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读书岩
首页  > 四川  > 南充  > 阆中   »  读书岩景点介绍

读书岩

读书岩
九疑山读书岩 位于湖南九疑山风景区内的下灌村东北,是一座傍东江河水而立的独立峰。 从北往南望它象一只跪伏在地上的巨型骆驼。是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山岗,它的山麓、山腰、山顶都有溶洞。 读书岩不仅山水神奇、岩洞神奇,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考古学家们曾在这座山岗上、洞穴内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化石、石器及古老的陶器残片,出土过汉代的耕作农具铁臿,宋代的豆绿杯,等等。充分说明,这座傍水而立的山岗是远古人类生活和活动的一处遗址。
中文名称
读书岩
地理位置
湖南九疑山风景区
开放时间
08:30到17:30
著名景点
漏天星岩洞
色    彩
绿、蓝、红、黄

外部景

高耸的驼峰,长长的颈脖,硕大的头胪,似在咀嚼的嘴唇,轮廓分明,极其逼真,岩山的西边,清澈的东江河从山麓缓缓流过,透过清亮的江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卵石,清晰可见。读书岩的东边,由北向南是连绵起伏长达10余公里的群山:既有独峙的山峦,也有逶迤的山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特别神奇的是,所有山头都朝向南面的九疑山舜帝陵,这就是九疑山奇特著名的山形景观“万里江山朝九疑”。登上读书岩山顶,众山一览无余。西望,但见泠水蜿蜒如带,由南向北流去,文星古塔雄峙在江西的山丘,象破土而出的竹笋,亭亭勃立,与泠水相映相衬。岩山南北,田横阡陌,平畴十里,座座小山村飘出的袅袅炊烟里,隐隐传来鸡鸣、狗吠和牛羊的欢叫声,好一幅农家乐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内部景观

读书岩山麓的溶洞叫下河岩,东江水曾从其中穿过,后河水改道,今仍是一处水洞。山腰的洞叫龙宫洞,可以层层攀登,与漏天星溶洞相通。共有四层,每层都有天然坝池水。其中一层有石钟乳池中的水,在普通白炽灯的光照下,竟呈现绿、蓝、红、黄的彩色水面,令人称奇。半山腰的读书岩,坐东朝西,狭长的岩洞里有一个约2至3平方米水池,常年蓄有6寸深的水,天旱不竭,暴雨不溢,水质晶莹透亮,清凉爽口,附近群众至今仍有来这里取水消夏的习惯。如今,在岩洞内塑有两位古装少年李郃、乐雷发正在研读诗文的坐像。山顶有漏天星岩洞,直下可通山内溶洞,读书岩整座山的内部都是岩洞,可观之洞10个,形成了外山内洞的奇特景观。其夹有河卵石的江岸今已抬升,反映出地质变化的神奇轨迹。

历史由来

唐代,下灌村一位名叫李郃的少年,在岩山腰部的一个山洞里面壁苦读。二十岁那年(唐太和二年),他应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举中榜,被擢拔为进士第一,当他听说昌平举子刘蕡因言辞过激,虽才华出众而考官不敢取时,毅然上《让第刘蕡疏》,请求文宗皇帝将自己的功名官爵改授刘蕡,“以彰蕡直,为国家广招可用之才”。李郃成为封建社会“科举让第第一人”。虽然文宗皇帝未准李郃所奏,但史学家们却把这件“让第高风”的事写进了《旧唐书》、《新唐书》中,李郃之名由此而名垂史册。后来,李郃在贺州任上,发明了娱乐性的“叶子戏”,因是麻将扑克的鼻祖“叶子戏”的创制者而入载《辞海》。现在下游村中留有纪念他的状元楼、文星塔,村郊有“洗砚池”、“挂榜山”等石刻。南宋时一位居住在明月山(今读书岩东北脚下灌乐家山村)的少年乐雷发,也爱上了清静的读书岩。少年时代,他在此勤奋苦读。虽屡试不中,但他面对南宋残缺的半壁江山,心怀爱国之志、忧民之心,开馆授徒,常对学生们表达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志向。宋理宗宝祐元年其门生姚勉中状元上书理宗,要求将自己的功名让给才华横溢的老师乐雷发。理宗特点乐雷发等人金殿面试八策,雷发个把时辰便应对了近万言,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被理宗钦点为“特科状元”。后来,乐雷发遭权臣丁大全排挤,终不为理宗所用,愤然归隐九疑,仍以授业为职,培养大批忠耿之士。他的诗歌被收入《四库全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诗作《乌乌歌》还被选为大学文科教材。宋诗近15万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宋诗古百首》共选337首,其中有乐雷发《常宁道中怀许介之》、《夏日偶书》。至今,县城内还留有纪念他的状元楼,象岩景点留有他的《象岩铭》题刻,泠江河畔留有他的垂钓遗址。真是斯人已随时光去,留得精神励后人。除了上述出土文物及传说事外,在读书岩山上,至今还留有宋、明时期纪事题墨。从驼颈背登上陡峭的山壁,在朝东的一个仅能容二、三人的敞岩顶壁上,可以看到清晰的题墨十余行。其中“乙亥德祐元年六月初一日月不分明 食九分 前后如在 火(?)心出 至(?)西边又出一星龙泉乙馆孰批记耳”共40余字的题墨,为宋代两次著名“日食既”即日全食之一。乙亥德祐元年六月一日即1275年6月25日。此次日全食,《宋史.瀛国公》记为“德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食既。星鹜皆归。明年宋亡”。读书岩的题记可以称为全国唯一的露天民间天文题墨了。从这位龙泉乙馆孰先生对日食记载的时间来看,他是事前测算到日食发生时间的,可算得上是一位无名的天文学家吧!另一题墨记录的是南宋绍兴初年老百姓为避曹成之乱隐匿山上的情况。两方题墨无疑为读书岩增添了文化底蕴。读书岩不愧 为历史名岩、文化名岩、风景名岩。晚清书法家何绍基曾游恋于此,今有人题诗赞道:万年一古洞,唐宋两状元。胜迹留灌溪,佳话传人间。登山望群峰,下洞览奇观。岩壁读题墨,东江听流泉。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