地铁:南京地铁2号线、南京地铁3号线 大行宫站开放时间:8:30-17:30地理位置
- 高淳 1游子山
- 秦淮区 2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栖霞区 3燕子矶
- 鼓楼区 4南京拉贝故居
- 浦口区 5求雨山文化园
- 浦口区 6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玄武区 7藏经阁
- 浦口区 8双井
- 鼓楼区 9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10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栖霞区 11张家库陵墓石刻
- 栖霞区 12南京燕子矶
- 溧水 13古蒲塘桥
- 浦口区 14六角井
- 栖霞区 15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 溧水 16绿岛农庄
- 浦口区 17吴武状公祠门楼
- 栖霞区 18仙鹤观六朝墓地
- 浦口区 19曹王城子古文化遗址
- 江宁区 20阳山碑材
- 秦淮区 21七桥瓮
- 建邺区 2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雨花台区 23浮泥国王墓
- 浦口区 24陶庄乌龟墩遗址
- 玄武区 25廖仲凯、何香凝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