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北支道
古代与小陇山东麓的“关陇北支道”相平行的“陇山谷道”。它东南起于陕西陇县西北部的固关(距麻庵约20余公里),逆水而上,从窄石峡(华亭与陕西陇县交界处)进入麻庵乡境,穿越山间峡谷,从今庄浪县竹林寺出口,抵达南水洛河至陇右,长约50余公里。
小陇山之东麓,也就是我们今天上山路过的西华乡政府所在地。现在看来,东西公路畅通,似乎没有南北大道。其实在古代的南北大道,远比今天的东西公路重要的多。这条南北大道,名曰“关陇北支道”,即《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注的“回中道”。据先秦典籍《庄子·在宥篇》记述,轩辕黄帝问道崆峒,第一次从今山东西部的寿丘出发,跋山涉水,沿泾河至崆峒,广成子不但没有传道,而且还指责他说:“树叶还没有发芽,就想要果子”。过了若干年,黄帝百岁时,第二次又去崆峒,《增修华亭县志》载:历吴岳(今陕西陇县),由陇坻南来,曾驻骅下关(今华亭神峪乡)西北殿湾,邑人称此为“轩辕寓”。这次广成子给他传了理民要术,从而开创了人类文明,成为华夏始祖之一。
黄帝曾涉足的这条道路,经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已发展成为固定的“关陇北支道”,即从今陕西陇县起,逆河支流进入华亭境,经县城西侧西北行,又经泾源、平凉、彭阳到固原。这条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的作用不同,故名称各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道”;《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十月,行幸雍(今陕西凤翔),祠五,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今宁夏彭阳县)”。由于秦皇、汉武先后沿“关陇北支道”,经回0巡,威震匈奴,故名“回中道”,并昌扬于世,流传至今。“回中道”也是“丝绸之路”东段(陇西段)南、中、北三条大道之间的交叉路线。唐时,它连接了原州诸多关隘抵抗了吐番入侵,宋时又依唐关设寨置堡,防御西夏入侵。《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回中道”的南段为“仪州(华亭)黄石河路”;《读史方舆纪要》又称北段(平凉市)为蒙古入侵第四险的“火龙沟道”。
明、清之际,随着海上运输的兴起,这条“丝绸之路”衰落了,但昔日沿途烽燧墩台遗址依稀可辨,石拱寺、朝阳观、建沟石佛群等古迹可供觅踪。
- 台儿庄区 1台儿庄古城
- 驿城区 2枣庄冠世石榴园
- 滕州 3莲青山
- 薛城区 4薛城遗址
- 滕州 5前掌大遗址
- 薛城区 6中陈郝窑址
- 台儿庄区 7偪阳故城
- 滕州 8滕州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
- 滕州 9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
- 滕州 10王学仲艺术馆
- 枣庄 11龟山风景区
- 枣庄 12甘泉寺
- 滕州 13北辛遗址
- 山亭区 14枣庄抱犊崮
- 枣庄 15枣庄革命烈士陵园
- 枣庄 16枣庄市博物馆
- 滕州 17腾州温泉渡假村
- 山亭区 18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 山亭区 19汉诺庄园
- 枣庄 20枣庄甘泉禅寺
- 山亭区 21建新遗址
- 台儿庄区 22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 薛城区 23冠世榴园
- 枣庄 24国际洋行旧址
- 薛城区 25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