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来者不少,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张掖见到的塔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塔的层数取奇数。在“半城塔影”中,比较著名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现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木塔是楼阁式塔。土塔,建立在大佛寺内,是覆钵式的塔,亦称-塔。覆钵还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塔,张掖修建的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为高僧、和尚、-们死后的遗体火葬而建的塔,所以人们称和尚坟。这种塔的特殊艺术风格,是把密檐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实体,成为实心塔,人们不能登临塔顶。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座上雕饰富丽的佛像、菩萨、伎乐,以及狮象等物像图案。张掖古塔中,只有大佛寺金塔殿上的金塔是亭阁式单层方形塔,塔身内设直安置佛像。由于楼阁式塔,虽然雄伟高大,但工程花费浩大,只有帝王和达官富豪才能兴建,平民百姓无能为力。因此在古代建筑中覆钵式塔普遍兴起,楼阁式塔逐渐衰落,所以张掖的众多古塔是覆钵式的-塔。
- 海珠区 1广州塔
- 番禺区 2长隆旅游度假区
- 番禺区 3长隆国际大马戏
- 番禺区 4番禺百万葵园
- 荔湾区 5沙面
- 白云区 6白云山风景区
- 越秀区 7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 越秀区 8广州大佛寺
- 增城 9增城小楼仙源
- 从化 10天湖旅游风景区
- 花都区 11九龙湖度假村
- 越秀区 12六榕寺
- 从化 13宝趣玫瑰世界
- 荔湾区 14华林寺
- 从化 15碧水湾
- 白云区 16云溪生态公园
- 荔湾区 17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番禺区 18岭南印象园
- 黄埔区 19华峰寺
- 荔湾区 20广州沙面建筑群
- 荔湾区 21八和会馆
- 荔湾区 22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 花都区 23芙蓉度假村
- 白云区 24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 荔湾区 25粤海关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