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孔雀洞

营山县城北约百里许,有历史名胜太蓬山,再北,至大黑山下,寮叶屋基左侧,有一洞,名曰:“孔雀洞”。是处群山怀抱,山势奇特,悬崖峭壁,岩石嶙峋,松柏苍翠,杂草丛集,曲径通幽,风景尤佳。洞前岩上有“万裹回苏。三韩豫鼎题”石刻,至今犹依稀可辨。洞口高不过寻,洞内暗若长夜,凹凸不平,宏敞无边,幽深莫测。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燃炬,循石级下经十余丈干沙坝,临石滩,怪石横路,立者、卧者,大如菌,小如础,放如箱,尖如矛,形态万端,疏密星列。直前行,一碧汪汪,长滩河也。水清见底,宽二三丈,投石其中,砰然作声。沿右壁涉水行,清冷冽骨,越数十丈,水尽登陆,为广坪。再进,壁多岩穴,乃蝙蝠聚居之所,见光,惊窜纷飞,扑头绋面,有大如筛者。继匍匐蛇行,经一狭长岩隙,至海螺山。山低而园,形如螺,顶若覆釜。人行期间,或立或伏,惟随山势。出隙道,乌泥河至矣.河水涝平旱涌,似极神异。沿岸行,经东海,申文坪至老龙洞。奇岩森列,一巨石突起,细颈隆背,尾欣而长,貌孔雀,泉水晶洁,自孔雀嘴0,潺潺不绝。是为祈雨取水之所。再前行,历鸡屎河、南、擦耳岩、观音井、八卦井、天星桥,计程里许,而八卦井前平旷坦荡,可容四、五百人,称海坝子。极端处,岩穴低狭,而人迹难至矣。营山县志载:“曾有人洞放白鸭二,于仪陇天星桥出。”起深邃叵测如此。据传,有苏道士者,时代无考,曾率徒至洞,令诵经,脱草履,仗剑入。嘱徒曰:“视履相斗,慎勿惊,亦吾出,应若神膜拜。”有顷,两履飞跃,一低一昂,昂者如鹘下击,低者迎而上搏,此进彼退,凌空抵触,终焉堕地,耸立相角,或转战,或拒格,悉悉然沙为之扑,徒睁目久之,俄而道士跨蟒出。徒吓极,惊呼蛇者再,蟒怒回奔,道士矣不复出。后人立嗣以祀,庙中刻木作仗剑赤足状者,即苏道士也。此后,岜宰遇大旱之年,咸斋沐步行入洞至孔雀前取水祈雨,以示关心民命,期获拥戴,直至民国,犹援为常例,偶有巧合,甘霖骤降,而孔雀洞灵效更著矣。
解放后,苏道庙旱已拆毁,人民政府于一九七二年曾派人入洞勘察地下水资源。一九七七年,当地生产队投资,在洞口筑堤,将山洪引进洞内,最大容量可达一千余立方米,并修渠道五百公尺余,引水灌田。古老孔泉实为民兴利矣。
-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
- 桃山区 2桃山公园
- 茄子河区 3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桃山区 4桃山水库
- 新兴 5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
- 新兴 6群众艺术馆
- 桃山区 7万宝山
- 桃山区 8万宝湖儿童公园
- 新兴 9新兴基督教堂
- 勃利 10西大圈森林公园
- 桃山区 11英伦庄园
- 勃利 12勃利硅化木群
- 勃利 13青松岭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14龙头桥水库
- 桃山区 15大顶子山古城遗址
- 勃利 16吉兴河水库
- 茄子河区 17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勃利 18勃利密塞
- 勃利 19吉兴森林公园
- 勃利 20毛公山
- 勃利 21七台河市博物馆
- 勃利 22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23倭肯河
- 勃利 24马鞍山古城址
- 茄子河区 25十二烈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