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峰台景区

对峰台景区包括:钢钎刺咽喉、仙居处、海拔、天然石观音、定风洞、少林气功、滴水观音等等。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来溶洞观光的人,都要行至山下眺望赞赏,它“赛似俄眉,胜似华山”,被当地群众称为“奇峰”。
对峰台,在县城南35里的石瓮乡,奇峰突兀,险峻难攀,峰顶建有娘娘庙。两傍双峰耸峙,西北侧山下有洞,据百神洞有碑载:相传明代中叶,“洞吼三日,忽然划开,有神水,祈雨多应。”
相传在宋朝的真宗天喜年间,当地名士和群众在对峰台建修祖师庙三年。到元朝末年的一天,一个樵夫去笔架山砍柴,休息的时候背靠山,面向对峰台,忽然瞧见对峰台的山峁上有一妇人面向东在那里梳头。他甚感奇怪,梳头不在家里,却到山顶梳什么头。心里这么想,但并未在意。第二天吃过早饭拿起砍刀仍到此山砍柴,不停地砍,砍了捆,捆了砍,当他就地休息时,忽然又瞧见那妇人在梳头,他又惊奇又畏惧,便一口气跑回有对众人说:“对峰台有一妇人在梳头……”。大家听了甚感奇怪,认为是菩萨显圣。故于明代在此山修建了观音娘娘庙。中为南海观世音娘娘,身坐莲花台,金身鼎冠;前为齐天大圣像;左边为送子娘娘;右边为0娘娘。陈设有香炉、油灯、铁器、签筒和签簿;左边有锣鼓各一面,两壁绘有壁画。格子门窗,门枋刻有对联上为:此山就是普陀山,何必远来求神仙;下为:祗要凡民心向善,回心转意就是仙。
在旧时建庙后四乡香客甚多,每逢初一、十五,老公求寿,老妪引媳妇求子,年轻夫妇领着儿女还愿;商人求财,农夫默佑五谷丰登,香烟飘渺,各有其求;而且每年于二月二和九月十八日过盛会两次,每次三天,请僧诵经。为了招待香客,在山下的西干沟修建公馆三间,设有总管、司帐、接待人员。
对峰台是县境一大奇观,人云:“四峰排漱,八仞列平”。前峰笔架山,形似笔架胜似笔架,两山背弯,中山直垒,远近眺望,墨油油地一顶两角。后峰桃二山,长得似桃非桃,就象五月仙佻,青山红崖,现出桃子本相。东、南、北三方,有八个山头向着对峰台;乾佑河,西干沟河,东干沟河三水绕着对峰台向东流去。
相传,对峰台原叫避风台,庙门向东,东风再大,把尘土吹得打旋涡,庙对点灯而灯焰丝毫不动,据说是山里边有两颗避风珠的缘故。
对峰台山腰有一条通向山峰和西干沟的小道,相传,在宋末朝廷-,遮民百姓负担过重,农民造反四起,大举义旗-,有一徐氏,丈夫被官军掠去充军,儿女被杀害,自身逃出虎口,-无奈,集众造反。朝廷派兵清剿徐寡妇,徐氏领兵路过此道,遇一青年妇人坐在山腰,一脚从这山踩着那山不让经过,徐氏只得领兵返转,顺乾佑河而下。所以这条小道名叫长腿弯。
对峰台的名胜甚多,东有鱼洞,清明至谷雨之间洞里出鱼,年产一万余斤。1980年因修路而毁。南边西干沟有九三洞、探奇洞、玉瑕洞和马鞍子,奇景可观,十分吸引人。西有百神洞,洞内有二龙戏珠、龙潭、地下河等,近年来去洞观景的人不绝于途。东北有佛爷洞、风洞、天洞,洞内有过风楼、滴水崖、阎王碥、青龙潭、大阳坡、-坡、头天门、八亩田、莲花池、万人坑、陈杨二道、棺材石、二天门、秦岭坑、吊洞等。真是山峰雄伟,美景壮观,峻峰壁垒,洞洞成群,山水如画,这边独好。
- 石棉 1田湾河
- 名山 2川藏茶马古道
- 汉源 3佛静山
- 雨城区 4高颐墓阙及石刻
- 天全 5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雅安 6樊敏阙及石刻
- 汉源 7清溪古镇
- 宝兴 8泥巴沟风景区
- 汉源 9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雨城区 10雅安蒙山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渡口
- 石棉 13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雅安 14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5雅安硗碛
- 石棉 16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宝兴 17青衣江
- 天全 18二郎山隧道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雅安 20芦山平襄楼
- 天全 21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2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3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宝兴 24雅安蜂桶寨
- 宝兴 2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