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畅故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记载,清朝内阁侍读学士雷畅故居距千佛街道约500米,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垣环抱,气势雄伟,远处望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周长近千米。故居占地4000平方米以上,拥有大小天井12个,房舍121间。
- 中文名称
- 雷畅故居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
- 占地面积
- 4000平方米以上
- 景点级别
-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建历史
根据《光绪井研县志》记载:“雷畅,字燮和,号快亭。其先为楚人,明洪武朝自麻城迁蜀,卜居。”乾隆三十四年,授为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因患足疾还乡,其子翀霄以翰林院编制乞养侍父归里。翌年春,在宅前隙地筑随春园以娱亲。园有池、四周种植奇花异木,池中奇石为埠,建月到亭、香光阁于其上,香林梅坞,极幽丽之观。名彦雅游,解水流连,颇积一时之胜。
据了解,雷畅故居距今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是目前川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民居。建筑设计专家认为,雷畅故居建筑布局严谨,木石雕刻工艺精美,是中国川西南明清民居建筑之典型,具有极大的保护利用价值。
典故传说
雷畅故居,是中国民间遐迩闻名的“九子十翰林”的典故所在地。传说,雷畅的9个儿子饱读经书,聪慧过人,先后成为翰林院翰林,就连唯一的女婿也中了翰林。
徜徉雷畅故居,依稀还能感受到雷翰林大家族昔日“钟鸣鼎食”的盛况。
保护开发
历经沧桑,雷畅故居损毁严重,令人揪心。走进宅院,木门柱上的白灰已经斑驳,庭院排水沟内流淌着污水,庭中横竖拉着铁丝,其上晾晒的各色衣服在风中晃荡。天井地面布满青苔,石面雕刻或风化或破坏。房屋柱梁、木质地板腐蚀朽浊,尘土和蜘蛛网遍布。镂空窗户大多损毁,但还有不少精致的雕刻花纹清晰可辨。
雷畅故居凋零与破败,让人触目惊心,乐山市和井研县正加强对故居的科学保护。据了解,井研县将按照国家、省、市文物保护的规定和要求,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保护维修,力争实现“科学复原”;突出故居的民俗民居文化。
目前,该县文化部门已编制《雷畅故居科学保护利用实施方案(草案)》,规划项目经费概算1650万元,将把雷畅故居打造成集川西明清民居建筑群旅游景点、川西明清民居建筑文化教学科研基地、川西民俗、农耕、盐史馆等于一体的博物馆,成为四川特色历史文化品牌和乐山大旅游圈内的一颗耀眼明珠。
雷畅故居旁有恐龙化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