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庙
白龟庙,始建于汉代,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其寨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200米,四面各建有城门,双道护城河。白龟庙庙门向南,门前有玉带河,桥头立有“蓍台”石坊。向北正中,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伏羲大殿,后有三皇阁,阁西有垂花门通蓍草园,园中有先天八卦亭一座。羲皇城历代多次遭受破坏,现存庙内部分古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重修,1985年,上蔡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修缮,2004年,由当地居民引资重修了白圭庙,改名为伏羲祠。祠内现有伏羲殿三间,伏羲大殿前蓍草园一圃,龙王殿三间,禅房九间,东厢房三间,西侧有伏羲画卦亭一座。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创中华民族文明之始。画卦亭建于高2米的八角形砖台之上,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青石圆柱,分立于八角砖砌台基上。亭檐下刻有“乾、坤、震、艮、巽、离、坎、兑”八字,象征八卦。亭门南开,两侧有青石条框上刻有楹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亭旁刻有东汉蔡邕题写的“伏羲画卦碑”一通。遗存至今的蓍草,历数千年盛而不衰。民间传说蓍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盖尸防腐,医治沉疴杂疾。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把蓍草列为药中上品,世称祥瑞神草。
白圭庙庙会起源于明代,是豫南当数首屈的一大古庙会。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5日的庙会期间,戏演连场,昼夜不息。各类货行划市成街,连绵数里。四邻诸省的商贾云集于此,入庙祭拜的香客如潮,上会人数逾十万之众。历年的每月初一、十五日,均有善男信女群集朝圣拜祖,连年不辍。2008年,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圭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哈密鸣沙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巴里坤古城景区
- 哈密 3亚尔丹
- 哈密 4天山风景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5巴里坤湖
- 哈密 6寒气沟
- 伊吾 7红石头
- 伊吾 8伊吾胡杨林
- 伊吾 9伊吾烈士陵园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0丝路烽燧
- 伊吾 11伊吾伊水园景区
- 伊吾 12军功马
- 伊吾 13乃楞格尔草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4地藏寺、仙姑庙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5烽燧
- 伊吾 16一字沟、二字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7汉满两城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8怪石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9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0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1巴里坤古民宅
- 伊吾 22伊吾苇子峡野杏林
- 伊吾 23伊吾焕彩湖
- 伊吾 24胜利峰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5巴里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