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区的南部,因境内的“青云谱道院”而得名,有“英雄城南大门”之称。
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水域风光,有传统的工业制造基地,便捷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区域面积43.2平方公里,人口约32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63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民委员会。全区形成了自然水系、古色文化、园林生态、工业科技、休闲旅游、商贸购物、人居娱乐等七大特色。
- 中文名
- 青云谱
- 景点级别
- 无评级
- 门票价格
- 10元
- 开放时间
- 8:00-18:00 (全年开放)
- 地址:
- 江西南昌青云谱路259号
- 建立时间
- 西汉年间
- 建议游玩时长
- 1-2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3月--5月、9月--11月游玩最佳
历史渊源
八大山人36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15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的说法,这也是该处现存唐桂的由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改称“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2500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八大山人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八大山人从36岁至38岁时,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谱之间,青云谱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八大山人正式定居青云谱,约在39岁以后至62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历时20多年。八大山人在度过了13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明末清初,明代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朱良月(即朱耷、画名八大山人)偕其弟朱秋月(即牛石慧),因厌恶世俗隐居于此,出家为道士。后人慕其贤,集资改建为"青云圃",后又将"圃"改"谱"。
相关背景
名称由来
青云谱[江西-南昌]为八大山人故居。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5公里处,始建于西汉年间,称梅仙祠。至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道士许逊之"净明真境",唐贞观十二年(641年),刺史周逊奏建,名"天宁观"。大和五年(831年),改称"大乙观",由道教天师万元振在此修道,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为"天宁观"。历代屡废屡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称青云谱,寓意"青高如云"。
园内有前、中、后三殿。前殿祀关羽,中殿祀吕洞宾,后殿祀许逊。后殿院中有桂树数枝,相传为万振元手植。每至仲秋,桂香四溢,十分清幽。整个园内古树参天,曲径幽回,亭台玲珑。外有清泉环抱,内有异花奇草,闹中取静,悠然自得。
园内藏有八大山人(别号有雪个、个山、人屋等)真迹。朱耷擅长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形象夸张;书法学王献之,风格自成一家。这些藏品对于研究清代的绘画艺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06年05月25日,青云谱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行政区划
青云谱,今南昌市一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即青云谱区。邮编:330001。
历史文化
青云谱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五千年前就有先人繁衍生息。自古就有“城南胜地、人世蓬岛”之美誉,常有文人雅士留下墨宝。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曾隐居于此,潜心书画创作,终成享誉画坛的一代宗师。区境内的徐孺子故里、朱桥梅村、八大山人纪念馆、铁柱万寿宫等一批人文历史景观。
地理位置
青云谱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在此交汇;105、320国道纵贯全区,连通全国各地;贯穿全省的天字形高速公路网络,使青云谱区到浙、粤、鄂、湘、皖等周边省市的行程缩短到6小时左右。这里距昌北国际机场只有半小时的车程;通过南昌港,可以沿赣江往鄱阳湖入长江黄金水道。年吞吐量数千万吨的大型铁路货运站——青云谱车站坐落在区内,并设有1座现代化水厂——青云水厂。全区邮电通讯便捷,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齐全。
生态环境
青云谱区生态环境优良,风光无限。具有一级空气、一级水质。区内有“三湖三河”(即占地3165亩的象湖,占地1313亩的梅湖,占地75亩的高潮湖和辖区段长2公里、宽40多米的玉带河,长5公里、宽100多米的护城河,长2.6公里、宽80多米的抚河)。全区绿化覆盖率38.6%,人均绿地面积达8.1平方米。被人们称为:“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教育资源
青云谱区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充足。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及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等纷纷与区内江西航空技术学院、江西机械工业学校、江西医药学校等大中专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江西南方高级职业学校、江西女子高级职业学校、江西工商贸专修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诚信服装学院、新华学校等职业教育,每年培养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万余人,区内专业技术人才充足。
经济概况
青云谱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地。境内以国内200强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江铃汽车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央、省、市所属大中型企业。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5亿元,列全省各县(区)前茅。基本形成了飞机、汽车、摩托车制造和汽车及摩托车配件、纺织服装、饮料加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电子仪表、食品添加剂、精细化工,以及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格局。举全区之力兴建的昌南工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入园企业初具规模,正成为青云谱区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主战场。
青云谱区第三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国贸大酒店、富豪大酒店、华宇大酒店、希尔顿大酒店等一批高档酒店生意兴隆,宾客盈门;麦德龙、沃尔玛、好又多、环球嘉年华等一批著名公司进驻青云谱区;华宏、本田、大众、丰田汽车4S店等重点项目的建成开业,展示着一批名牌汽车企业看好青云谱,纷纷在此设立销售、服务、零配件和信息反馈公司。区内以“八条特色街” (现代商业一条街、机电配件一条街、餐饮一条街、大众购物一条街、古玩字画一条街、汽车配件一条街、汽车销售一条街、卫生保健一条街)和“十一个专业市场、物流中心”(迎宾国际家具广场、酒店和旅游用品专业市场、水果批发市场、肉制品批发市场、江南建材市场、废旧钢材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市场、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新地冷藏物流中心、南昌深圳农产品城南物流中心、中联物流中心)为重点,基本形成了商业发展格局。通过特色街和专业市场的知名度、辐射力,拓展了一批相关、相近、相连的经营项目。促进了全区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997年~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3.68亿元,年均递增13.6%,其中2002年预计完成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是1997年1.9倍,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3.2%、81.0%、15.8%。
工业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依托辖区大工业企业优势,发展与之配套的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纺织服装、饲料加工、机械制造、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预计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9.86亿元,年均递增13.6%,2002年预计完成4.90亿元,比上年增长9.2 %。为进一步构筑我区工业发展平台,增强工业经济基础实力,推进了占地340多公顷的南昌昌南工业园建设,其中220多公顷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了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引进了香港和宝公司、宁波华翔集团、江铃汽车集团、洪都集团等28家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出让土地面积已达1023.2 亩,引进资金7.87亿元。
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注重发展城郊经济,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鼓励能人带动农民致富,涌现了赣达饲料、梅氏禽蛋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农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96亿元,年均递增7.9%,2002年预计完成9000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坚持“三产兴区”战略,加大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特别是以井冈山大道为轴线,精心打造购物餐饮娱乐带,引进了北京华联青云谱店、南昌百汇一家连锁大卖场、唐人街海鲜主题餐厅等企业;以抚河南路为轴线,精心打造商贸旅游带,引资开发了新街花园、象湖威尼斯国际水岸名宅、象湖源等房地产项目;以南隔堤、包佛公路为轴线,精心打造外环大市场经济带,在巩固规范现有专业大市场的基础上,正积极筹划南昌昌南大市场、江南建材大市场等一批上档次的市场。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01亿元,年均递增8.3%,其中2002年预计完成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私民营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按照“放心、放手、放胆、放宽、放开、放活”的方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企业挂牌、区领导挂点和免打扰制度,成立了“咨询服务中心”和“举报投诉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条专线投诉”,全方位为个私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服务承诺,改善了个私民营企业经营环境。预计个私民营经济总产值累计完成86.82亿元,年均增幅13.6%,其中2002年预计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到2002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856户,个私民营企业353家,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达21家。
——财政收入基础进一步稳固。随着个私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第三产业档次、规模的提升以及一批具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辖区范围内开发建设,财政收入得以大幅增长。预计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70亿元,年均递增18.3%,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9亿元,年均递增24.4%;2002年的财政收入形势看好,预计财政总收入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3.2%。
建设规划
青云谱区从北面分流老城区密集的人口,引人才,引人气,引财气;向东面拓展,拉开城南新城建设的框架;南面在改造和完善南高公路的基础上,积极融资对南莲路及周边进行综合改造,主动与昌南区域“北进”对接;西面进一步优化象湖及梅湖的人居、旅游、休闲环境;中间突出抓好区域商务中心建设,打造大商贸新平台,培育发展以锦城商贸广场为核心的综合商务板块,以洪都南大道为主的特色商业街板块,以新昌南城周边为主的半月型产业带板块,以象湖、梅湖和八大山人纪念馆为主的旅游经济板块,以及以洪城路、解放西路为主的楼宇经济板块,全力打造宜工宜商宜居的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副中心。
青云谱区按照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副中心的思路和高理念决策、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技巧运作、高水平管理的“六高”要求,抓好“北引、东拓、南接、西优、中突、线路”六大片区规划和建设,逐步拉开城区框架。2003年至2007年底,青云谱区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拨出资金2亿元左右,大力整治辖区内京九铁路沿线,清垃圾、栽植木、建广场、修道路,使我区京九铁路两侧由过去的脏、乱、差变得洁、净、美,形成了一条绿色景观带,成为全国跨城市铁路沿线的一大亮点;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高品质、高质量、高速度地建设了包家花园广场、八大山人广场、南苑绿地等20余个文化休闲广场;全面启动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暨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建设,完成了景区内赏鱼岛、艺博园、墨客亭等;修通阳光路、环湖一条路等景区道路,修建完成雕塑广场、七星广场、2个停车场等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对辖区内水环境的管理,清淤泥、涝杂物、保持城区水面的清澈;组织实施了四轮百路大会战和小街小巷的整治,先后对辖区内三店西路两段、建设路、定山路、井冈西路等156条道路(街巷)进行了全面地综合改造;积极配合市重点工程完成了洪都南大道、施尧路和昌南大道、京九高架桥、青山湖南大道三个跨穿工程和玉带河西支的建设。
主要街道亮化率达100%,社区亮化率达80%以上,青云谱区的城区基础设施和环境上了一个新台阶,树更绿了、路更宽了、灯更亮了,百姓出行、休闲、娱乐更方便了,营造出百姓安居乐业、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城区面积由2002年的1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底的43.2万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由756.85公顷增加到 862.5公顷,覆盖率达40.2%,道路面积由35万余平方米增加到56万余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81平方米。
基础设施
【道路现状】区内城市主干道有洪城路、解放路、广州路、昌南大道、施尧路、抚河南路、迎宾大道、井冈山大道、洪都南大道、青山湖南大道、高新大道等,直接与城市外环快速路相连,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区内任何一个位置可实现10分钟能上快速路,20分钟能上高速路,30分钟能出城。
【给水现状】现有的供水水源为青云谱水厂(60万吨/日),供水管沿解放路、抚河路、迎宾大道、井冈山大道、高新大道、广州路、昌南大道等主要道路呈环网埋设。
【排水现状】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根据地形和水系位置就近排入水体。
【燃气现状】供气气源为南钢煤气,煤气中压管沿解放路、抚河路、迎宾大道、南高路、洪都大道、高新大道、昌南大道埋设。现有中低压煤气调压站8座。
【供电现状】全区现有220KV变电站1座,即迎宾变电站(2×15万KVA),110KV变电站4座,分别是一交变电站(2×4万KVA)、李家庄变电站(2×4万KVA)、白马庙变电站(2×4万KVA)和万溪变电站(3×4万KVA)。
【弱电现状】区内现有邮政公司一处,邮政所七处;电信分局两处(何坊西路电信分局和迎宾大道电信分局)。
风景名胜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园内,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恰似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