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椿晓雨

洪椿坪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千佛禅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而得名。寺中一联中说:“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典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以“大椿”来比喻洪椿树的古老和寺庙的历史悠久。春夏雨后初霁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微带凉意;寺宇庭院一尘不染,整洁雅致。
- 中文名
- 洪椿晓雨
- 外文名
- Hong Chun Xiao Yu
- 旧 名
- 千佛禅院
- 出 处
- 逍遥游
简介
以清幽静雅取胜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坪上,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清代年间,释永宣朝拜到此,以《洪椿坪》为题写道:“穿萝觅径入椿坪,楼殿层层鹤篆清。因共雨花看贝叶,漫随山色听溪声。”此时,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晓雨”。这“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楼阁、殿字、花木,山石、游人、影壁和壁上“洪椿晓雨”四个大字,以及庭院右侧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飘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朦胧美。游者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仿佛周身被“晓雨”润湿,但抚摸衣装,丝毫没有被雨水浸湿的痕迹,却顿感清凉和舒适。历史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皇帝御赐“忘尘虑”匾额、“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联;乾隆乙丑(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题赠“洗钵泉和暖,焚香晓更清”联;民国28年(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避暑期间,题赠“护国佑民” 、“大雄宝殿”匾额和“洪椿坪”寺额,至今仍存。第一重大殿的门楣两侧,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冯庆樾撰的“双百字联”(全文见峨眉山志《艺文》篇),其中“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锦,夜月舒练”数句,描述的即是“洪椿晓雨”等洪椿坪诸景色。寺外山崖上的两株洪椿古树,一株仅存下段,枯而不朽,常被人视为“神树”;一株漂浮在“晓雨”的空朦里,树影婆娑,似灰绿的云团,似层叠的浅山。雨因树更奇,树因雨更妙。所谓“晓雨”,科学家解释是雨后初晴时,山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而蒸发不散的大气。“山行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代大诗人、山水画大师王维《山中》的这一佳句,再现了“洪椿晓雨”的意境。- 乐业 1大石围天坑群
- 那坡 2感驮岩遗址
- 靖西 3古龙山峡谷群
- 右江区 4澄碧湖
- 田林 5“西林教案”遗址
- 凌云 6凌云水源洞
- 右江区 7百色起义纪念馆
- 田东 8百谷和高岭坡遗址
- 田东 9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 靖西 10通灵大峡谷
- 隆林各族自治 11天生桥旅游度假区
- 隆林各族自治 12野猪岭景区
- 右江区 13红七军军部旧址
- 隆林各族自治 14大树脚村
- 乐业 15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
- 隆林各族自治 16平流壮寨
- 隆林各族自治 17大烘豹自然保护区
- 隆林各族自治 18天湖(万峰湖)
- 隆林各族自治 19冷水瀑布
- 隆林各族自治 20雪莲洞
- 隆林各族自治 21同福渔洞神韵
- 西林 22古家寨日出
- 隆林各族自治 23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西林 24周邦洞群
- 隆林各族自治 25张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