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墓
《内邱县志》有记载,郭巨东汉人,原籍河南林县,因“家贫岁凶”,讨饭流落到内邱县金提镇(即现在的金店村),给人帮佣度日,生活十分艰难。郭巨有一老母和一个不满三岁孩子。老母疼爱孙子,有饭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孙子。
- 中文名
- 郭巨墓
- 出 处
- 《内邱县志》
- 原 籍
- 河南林县
- 离家原因
- “家贫岁凶”
传说
郭巨对妻子说:“本来能让母亲吃上饭就已很困难,再有儿子分享她的饭食,老人家恐怕就会饿死了。”夫妻为孝敬老人,忍痛抱着孩子来到野外,准备埋掉儿子。谁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个罐子,里面盛满了黄金。郭巨高兴地抱着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从此一家人再不为衣食发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传遍了天下。当时,郭巨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后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纪念。晋朝干宝所著《搜神记》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内容与《内邱县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处。《搜神记》中说:“巨史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两千万,三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举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黄金一釜。”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来并非穷到要饭的地步,只是因为兄弟分家,他才贫穷下来。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寓意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宣扬的愚忠愚孝与对待儿童的残忍。- 兴宾区 1鳌山
- 象州 2石贵生态农业旅游村
- 武宣 3武宣文庙
- 象州 4蕉林凉泉
- 象州 5太平天国古战场
- 武宣 6八仙天池
- 金秀瑶族自治 7老虎潭峡谷
- 武宣 8武宣溶洞
- 武宣 9文辉塔
- 合山 10龙王泉与仙岩洞
- 金秀瑶族自治 11十八家瑶寨
- 武宣 12大藤峡
- 金秀瑶族自治 13古占瑶族风情村
- 金秀瑶族自治 14老山原始森林保健度假区
- 合山 15怀集水库
- 合山 16寨山文化遗址
- 金秀瑶族自治 17花王山庄
- 武宣 18来宾百崖大峡谷
- 金秀瑶族自治 19六段民俗村
- 武宣 20灵湖
- 合山 21合山怀集风景区
- 武宣 22古碛滩
- 金秀瑶族自治 23圣堂山峡谷漂流
- 金秀瑶族自治 24金秀瑶族博物馆
- 合山 25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