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息心所
首页  > 四川  > 乐山  > 峨眉山   »  息心所景点介绍

息心所

息心所
息心所,四川峨眉山景点之一,海拔1460米,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时为一小庵,相传古为息心居士静习之处,后开建为寺,故名息心所;明末清初荒废,乾隆年间(约公元1736年)德辉和尚重建寺宇,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初年建筑;新中国建立后,叠经维修,2000年后又扩修地坝,恢复了四合院,寺后百米林中开辟为读书、习经之地,面貌焕然一新。
中文名称
息心所
地理位置
四川峨嵋山
海    拔
1460米
建造时间
约1522—1566年
蒋超《峨眉山志》载:有嘉靖八才子之一富顺人熊过撰写的《息心所颂》,记述一长者说偈云:“身相如虚空,不摄善恶念;是名息心所,菩萨方便力。”此应为寺名之凭据。息心所殿内供观音和药师佛,寺居岩畔,下望如高悬半空,所以古人曾这样形容说:“息心所,高阁危悬,如在九天,如临九渊,人心至此,独持半偈,万缘皆息矣。”门上那对联更把“息心”的意思说透彻了:“万籁无声心自息,一身非我物同春。”意思是在此一切声音都没有的寂静空间,心自然也就安静下来,感觉到自己也是万物之一的一种无我境界。寺后原有地藏庵等,寺周附近有大小鹅岭、石碑岗、仙女桥等遗迹;石碑岗原立一碑,刊刻明代傅光宅撰“峨山修改盘路记”,为考察峨眉山进香古道的重要史料; 此外,在息心坡上左边林内竖有一碑,系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十月十五日立,上刻“统领四川马边防营提督军门笃勇马图鲁万军门修砌峨眉山进山大路碑记。”碑中记述了马边防营军官出钱修砌息心坡道的情况,这说明了历代地方统治者对峨眉山佛教的支持。从峨眉山万年寺经观心坡上行约5公里便到了息心所,此地云遮雾掩,树木茂盛,虽是一小庵,但居峨眉山古道必经之路,高阁危悬,地势险要;观心坡上有一棵高40米的岩桑,胸径有1米左右;据植物学家考察,树龄已有千岁。如今仍枝繁叶茂,一片浓荫,生机勃勃——这样高大古老的岩桑,在峨眉山中仅此一株,在全国也很罕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