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大寺,藏语称“刚察贡钦嘎丹却佩郎”意为“刚察大寺具喜宏德洲”,原属刚察地区最大的寺院,也是青海省刚察地区宗教活动中心,为化隆支扎寺所属格鲁派寺院,初建于1915年。
- 中文名
- 刚察大寺
- 藏 语
- 刚察贡钦嘎丹却佩郎
- 地 区
- 刚察地区
- 时 间
- 1915年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沙柳河乡正北25公里处,即伊克乌兰河与乌尼河交汇处北去3公里的欧尔乃地方。该寺始建于1915年,为化隆支扎寺所属格鲁派寺院。
文化特征
现寺主为第五世色拉嵌巴·俄昂松热尖措。寺院位于刚察县城正北25公里处的沙柳河镇恩乃村,德旦冷宝山与德钦文桑山之间,伊克乌兰河与恩乃水汇合处。寺院依山而建,庭院楼阁,高低错落,碧瓦宫墙,挑角飞檐,为刚察一大景观。佛堂建筑金碧辉煌,佛殿内珍藏颇多,雕塑、壁画、绒绣具全。大经堂殿脊图腾辉煌,空伞玲珑,双鹿欲奔。殿宇内雕梁画栋,殿柱绣裹,经垫横铺,壁龛中数百尊佛像定居其中,香烟缭绕,佛灯长明,使人突增超凡脱俗之感。
相关传说
据说,在此之前,西藏色拉寺的一位活佛云游到此,应当地千户和牧民群众之请,勘定寺址,并答应回去后即派高僧前来主持建寺活动。后来,该活佛到化隆支扎寺,发现一位年轻的日朝巴僧人很有学识,便派他到刚察负责修寺和开展宗教活动。这位日朝巴僧人到刚察后,在刚察千户和众人的支持下,首先建立了一座帐房寺院、由刚察千户拉麻拉夫旦任寺主。他自己前往西藏色拉寺深造,学成后返回刚察帐房寺,后于1925年将帐房寺改建为土房寺院,命名为 “刚察大寺具喜宏法洲”。主持建寺活动的日朝巴僧人后来获得转世资格,人称“色拉钦巴活佛”,简称“钦巴佛”,其二、三世皆幼亡,第四世亦病故于1956年。该寺在1958年有大小经堂1座,僧舍97院,共有房屋910多间,寺僧217人(其中干巴13人,僧官1人),由刚察千户华宝藏继任寺主。据刚察县委统战部1958年统计资料,当时该寺经济实力雄厚,属于活属于活佛拉让所有的财产有马20匹,骡1头,羊750只;属于经堂即众僧公有的财产有牛300头,羊2200只,白洋6000元;属于僧人私有的财产共有马196匹,牛1278头,羊4540只。1958年后,财产没收,建筑拆毁。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一度开放,新建经堂1座9间,僧舍50间,寺僧16人。1967年再次关闭,拆毁经堂。1981年经海北州委批准,,寺院又重新开放,初用一顶花边白布帐房做临时经堂。近年来重建大经堂1座,佛堂 1座,僧舍30间。现有寺僧35人,并有马3匹,牛12头,羊 120多只。本寺无活佛,由尕藏达杰活佛(州政协,驻会委员、省佛协理事)兼任寺管会主任。
历史变迁
清同治五年(1866年),刚察群众遵照已故老千户喇嘛拉布旦的遗嘱,经过卜择,在那仁沟地建起一座蒙古包经堂,四顶牛毛帐房规模的帐房寺院,入寺僧侣8名。据说当时“俄博”高垒,经幡高悬,海螺声声,鼓声阵阵,入寺点灯、磕头顶礼者络绎不绝。 清宣统二年(1901年),因久旱不雨,畜疫流行,人心惶恐,经世袭千户角巴卜算和活佛的判断,认为原寺址并非吉祥圣地,要另择净土,才能消灾去难。经过反复卜选,最后迁至伊克乌兰河畔西山角下,这时有牛毛帐房8顶,入寺僧人16名。
民国四年(1915年),继任千户聂布旦昂杰遵照已故千户遗愿和为刚察族修建一宗教活动中心的寺院,赴化隆支扎寺拜见夏玛巴活佛,经活佛推荐,将曾在西藏色拉寺深造的“日朝巴”苦行僧请来刚察建寺,并广泛发动群众向寺院奉献布施,兴建永久性寺院。“日朝巴”色拉钦巴为牧民诵经、占卜,深受群众信赖,声望日渐增高,后被信教群众推崇为刚察大寺第一世活佛,法名色拉钦巴,已继任五世。后来重新卜定,在德日旦冷宝山前建土房寺。从1915年开始兴建,至1958年,陆续建起1630平方米的大经堂一座,殿宇56间,楼房56间,僧院99处,僧人禅房776间。寺院前后左右还建起了“贤康”(弥勒佛殿)6间,“赞康”(地祗庙宇)4间,“斗格日康”(白伞圣母殿)2间,“达热康”(救度圣母殿)5间,“吉哇”和伙房等6间。寺院依山傍水,建筑雄伟,结构精巧,布局合理,极为壮观。刚察大寺之所以兴旺,除了藏族群众有着比较深厚的民族宗教意识外,还有着其他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政治背景。刚察历代千户均有子嗣入佛门,千户虔信佛教,致力于寺院维护和发展。首任千户喇嘛拉布旦,曾在青海贵德县尼尔贡巴寺削发为僧。相传他在当完德(学僧)时,一天清早牵马去饮水,走至河边,听见几个女人正在议论刚察族13个部落头人惨遭杀害。为了部落的兴旺强盛,他还俗任部落千户,但他对佛教的信仰依然虔诚如故。二任千户角巴,也笃信佛教,不论政事或其它大小事务,均依活佛卜算而定。三任千户吉合加。四任千户聂布旦,对寺院的布施和兴建更为虔诚,普察众情,乐善好施,是全力兴建大寺的首要人士之一。五任千户华宝藏,更是佛门忠实弟子,曾入贵德尼尔贡寺当完德,学佛经多年后还俗,24岁时袭任千户。他聪明善辩,被四川甘孜德格佐钦寺活佛认定为喇嘛拉布旦的转世灵童,群众称他为“刚察红宝苟洛”,即千户兼活佛之意。不论行政或日常事务,均以活佛卜算旨意而定,极力维护宗教寺院的利益,关心寺院的巩固和发展,全力支持刚察境内寺院的一切宗教活动,对各寺院均一视同仁。因而各寺院之间能相互团结而相安无事。1958年后,经堂和禅房被拆毁。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寺院一度开放,新建经堂一座9间,僧舍50间,寺僧16人。1967年再次关闭,经堂拆毁。1981年4月5日,大寺重新开放,初用一顶花边白布帐房做临时经堂。群众积极布施,于1982年在旧经堂遗址重建寺院,占地528平方米,新建的大经堂比原来殿堂更为华丽堂皇,上下共50间,并建弥勒殿、白伞盖佛母殿、度母殿、护法神殿、“吉哇”等分布在大经堂周围。寺院的东西则还建有三座洁白秀丽的舍利灵塔。大经堂殿脊法轮辉煌,宝伞玲珑,双鹿欲奔。殿宇内雕梁画栋,殿柱绣裹,经垫横铺,壁墙中数百尊佛像安放其中,香烟缭绕,佛灯长明。佛殿内壁画30余幅,塑像20余尊。正中供奉塑像“多目巴”,左侧塑“德钦智化”、右侧塑“吉牙巴”像。两侧格架千佛并列。最上面是宗喀巴大师像,下面是班禅额尔德尼遗像。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十五日祈愿法会,三月十七日晒佛会和四月十五日守斋戒会等。刚察大寺有演绎藏戏的传统,每年3月17日,演绎藏戏《米拉日巴》,当地群众将此日当作节日对待。
藏戏米拉日巴。米拉日巴(1040—1123年)即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北宋徽宗宣和五年)俗名米拉日巴·特巴尕,法名协贝多吉,一般人称为得道者米拉日巴。生于后藏贡塘地方(今后藏吉隆县北部,靠近阿里)。其父米拉·喜饶坚参以经商为业,兼及农耕,家境富有。在他七岁时,其父去世,家产被伯父、姑母所夺。米拉与母亲、妹妹被赶出家门,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过着贫穷、受人欺凌的生活。后来,他以咒术报了霸占家产之仇而生了忏悔之心。于1078年去山南拜当时有名的佛教大译师玛尔巴·却吉洛哲为师,为玛尔巴建房盖楼,勤服劳役,受尽苦难。历经六、七年始学得佛法要旨,乃潜入深山野林苦修,过着及其艰苦的非人生活。得成就后,便收徒传法,成为噶举教派的祖始之一。米拉日巴虔信佛法,反对空谈,主张苦修,是一个彻底的出世主义者。他与其得意弟子热琼巴·道吉扎巴(1083年—1161年)和塔保拉杰·索南仁欠(1079—1153年)形成了噶举派中的修行派。
米拉日巴生活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的四分五裂、地方势力各自争雄征战而民不聊生、惨遭涂炭的时代。当时,佛教的各教派兴起,各派僧徒竞相宣传佛教教义和本派的主张。米拉日巴自幼喜爱唱歌,大家都喜欢听他唱歌。晚年成了名僧以后,创作了许多正道性的诗歌,向众弟子及信徒们宣传佛法。这些诗歌,经后世的门徒搜集记录、整理编撰成诗歌集,称为《米拉日巴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