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故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伯群等四人由兴义县首批以公费选送日本留学,先入宏文学院政治经济科,后入中央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再入中央研究院深造。在日本与章太炎等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并与梁启超结识。
民国元年(1912)辛亥革命后,王伯群由日本回国,在上海加入章太炎、程德全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发展革命势力。应章太炎之邀,出任《大共和日报》经理,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时梁启超在京组织进步党,邀王任干事。
民国3年(1914),王伯群在北京参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民国9年(1920),王伯群跟随孙中山回粤恢复军政府,在广州任大总统府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大夏大学校长,并将大夏大学迁往贵州贵阳。1944年12月初,由于日军进攻西南,王奉命疏散,决定将大夏大学迁至黔北赤水县。因迁校经费困难,王伯群亲赴重庆请求补助,但胃病日重,于20日(一说为26日)病逝于重庆陆军医院,终年60岁。
王伯群故居在贵阳市南明区护国路西侧,是一座与众不同的法式建筑,修建于1917年,为砖木结构的法式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从外表看,由长方形主楼和圆柱形碉楼组合而成。主楼面阔七间,上下两层,四面建廊。平顶屋面一角上加建歇山顶楼罩,典型的中西合璧。楼下台阶,复分两组,底层为如意踏跺,上层为垂带踏跺。砖柱上的白色灰塑,状似白菜,与西方人物雕塑迥然不同。王伯群旧居虽为法式建筑,但在装饰工艺上仍受传统手法影响,是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产物。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王伯群故居现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德江 1艺术石林狩猎场景区
- 江口 2梵净山
- 石阡 3石阡万寿宫
- 松桃苗族自治 4寨英村古建筑群
- 碧江区 5东山古建筑群
- 思南 6思唐古建筑群
- 万山区 7万山汞矿遗址
- 沿河土家族自治 8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 石阡 9石阡温泉
- 万山区 10万山雪花洞
- 碧江区 11南长城
- 碧江区 12大明边城景区
- 德江 13龙口
- 碧江区 14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碧江区 15六洞岚光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 16木黄会师纪念碑
- 碧江区 17南岳飞泉
- 碧江区 18十里锦江
- 碧江区 19西岭归樵
- 江口 20寨沙侗寨
- 碧江区 21东山楼阁
- 碧江区 22乌江小山城
- 碧江区 23石笏朝天
- 碧江区 24铜仁东山寺
- 碧江区 25金鳞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