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齐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墓冢东西排列,绵延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环绕四周,共有几十个,故有“齐陵”之称。陵区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 中文名称
- 田齐王陵
- 外文名称
- Tian Qi Mausoleum
- 地理位置
- 山东省青州市和淄博市临淄区
- 气候类型
- 温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二王冢、四王冢
- 王陵数
- 6 座
简介
田齐王陵是中国战国时期齐王的陵墓。在山东省青州市张石羊村的西和南面。陵区有王陵 6 座,分“二王冢”和“四王冢”两组,中隔胶济铁路南北相望。据考二王冢为战国田齐太公子倄剡和齐桓公 (一说春秋时的桓公和景公 )墓。四王冢文献记载为战国田齐国君威王、宣王、湣王和襄王墓。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田齐王陵分布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齐故城南7.5公里处的鼎足山和牛山之东。在临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称为“临淄墓群”。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战国及汉代齐国王侯、大臣、贵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齐陵镇南部,田齐有六王葬此,被称为田齐王陵。
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盘活文物保护单位。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齐陵镇南的鼎足山上。二墓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约190米,东西总长320米。其中西冢墓长约190米,似有三层,逐层收缩,圆坟顶高约12米。东冢圆坟较西冢矮。
特点
“二王冢”,文献乡载为齐桓公墓和齐景公墓,经过考证,现认为是田齐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女坟”,系田齐威,宣、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于牛山东侧,依南山东西并列。自西向东为序:其一为齐威王墓,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为齐宣王墓,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为齐泯王墓,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为齐襄王墓,高23米,周长130米。四墓相间,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间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总长541米。宛如群峰连绵,气势巍峨。
坐落
田齐王陵坐落在临淄齐故城东南8公里的齐陵镇和青州东高镇一带,它南依山岭,北面淄水,风景秀丽。四王冢隔与胶济铁路遥相对峙,四冢相连,规模庞大,宛如连绵群峰、气势巍峨;二王冢高据鼎足山坡,更是雄伟壮观,不同凡响。四王冢和二王冢均有台除状方基,台顶有圆形高大封土堆。四王冢四冢相连。东西直列,全长约700米,南北宽约245米。西起第一冢东西155米,台基三层,高8.5米;圆坟直径48.6米,高12.8米,通高21.3米。第二冢东西138米、台基三层,高7.1米;圆坟直径53米、高16、通高23.5米。第三冢东西145米、台基二层、高31.4米;圆坟直径44.7米、高14.2米、通高17.6米。第四土冢东西155米,台基三层,高10.3米;圆坟直径44米、高14.8米,通高25.1米。第一、三、四冢子的北面各有一座陪冢,封土形制与四冢相同;而二王冢的规模亦不亚于四王冢。
基本介绍
地理
田齐王陵分布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齐故城南7.5公里处的鼎足山和牛山之东。临淄,周朝为齐国都城,汉为齐王首府,长达千余年,期间齐国的王侯、大臣、贵族死后大都葬于此地,形成庞大墓群。但因历经沧桑,大多墓形已失原貌,现存有150余座,其主要代表有二王冢、四王冢,称为田齐王陵。 田齐王陵位于临淄城南(齐陵镇南部)山岭之中,南有稷山,北临淄水、西靠牛山、东枕鼎足山。陵墓山水相映,铁路、公路穿过陵区,铁桥双架,路桥双飞,更增加了田齐王陵的雄姿。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田齐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
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盯足山上,因紫金山、牛首岗、菟头山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冢坐落于三山之间,民间有“齐王埋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传说。二墓东西并列,东西总长320米,南北约190米,高30余米,方基圆顶,犹如山上之山,气势雄伟。 二王冢, 《史记》文献记载为姜齐桓公小白与晶公杵臼之墓。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规模、形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并联系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稽考,确认二王冢为田齐侯剡与田桓公午之墓。
东方金字塔
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辈坟”、“四女坟”。此乃田齐威、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于盯足山西南,牛山之东侧,东西直列,状若山丘。按自西而东的顺序:其一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高23 米,周长130米,四墓相间,二距一130米,三距二105米,四距三160米,总长541米,俨然四峰并峙,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临淄墓群
在临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称为“临淄墓群”。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战国及汉代齐国王侯、大臣、贵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齐陵镇南部,田齐有六王葬此,被称为田齐王陵。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盘活文物保护单位。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齐陵镇南的鼎足山上。二墓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约190米,东西总长320米。其中西冢墓长约190米,似有三层,逐层收缩,圆坟顶高约12米。东冢圆坟较西冢矮。“二王冢”,文献乡载为齐桓公墓和齐景公墓,经过考证,现认为是田齐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女坟”,系田齐威,宣、泯、襄四代君主这墓,位于牛山东侧,依南山东西并列。自西向东为序:其一为齐威王墓,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为齐宣王墓,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为齐泯王墓,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为齐襄王墓,高23米,周长130米。四墓相间,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间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总长541米。宛如群峰连绵,气势巍峨。田齐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墓冢东西排列,绵延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环绕四周,共有几十个,故有“齐陵”之称。陵区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齐王冢
“二王冢”俗称“二女坟”、“齐王冢”,在陵区东北的鼎足山上。该山为高约60米的石灰岩山丘,北为辽阔的鲁北平原。“二王冢”就山造墓,方基圆坟,东西并列。方基接连成一体,东西总长 320米,南北宽约190 米,墓基似有 3层,逐层收缩。其中西冢墓基长约190 米。圆坟高约12米,东冢较西冢略小。在“二王冢”西北山麓,有一冢一基两坟。墓基东西150米,南北110米,有 3层。其上东西并立两方台,台上各有圆坟。“二王冢”东北40米处也有一座东西向的小冢。这些冢墓似与“二王冢”有关系。
四王冢
“四王冢”俗称“四女坟”,在“二王冢”西南的山阿。冢南依一平顶丘岗,皆就山造墓,方墓圆坟,东西并列。四冢墓基相连,总长约 700米。由于山水长期冲刷和耕作,墓基的北面、西面已经沟壑连绵,坑洼不平,但四冢墓基轮廓仍然清晰。西起第一冢墓基南北245米,东西约155米,圆坟高 8 米,是四冢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第二冢、第三冢的墓基约138米和145米,圆坟均较第一冢稍显矮小。第四冢墓基南北245米,东西155米,与第一冢大小相等,墓基与第三冢间隔63米。四冢墓基南沿成直线,推测北沿原来也应齐平。墓前有小冢,可能是他们亲属的墓。在“四王冢”西谷地,南北分布着8 座小冢,皆方基圆坟,尚不知和“四王冢”有无联系。
保护标志
1984年在“二王冢”和“四王冢”前分别树立保护标志,现由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保护管理。
二王冢位于鼎足山的东麓,传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和齐景公的墓葬。桓公吕氏,名小白,是齐国的公子,称“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为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国力,壮大军事力量,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婴为相,政绩为当时人所称道。二冢东西相列,因山为冢,高达20米,周长120米。
传说
四王冢在淄河村南,传说是战国田齐威王、宣王、瑉王、襄王墓。威王约在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为相,孙膑为军师,国力空前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宣王名辟疆,约在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聚集文学游说之士,创立稷下学派。四墓冢自西而东并列,封冢高大,周长为100~120米。
考古勘探知
考古勘探知,在四王冢和二王冢的周围,分布着有封的大墓30座,探出无封的大墓74座,小型墓葬300余座;大型墓葬的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最大者有2000平方米,墓葬形制以“甲”字型居多。仅四王冢正北600米见方范围内就探出大墓25座,且分布有序,它们应是齐王近臣及仆人的陪葬墓。于此证明四王冢和二王冢周围分布着方圆4-5000平方米的陪葬墓区。
二王冢
二王陵即二王墓,俗称二王冢,又称齐王冢,位于临淄城东南方向、齐陵镇郑家沟村西南的鼎足山上。鼎足山因紫金山、牛首岗、菟头山呈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墓就坐落在三山中间。两座高大的陵墓东西向排列,东西总长320米,南北约190米,近30米高,方基圆坟,犹如山上之山,气势雄伟。其中西冢墓基长约190米,似有三层,逐层收缩,高约12米;东冢圆坟矮于西冢,晋永嘉末年曾被盗掘。 “齐王葬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的民间谚语中,三山口就是指鼎足山而言,而墓中齐王身份的具体认定,却经过了一个逐渐澄清的过程。
对于二王冢,文献多记载是姜齐桓公小白和景公杵臼的陵墓。裴骃《史记集解》引《皇览》曰:“桓公冢在临淄城南七里所,淄水南”;“景公冢与桓公冢同处”。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籍也。”后者最明显的错误,是把鼎足山误认为牛山,张冠李戴了。
对于古籍中所谓二王冢的两位墓主,当然不会陌生。齐桓公小白是姜齐第十六代国君,是公元前685年至643年在位的一位千古名君。他以其博大的胸怀,任命曾险些置他于死地的平民政治家管仲为相,尊周室,救邢卫,南伐楚国,北斩孤竹,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齐景公杵臼是姜齐第二十六代国君,自公元前547年至490年,在位58年。他长期任用晏婴为相,名显诸侯。
四王冢
在临淄区齐陵镇南面的丛山峻岭上,在碧草染绿、稼禾盈畴的牛山东侧,坐落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
陵墓——四王冢。它南依山岭,北面淄水,呈东西向一字排开,宛如连绵群峰,气势巍峨。古时牛山一带万木葱茏,风光旖旎,是一处距离齐都临淄较近的游览胜地,姜齐景公常登临牛山北望齐都。后来的田齐统治者选择此处作为永久的安息之所,显然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域风光。
四王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齐王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二王陵一起构成了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先秦诸侯王陵古墓群。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辈坟”、“四女坟”,是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265年90年间相继执政的田齐威、宣、湣、襄王四代国君的陵墓。郦道元《水经·淄水注》曰:淄水“又经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墓圆坟,咸高七尺(注:尺为丈之误),东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余考田氏中称王者五,而王建迁于共以死。所谓四王,则威、宣、湣、襄是矣。” 《齐记补遗》则指出“四王”是田齐威、宣、湣、襄四王。明嘉靖年间《青州府志》记载:“齐四王墓,在(临淄)县南牛山东。”顾炎武的《四王冢记》对此又作了进一步论证。从此,四王为田齐威、宣、湣、襄四王的陵墓几成定论。
四王冢位于鼎足山西南,牛山之东,东西直列,状如山丘。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其一为齐威王墓,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为齐宣王墓,距齐威王墓130米,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为齐湣王墓,距齐宣王墓105米,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为齐襄王墓,距齐湣王墓160米,高23米,周长130米。四冢东西排列,总长541米,犹如四峰并立,气势雄浑壮阔,显现出一派泱泱大国气象。
在四王冢北侧600米见方的范围内,另有排列井然有序的多座小型坟墓。考古学家认为,在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思想指导下,有身份的人是忌讳在此修墓的,因此这些应该是王室成员或臣属的陪葬墓。《周礼·春宫》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辩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四王冢与近旁小型坟墓的排列,显然是“子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的公墓埋葬原则的具体体现。田齐王陵与这些置于陵前的墓葬高低错落,大小相衬,凸显着君王生前君临天下的气派和死后依然驾驭群臣的威严。
齐威王,名因齐,他是桓公午之子,田齐政权第四任国君,也是齐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者。公元前356年起执政,公元前320年卒,在位36年。他曾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使齐国大治。经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军,极一时之盛,列战国七雄之一。史料记载,他即位初期曾经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一旦浪子回头便励精图治,最终成为一代名君。邹忌“鼓琴”谏威王、拜相治国的故事,淳于髡“隐语”谏威王,使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其中的核心人物都是威王。
齐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为田齐政权第五任国君。公元前320年即位,公元前301年卒,在位19年。齐国自田齐桓公午始,设立稷下学宫,倡导百家争鸣,至宣王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宣王给予文学游说之士很高的待遇,邹衍、田骈、慎到、环渊、淳于髡等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稷下学士达到上千人。司马光《稷下赋》赞曰:“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齐湣王,名地,宣王之子,田齐政权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即位,在位17年。曾经号称“东帝”,后经苏代说之,去除东帝称号复称王。执政前期兵力甚盛,裕以并周室为天子,引起诸侯恐惧。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合谋,大举伐齐。湣王出亡于莒,楚使淖齿领兵救齐。淖齿阴谋与燕瓜分齐国领土,遂杀死齐湣王。后世多以为,是齐湣王执政后期的穷兵黩武,毁掉了自己的半世英名,也断送了齐国的命运前程。
齐襄王,名法章,齐湣王之子,田齐政权第七任国君。湣王死于淖齿之手以后,法章改变姓名到莒太史中作佣人,并与敫家女儿私定终身。公元前283年,莒人立法章为襄王。田单破燕军,收复齐地后,迎接襄王返回都城临淄。齐襄王在位19年,公元前265年归西,把一个破烂摊子留给他的儿子齐王建。44年后,消灭东方五国后的秦国一举灭齐,完成了统一大业。
仰望着气势恢弘的东方金字塔,历数生活在2200年前的墓主人之是非功过,心潮久久难以平静。田齐政权共历八代君王,而安息在东方金字塔下的威、宣、湣、襄四位国君,正巧经历了田齐由平庸而强盛,再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齐国虽然葬送在齐王建手中,而祸根却是由他的先人埋下的。因此,这巍峨的四王冢也就成为田齐历史兴衰的见证。这些珍贵的古代遗物,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77年,临淄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博市政府设石质标志于齐故城南。1981年,临淄区政府对田齐王陵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修建了台阶、院墙,栽植了树木,刻制了石碑画像。淄博市政府于1982年拨款建“四王冢”石质标志一座,立于王陵北侧、胶济铁路以南的田野上。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田齐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侯混战的时代早已经远去,那些在遥远的历史舞台上有过出色或拙劣表演的君王们,早已化作了累累朽骨。只有建制宏大的四王冢,依旧静静地耸立在齐国故土南山岭上,端看着人间的沧海桑田,经历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关注着21世纪的齐地人民,怎样在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上,上演一出出威武雄壮的剧目。
专家考古
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依据二王冢与四王冢的规模、形制和所在地理位置,联系田齐王族世系与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详细的稽考,认为史籍的记载可能有误,二王冢墓主应是田齐侯剡、田齐桓公午。虽有相同的称谓,姜氏“齐桓公”的登基时间比田氏“齐桓公”整整早了三个世纪。或许正是这相同的称谓,加上许多具体的原因,使后人将事迹不可同日而语、生活年代相差300余年的两位齐桓公混作一谈。而齐景公已被专家初步认定为东周殉马坑拱卫的陵墓主人,位于齐故城东北角河崖头村一带,距鼎足山足有20里之遥。临淄南部边界地区至今没有发现姜齐国君墓地的迹象。从二王冢“上圆下方”的封土形制,也可以推断出它形成于战国,而不是姜齐桓公、景公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澄清这些历史的误会之后,来认识一下二王冢真正的墓主人——田齐侯剡和桓公午。
历史人物
对田侯剡这一历史人物,历史文献中没有详细记载。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并没有提到田齐第二代国君田侯剡。 《史记索隐》引《竹书记年》称:“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又引《春秋后传》说:“田午弑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齐,是为桓侯。”可见史籍对田氏世系的记载,有相互矛盾之处,而当代史学家大都认为确实发生过田剡继立的事,并普遍认为太公田和、田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齐、宣王辟疆、湣王地、襄王法章、齐王建依次为田齐政权的八位国君。田桓公午,公元前374年起为田齐国君,在位18年,是一代名君齐威王的父亲。
漫长的岁月
田氏代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田乞立姜齐悼公,开齐国田氏贵族专齐国之政的先河。后继的姜齐简公、平公、宣公、康公,也都以田氏为相,诸如田常相齐简公、平公,田盘、田白相齐宣公,田和相齐宣公、康公等。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田白为相的齐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齐国出兵讨伐晋国,第二年又讨伐鲁、葛和安陵,第三年又攻取鲁国一座城池。田白死后,由田和相齐宣公,在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军攻取鲁国的郕邑。齐宣公死后,他的儿子康公贷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即位。康公沉醉于酒色,政权操纵于田和手中。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迁于“东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其后,田和在浊泽会见魏文侯,请求魏文侯向周天子和众诸侯转达他请立诸侯的愿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得到周天子立他为诸侯的允许,“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在田完奔齐近300年、田乞专政100余年之后,姜太公之后终于绝祀,田氏贵族则一步步取代了姜氏王族,登上了齐国权力的顶峰。
田氏代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其篡位计划能够成功,除了以“小斗进大斗出”之类的方法收买民心,另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称陈氏始祖是黄帝,推行黄老之学,为夺取政权大造舆论。田氏贵族的祖先陈完,是春秋初年为躲避陈国内乱逃到齐国的,受到姜齐统治者的不少恩惠。后来田氏发展了势力,逐步萌发取代姜齐之心。至于陈完为何改陈为田,计有三种说法:一是田与陈读音相近,遂以为田氏;二是陈完食采地在“田”这一地方,于是改姓田氏;三是陈完奔齐后不愿再称本国故号,因此改陈为田。虽然在姜齐桓公以后,明主少昏君多,习于淫乐荒于政事,亲小人而疏贤士,自掘坟墓,田氏还是采取稳妥的手段,以媚君术、惑君术、欺君术、政争术等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这些做法,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与策略,都被后世阴谋家效法。
二王冢墓主中的田齐桓公,是田齐第三位国君。这一时期齐国国力比较虚弱,曾经和燕、魏、鲁、赵、卫国交战,而无功可言。只有田齐桓公将“养士之风”发展到极致而创办的稷下学宫,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誉。桓公午设立稷下学宫,带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天下贤士的聪明智慧,巩固齐国的封建统治,进而统一中国。通过稷下先生们的议政、参政,初步巩固了田齐政权,并为后代国君在七雄争霸的战国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基础,应该是桓公午作为一代君王的最重要贡献。
今人站在田齐桓公午墓前,常会不由地想起长眠于姜齐国君墓地的桓公小白。姜太公封齐以后,确立的是一种开明君主制政体,由周天子册命的世袭上卿国氏、高氏帮助国君治理国家。到管仲时,齐桓公又开以相执政的先河。但相国重臣都是在国君掌握之下,辅佐国君执政的。正是这一对名君、贤相的最佳组合,把一个东方大国的实力与威望发展到了顶峰,成就了桓公小白的千秋英名,使他在延续六个世纪的姜齐政权30余位国君中脱颖而出,其显赫政绩几乎可与开国君王姜太公媲美。然而小白却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对于管仲去世前除掉易牙、竖刁、堂巫、开方四个奸臣的建议置若罔闻,因此酿成并饱尝了四人专权作乱的苦酒。晚年的小白被四人软禁,连最平常的饮食都得不到。直到小白死后若干天,身上的蛆虫爬出门外,百官才知道他的死讯。当初的极度荣耀与晚年的极度悲惨,就这样极不协调的发生在同一人身上,这其中深刻的教训,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事迹
在齐国历史上,权臣擅权即由易牙等4人开始,到齐景公时有崔杼、庆封专权,此后又有二惠、阚止、田氏专断自恣,引发了姜氏王室的彻底衰败,为田氏代齐提供了时机。而田齐桓公午并没有姜齐桓公小白那样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算不上是有作为的国君,一生政绩平平,却因为创办稷下学宫而青史留名。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或许正是一部齐国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关传说
关于田齐王陵诸墓之墓主人。据方志和当地传说,四王冢分别是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齐襄王之墓。而二王冢则是春秋时期姜氏齐景公和齐桓公的陵墓。按我国先秦时期陵寝制度考察,四王冢和二王冢此六墓陵均应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国王之墓陵,故称之谓田齐王陵。检索齐国历史,战国时期齐国自太公田和立为诸侯到齐王建降秦,前后173年,历经8君,即太公和、田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齐、宣王辟疆、闵王地、襄王法章、王建。据考证,上述8王中,田侯剡,王建因史有缘故,此陵寝均不应在此王陵内,余6王均有可能为田齐王陵六墓之主人。孰是孰非,待后考古发掘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