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城

西港城位于中区德辅道中及干诺道西之间,是一座历史悠久、外型古扑的特色商场。西港城前身是旧上环街市的北座大楼。上环街市的设计揉杂哥德及巴洛克式的,而建筑风格则采用了爱德华式的风格,大楼以红砖砌成,以花岗石作地基,底层入口有大型圆拱门。
- 中文名
- 西港城
- 位 于
- 中区德辅道中及干诺道西之间
- 前 身
- 旧上环街市北座大楼
- 建筑风格
- 爱德华式的风格
基本介绍
西港城的前身是旧上环街市北座大楼,大楼建于1906年,采用英国爱德华式建筑风格,以红砖砌成,花岗石作地基,底层入口有大型圆拱,具有历史价值。大楼最初是船政署总部旧址,后来才改建为街市。1983年上半年,街市南座因兴建地下铁路港岛线第二期建筑工程而迁出,原址兴建上环市政大厦。街市北座而1989年1月起空置。在1990年,它被港英政府的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991年,由土地发展公司(今市区重建局)把大楼进行全面修葺,并改建成具有香港文化特色的传统行业及工艺品中心。在2003年由市区重建局再进行活化工程,增添主题餐厅及几家特色商店。场内部分商铺原为附近一带的老字号,当中包括古玩与特色手工艺品店等。2楼的布匹专卖店,皆从已迁拆的花布街(中环中心现址)搬迁至西港城。西港城原本有上下2层,在修葺后加建了2层,成为共4层的建筑,顶层开设了怀旧舞酒楼。而旧上环街市南座大楼则于1981年拆卸,重建为上环市政大厦,即现时的上环街市。交通情况
香港电车上环总站,在北座的东边。另可乘达新巴18、905,港铁亦可到达。建筑特色
西港城的结构属英国爱德华式建筑风格。此种建筑风格于1901至1918年期间在英国非常风行。大楼外型古朴,对称轴线设计,空间宽敞实用,以红砖及花岗石砌成。主要结构,利用石块色彩及纹理制造多色效果,而角楼外墙附有带状砖饰。面向摩利臣街的一楼建有拱廊,正门上亦立有大型圆拱,配合拱型大窗台及典雅的百叶窗廉,设计雅致。铸铁大柱的结构、屋顶的钢梁架及花岗石梯阶,突显当时超卓的建筑技巧。适应香港气候及配合建筑物料的供应,建筑物的斜屋顶以中国式卷状瓦片铺设,表现香港早期西式建筑物所揉合的东方色彩。大楼原本只有两层,每层面积约1,120平方米。前土发公司利用其高楼底,以独立装嵌方式在两层之间增建一层,并打通一楼天花,除可扩充内部可运用的空间外,亦避免影响大楼原有设计及结构。-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义县 5万佛堂石窟
- 凌海 6大笔架山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崇兴寺双塔
- 北镇 9北镇庙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凌海 14翠岩山寺
- 凌河区 15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6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北镇 17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北镇 19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凌海 20锦州笔架山
- 北镇 21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北镇 22医巫闾山
- 古塔区 23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义县 25老爷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