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洛村石窟
首页  > 西藏  > 山南  > 曲松   »  洛村石窟景点介绍

洛村石窟

洛村石窟
西藏首次发现的石窟建筑。位于山南地区曲松县境内。开凿于11~14世纪。石窟总长750米。原为宁玛派、噶举派僧众修行的场所。其风格和内容均体现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早期石窟艺术特征。
中文名
洛村石窟
位    于
山南地区曲松县境内
开凿于
11~14世纪
石窟总长
750米。

区位介绍

洞窟自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区。A区 : 属宁玛派。位于洛村南侧约100米处的崖面上,洞窟分布最为密集,分布长度200米,有单、双层洞窟20个。其中部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崖上有一石窟,俗称“折布拉古”,系藏语“牛鼻子”之意。该石窟面向东北,洞口高2.6米,宽8.8米,洞深9米。洞窟平面呈马蹄形,距地面15米。沿洞口有一用石块砌成的石槛,高出地面0.3米。窟中央有一中心柱,底座为长形平面,长3.6米、宽2.8米。窟顶、窟壁、中心柱四周原有彩塑和彩绘壁画,现大部分残毁,仅存局部。窟顶绘有四方连续的圆形莲花,莲花间有莲纹,图案色调以红、白、黑三色为主,线条流畅、自然。中心柱东南面正中为一泥塑佛像的舟形背光,两侧塑卷云纹,外环塑一周光环,上有涡旋纹,佛像已不存。中心柱西壁面彩绘仅上半部图案清晰,中为一泥塑背光,由舟形项光及圆形身光组成,背光左右侧、下方绘有数尊佛像,均被凿毁,仅存上方两尊佛像及其背光画痕,右侧为菩萨像,左侧为观音像。中心柱北面正中为泥塑佛像的圆形背光,现仅存光环上涡旋纹,其左侧为一尊佛像。中心柱南面存中央泥塑佛像的舟形、圆形背光,光环上涡旋纹有残存填彩痕迹。中心柱背后放有大量泥制擦擦,造型以天降塔为主。洞窟南壁原为一排泥塑佛像,现仅存东端火焰形背光一躯。洞窟西壁原有泥塑佛像及彩绘壁画,现已不存,遗有为放置泥塑而安插若干短木桩的洞孔。洞窟北壁原泥塑已被凿毁,仅存不完整的背光五躯泥塑及彩绘壁画。B区 : 属噶举派。位于洛村东北部山崖,总长度80米,有大小洞窟20个。其中北段中部有一双层石窟,上层为佛窟,平面呈长方形,窟顶为平顶式,高2米,宽3.3米,进深1.8米。窟内泥塑佛像已不存,仅窟顶上有彩绘天花图案,中为蓝、白两色莲花纹,周边绘以红、蓝、白三色方格状饰边。下层窟为僧侣生活居住修行洞,壁面凿有方形或长方形的灯龛。双层窟南侧有一梯形石窟,外宽内窄,窟顶为穹隆顶式,窟内宽3.7米,进深3.7米,中央高3米。洞口凿有门道,高2.5米,宽3.9米。C区 : 属噶举派。位于洛村最南端山崖,崖壁上开凿有“人”字形风雨槽,其下方凸出的壁面上绘有一密宗护法神像壁画,面积为8平方米。该区最北部有一马蹄形石窟,窟顶为横长券式,窟内无中心柱,窟口高3米,长9米,进深5米。窟壁上泥塑佛像均被凿毁,仅留残迹。窟顶及三面壁上部,是用红、黑、黄三色绘制宝盖状的桃形纹带图案。

特点介绍

洛石窟位于县城以南约38公里处的堆随乡洛村附近。洞窟开凿于村庄南北侧的山崖上,开凿石窟的崖面总长度为750米,大小石窟约40个,平均海拔4020米。根据调查情况,将石窟其用途分为两类,一类为供置神佛泥塑并绘有壁画的洞窟;另一类是僧侣静修苦行的修行洞,多遗有生活居住痕迹。“佐母娜窟,意为母犏牛鼻子,根据洞窟的形状得名。该洞窟位于洛村东南面,距地面高约15米,海拔4010米处。该石窟洞口阔8.8米,高2.6米,深9米,沿洞口有一高出地面约0.3米的石槛,用石块砌成。洞窟有中心方柱,底部平面为长形,长边3.6米,短边2.8米,侧视呈束腰形,顶部向四面伸开。洞窟采用金属工具在砾岩崖面开凿而成,洞顶及三面壁上、中心柱四壁均抹涂一层草泥皮,其上再涮一层白色灰浆,在泥皮剥落的壁面上尚可观察到清晰的工具凿痕,呈长条形,宽1厘米左右。在刷有白灰的洞窟顶部、三面壁上及中心柱四周,原有彩塑(泥)和彩绘壁画。窟顶图案为四方连续的圆形莲花,四枚莲花之间以四叶莲纹,图案用红、白、黑三种颜色绘制,色调淡雅统一,线条流畅自然。东壁绘制有泥佛像一排,西、北两壁亦有泥塑佛像及彩绘壁画。现多已残毁,仅余火焰形背光及固定泥塑佛像而安插短木桩的洞孔若干。可辨识的彩绘壁内容有:卷云图案一排四朵,其间以横条色带相连,最东端为四叶莲花纹一朵,这排图案之间还绘有一长方形色块作点缀。卷云、莲叶纹之下有佛像数尊,从遗痕上看原为4尊,其中较为清淅的两尊。由西向东的第一尊头戴宝高冠,著袒右的僧祗支,右手屈于胸前作法印手臂戴有钏、镯等饰物。第二尊佛像为螺发,著右衽长袍,右手平置于膝上,左手作与愿印。第三、四尊佛像仅见背其形象已残不可辨。这组彩绘以单线勾勒形象平涂色彩,线条流畅并与其下泥塑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中心柱东南(正面)中央有泥塑佛像有舟形背光一躯,两侧塑有卷云纹,外环上亦有连续的涡旋纹,原佛像已不存。光背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绘有一乾闼婆(飞天)形象,头戴花冠,身披飘飞的帛带,作翩然飞舞状,形象虽已残毁,但其姿态依然生动可辨。背面彩绘仅存上半部图案。中间残存泥塑背光一躯,为舟形项光及圆形身光组成,光环上塑出涡旋纹及云状纹饰,原似用色彩作过填描,局部凹处尚存红、绿色矿物质原料痕迹。光背之上为半圆形的彩绘背屏,其上满绘菩提树叶,中间嵌描出两朵圆形单瓣花纹背屏的两侧画有单个的圆形莲花及圆形、长方形色块。背光左右两侧及下方原绘有佛像数尊。大部分已被摧毁,仅辨靠上的两尊残存光背画痕,其佛像依稀可辨出右侧似为一菩萨像,头戴花冠身披飘带、天衣,手、臂皆佩钏、镯饰物,项下饰缨络;左侧似为观音像,头戴高宝冠,身披天衣结跏趺座于莲台,手、臂皆佩饰钏、镯及插花等饰物。中心柱北面(左侧)中央残存泥塑佛像的圆形背光,大部已残,仅见光环上饰有涡旋纹;其左侧可辨识出较为清晰的彩绘内容为佛像一尊,有圆形头光和身光,佛像结跏趺座于莲台,莲台下有一排长方形色块与其下的彩绘佛像相同。中心柱南面(右侧)仅存中央泥塑佛像的背光残部,由舟形身光和圆形背光构成,光环上塑有涡旋纹并残存填彩痕迹。洞窟中的中心柱背后堆置有大量神塔小像(读音“嚓嚓”,是用模型印造的小泥塔或小泥像)形制以天降塔为主,推测其年代可能与洞窟的年代相当。洛村石窟群是西藏地区首次发现的一种石窟艺术类型,其诸多特征与甘肃敦煌莫高窟较为接近,它的发现为研究探讨西藏地区石窟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其它地区石窟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提联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