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广宗寺(南寺)

广宗寺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由班自尔扎布台吉之子阿旺多尔济遵照师父—六世0-遗愿所建。寺内共有大小庙宇15座,共2000多间。庙与庙之间则配以吉萨(仓库)僧房。伙房内安有1吨多重的青铜铸锅,可容纳4吨多水。庙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六世0遗体供奉在庙里,尊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顶格根。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罗卜桑多尔济上报清廷理藩院,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藏语名噶旦丹吉林),从而取代阿大希迈德里庙的原名。清道光年间进行了扩建,并把阿拉善第六代王爷囊多布苏隆的灵柩供奉在寺内。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该寺在兵乱中被烧毁,光绪年间修复。现有庙宇、僧房70多间,并举行庙会。
广宗寺依山而建,高低参差错落,四面环山,松柏长青,溪流如带,风景十分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十六罗汉被迎请至汉地时,在此过夏安居而被记载於有关经书中,五世0的《十六罗汉礼供》,六世0的《阿拉善神祈供》以及章嘉国师若必多杰为广宗寺(南寺)所写的寺规《三学昌盛之日光》中都记载当时活动的情景。
南寺第二代葛根(-)图布丹嘉木苏在他《瞻卯山熏香祭》的前言中更是具体地写到“早在有法术的和尚将十六罗汉尊者迎请至汉地时,在贺兰山做过夏安居和在此地由居士达磨做施主的历史载於五世大宝所作的罗汉礼供圆满中。班禅一切知曾亲口作预言,那时罗汉作夏安居之地是现在的噶丹旦吉林的所在地,并明示达磨居士也是诞生於此寺沟内。据老人们说在特布克山顶有罗汉足迹,果然於今清晰可见。”据《六世班禅传》中记载,图布丹嘉木苏(即温都尔葛根)於一七六九年谒见过班禅巴丹益布,并授过-传录。上述引用的话,很可能是两人交谈时班禅所讲。这是南寺作为圣地而名扬佛教界的一个原因。
清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年)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授给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此匾的落款为“大清乾隆几次闰八月十六日”,从此南寺有了这个正式名称。南寺一七六○年以前的名字叫“潘代加木草林”。
贺兰山广宗寺(南寺)为AAAA级景点
- 乌拉特前旗 1沃野镇故城
- 磴口 2阴山岩画
- 乌拉特中旗 3新忽热古城址
- 临河区 4朔方郡故城
- 乌拉特前旗 5巴彦淖尔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
- 乌拉特后旗 6五彩仙境玛瑙湖
- 乌拉特后旗 7阴山山脉西段
- 乌拉特后旗 8呼吉乐广场公园
- 杭锦后旗 9走西口-中国民俗第一村
- 杭锦后旗 10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 乌拉特后旗 11乌拉特后旗地下靶场
- 乌拉特后旗 12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 杭锦后旗 13二道桥胡杨
- 杭锦后旗 14河套大院
- 乌拉特后旗 15沙顶湖
- 乌拉特后旗 16大坝口岩画
- 乌拉特后旗 17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
- 杭锦后旗 18科技文化会展中心
- 杭锦后旗 19奋斗中学
- 乌拉特前旗 20乌梁素海
- 乌拉特后旗 21达拉盖度假村
- 杭锦后旗 22康尔徕生态园
- 乌拉特后旗 23宝音图风蚀景观
- 乌拉特后旗 24石门天然石景园
- 杭锦后旗 25头道桥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