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峰山
镇原县西南30公里处的中原乡原峰行政村南,有一座浑圆陡峭、奇特秀逸的山峰,古称陇山。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山森林起火,水源干涸,蛇蝎肆虐,民遭其害。一天,突然天空出现一只金凤,旋落地面,立刻大雨倾注,火焰熄灭,蛇蝎敛迹。雨后不见金凤,耸立起一座酷似金凤的山峰。凤嘴、凤颈、凤翅、凤尾,极为传神。同时,西北沟涧泉水喷涌而出,清凉甘甜,明澈见底,人称凤水。不久,山上长出茂密的松柏,奇异的花草,走兽奔跑,众鸟栖息。故村人乡老谓之旋凤山。今称原峰山。
原峰山座落在五指原——食指的原峰塬腹地,北襟塬面,南望泾河,藏卧沟涧,山环水抱,突兀耸立,独秀一峰,极有神韵。后来,人们看到山形奇特秀逸,就在山上建起庙宇,曰原峰观。此观庙宇繁多,建筑宏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疏密适中,工艺精美,旗杆直竖中门,铁狮左右对称,玉皇楼阁高耸无量洞之顶,山门洞楼与高台戏楼相对。西有八仙崖、白鹤洞,开掘在刀削斧砍的悬崖峭壁上,穿过隧洞,顺级而下,即到罗汉洞、八仙庵。洞内壁画精美,塑像传神,两股清泉,顺沟绕山而过。东为僧房院,南为灵官殿。庙宇洞窟多达59间(只)。下至山基,两水交汇处为凤咀,与对面的太阳峁、月亮峁遥相对应。据说太阳峁、月亮峁,原与对面山梁连为一体,将沟水聚为深潭,围绕凤咀,呈山环水抱之势。后来潭堤塌陷,潭水干涸,仅留一股涓涓小溪,潺潺流淌,游人甚赞此处别致的山色风光,巧夺天工的建筑,尤为叹服形胜造化之妙。山上,林木苍翠,柏青松茂,花草遍野,药物丛生,白鹤成对,锦鸡栖林。春夏之际,百花盛开,争奇斗艳,鸟语花香,游人留恋。秋冬来临,遍山金黄,异鸟啼鸣,钟磬炉鼎,十里闻声,令人神往。元宵佳节,热闹非凡,环山万盏灯火通明,各色筒花竞相开放,管弦齐奏,炮声轰呜,人声鼎沸,乐庆升平,农人借此驱除疲劳和愁绪,在欢乐声中送走一年耕耘的辛劳,迎来又一个渴望丰收的企盼。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庙会之日,届时,陕甘宁三省(区)、泾平镇三县(市)的香客信士,川流不息,接踵而至,焚香还愿,游览山景。更有兴隆山、崆峒山、景福山的僧人来此际会,为胜会增色。
原峰山古老悠久,历史上是西汉安定郡所在地高平县的著名古刹,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九月,武帝西巡原州,曾巡幸登临。该处还是驻军、执军、屯兵防守的关隘要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从而造就了往日的繁华。自东汉将州治移置临泾后,此处才逐渐冷落,变为单纯的古刹寺观,仅有游人信士来山顶礼膜拜,加之屡遭战乱,原有建筑受到破坏。明清时期,时修时毁,仅保存了山上原有的基本建筑。民国三十五年,县长贺凤梧联络邑籍绅士,化缘集资,修补恢复了原貌,并竖碑刻石,追溯历史,述其梗概,留下极有价值的史料。“文革”中将碑石古迹损坏,仅留灵官殿两极,唯有一堆堆残破不堪的汉砖、琉璃瓦、屋脊六兽等。然而,历史的辉煌赖有文献史志载记,难于泯灭,形胜山色依旧存在,古人口碑相传的轶闻趣谈更丰富了历史记载。近年来,当地群众自发捐资,献工献能,依原样用汉砖修复起山门楼洞、玉皇楼阁、子孙宫等,清理了殿宇,疏通了道路,迎接远近游人。群众自觉行使起保护之责,行政村呈请庆阳市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原峰山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县乡同意,在原峰行政村拓展街道,建起营业门店、农贸市场,复修了城隍庙、大戏楼等,每逢三六九集日,商贾香客络绎不绝,人数逾千,特别是每年阳春三月庙会期间,交易极为活跃。牲畜家禽、山货农具、针织布匹、成衣鞋帽、饮食小吃、店铺馆所、一应俱全。山峦树木葱绿,桃花映红,吸引无数游人,观景析灵,饱览风光。萧条冷落了千年的古郡县治又重新恢复起往日的繁盛,成为镇原游览观光的胜地之一。
- 海珠区 1广州塔
- 番禺区 2长隆旅游度假区
- 番禺区 3长隆国际大马戏
- 番禺区 4番禺百万葵园
- 荔湾区 5沙面
- 白云区 6白云山风景区
- 越秀区 7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 越秀区 8广州大佛寺
- 增城 9增城小楼仙源
- 从化 10天湖旅游风景区
- 花都区 11九龙湖度假村
- 越秀区 12六榕寺
- 从化 13宝趣玫瑰世界
- 荔湾区 14华林寺
- 白云区 15云溪生态公园
- 从化 16碧水湾
- 荔湾区 17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番禺区 18岭南印象园
- 黄埔区 19华峰寺
- 荔湾区 20广州沙面建筑群
- 荔湾区 21八和会馆
- 荔湾区 22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 花都区 23芙蓉度假村
- 白云区 24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 荔湾区 25粤海关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