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徐氏文化山庄茶园
首页  > 贵州  > 铜仁  > 碧江区   »  徐氏文化山庄茶园景点介绍

徐氏文化山庄茶园

徐氏文化山庄茶园
徐氏文化山庄茶园

  徐氏文化山庄茶园位于城东17公里锦江南岸,六龙山脉北端漾头茶园山村寨内,是一座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古文化山庄。自然景观有千嶂岚光、云阁钟声、铁鹏展翅、楠洞飞泉、玉屏松月、紫燕巢岩、幽涧花香、莲池鸳鸯、古树藤罗、竹杆凌霄等著名的茶山十景。

  徐福系2000多年前秦朝有名方士,曾受秦始皇之命两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第二次出海时,在全国各地征集军士和童男童女数千人,东渡日本一去不返。因此,日本的裕仁天皇、前首相细川护照、羽田孜等都自称是徐福的后裔。徐福出行时,年纪36岁,在故土已有子嗣,祖居今江苏榆赣徐福村,后一支迁至江西临川青泥,历12代,又分支于明嘉靖年间迁至铜仁。到铜仁-(徐福第59代)徐以暹(1606年~1699年)参与南明政权反清失败后,为躲避清朝诛戮,逃到铜仁六龙山脉深处开辟庄园,《铜仁府志》称之为“徐以暹别业”。

  茶园山庄坐北朝南,分左(长房)、中(景山第)、右(南州第)三院,占地20000多平方米,明(朝)风(格)突出,气势宏伟,楼宇已毁,旧址尚存。徐以暹著有《茶山十景》借景抒志,后编入道光年间《铜仁府志》,又选编在同治年间贵州诗人莫友芝等人的贵州明代诗选《黔诗纪略》中,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家知道,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流传有一个秦始皇派人带了数千童男童女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不少人都以为它只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其实,在历史上,这件事确实是发生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提到过,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日本学术界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说东渡日本的徐福及所带去的数千童男童女发,就是他们的祖先。不管这种说法是否能成定论,那是徐福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的事了,但在日本的京畿和九洲等地,保存有徐福的墓地和纪念地多达千余处,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位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亦作徐巿),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这个地方的入黔始祖,徐福的第56世孙徐宰六的曾孙徐以暹所开辟的山庄。

  徐宰六,字北楼,原是江西临川的一个秀才。明万历《铜仁府志》记载:明朝嘉靖初年,徐宰六云游到铜仁,被铜仁山青水秀的风光所吸引,爱上了这个风光旖旎的地方,便迁居到这里(“喜其山水佳胜,乃迁居焉”),成了徐姓的入黔始祖。

  大家都知道徐巿(福)是古代的一位方士,但如果认为他仅仅是一个只会装神弄鬼的道士,那就大错特错了。能够直接为秦始皇服务的,应该是类似我们今天的易经大师、风水大师级的人物。徐宰六在勘舆风水上继承了其家的悠久的渊源,据《铜仁府志》记载,徐宰六在勘舆风水上很有研究,当时铜仁的府学、官署的选址,都是由徐宰六所选定。但倘若只简单地把徐家理解成方士世家,未免有失公平。历史上,徐家文臣武将,代不乏人,倘若一一举例,显然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南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桂王朱由榔,被引清兵入关的平西王吴三桂以弓弦绞死并焚尸。南明彻底灭亡了。当时,参加南明抗清十八年的广西按察使司副使、徐宰六的曾孙徐以暹返回铜仁,为了避祸,自然不敢在城内或近郊居住,于是便在城外既偏僻又险峻的六龙山开辟创建茶园山庄。因为当年在山庄的左侧山坡上生长着很多茶树,所以叫做“茶园山”。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山庄称为茶园古文化山庄呢?那是因为,在这个山庄曾出现过40多位文人,包括三位女诗人,而且大多都出有诗集文集,现今仍有近千首诗作传世。茶园山的墙上对他们创作情况有简单的宣传,有兴趣的朋友届时不妨看看。

  中国的文人,父子均有建树的如宋代的三苏、晏殊晏几道等,倒是不乏其人,而能延续三代以上的却寥若晨星,此即民间所说的一代英雄九代衰。但茶园山的文化传承却能持续十多代,代有文人,累世簪缨,这不能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值得研究的独特现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