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太史第,又名赵朴初故居,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因赵氏族中自赵文楷始,赵田匀、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
世太史第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南方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七进五院一园一场,布局规整,结构合理,气势恢宏。世太史第古建筑群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亦是安徽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2006年,世太史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世太史第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9号
- 占地面积
- 4000多平方米
- 所处时代
- 清代
- 保护级别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国务院
- 编 号
- 577-Ⅲ-280
- 批 号
- 国发【2006】19号
历史沿革
明朝万历年,世太史第始建,初为明刑部给事中刘尚志私宅。
清朝续修续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任翰林院主修的赵畇购得,始为赵氏府第。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赵畇曾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诞生于此。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世太史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建筑特色世太史第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南方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七进五院一园一场,布局规整,结构合理,气势恢宏。整体布局为深宅大院,综合性功能齐全。在功能区域处理上,利用东三、东四、西三隔断墙封闭大门,又灵活地使各进自成独立庭院。建筑结构上,七进主体建筑有三进采用了望板直接铺在桁条上,取代原有椽子中间环节,合理地减少了制作安装工序和结构衔接点,形成皖西南地域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建筑布局世太史第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31平方米。
文物遗存
南侧世太史第南面建有642平方米的花岗石铺地广场。该建筑分东路四进,西路三进,共七进。除西三为三开间外,各进均为五开间,面阔约20米,沿南北走向两条中轴线规整排列,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该宅西北部建有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后花园,配以小桥、瀑布、六角亭、古树、荷花池。园内西侧建有31.9米长碑廊,镶嵌11块赵朴初先生书法作品碑刻。
东侧世太史第东一进为门厅,外墙磨砖对缝,嵌大型“五蝠捧寿”图案砖雕。门楣上镶阳刻楷书横匾“世太史第”,两侧楹联“江山如画”、“物我同春”。东二进与东一进以东西侧回廊相连接。前檐柱上方置凤形斜撑。东三进,两层,上为阁楼,下层两侧建有厢房,配以雕花格扇门窗。穿过最后一道隔断清水山墙进门即进入东四进。该进为上下两层,两侧边楼与前进隔断相衔接,墙内为一坡水回廊。东西侧与主楼相连为骑楼。主楼明间下层为平棊顶,地面铺青灰色磨面方砖,此进梁柱用材粗大,格扇门窗亦造型别致。西一进与东一进、西二进与东三进建成时间、建筑面积、结构布局、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基本相似。西三进建成时间明显比东四进晚。
研究价值
世太史第古建筑群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亦是安徽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作为赵氏家族文化的孕育地和聚集地,是赵氏家族文物资料的研究中心、保管中心和展示中心,是纪念和缅怀赵朴初先生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护措施
保护方案2001年初,安徽省在省、市“两会”上再次提出关于修复赵朴初故居的建议,7月,成立了以市政协主席张世云为组长的修建赵朴初故居协调领导小组。
2002年1月6日,故居内103户居民全部顺利搬迁完毕,2002年6月9日,赵朴初故居修缮开工、捐赠仪式在安庆宾馆举行,共收捐款293.6万元。安庆民进市委会等还为故居修复捐款11余万元。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故居的明清历史风貌。
2017年1月6日,安庆市文广新局组织举行的《安庆市世太史第文物保护规划》征求意见会。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编制《世太史第文物保护规划》文本,修改完善规划文本,上报省、国家相关部门审批。
文物修复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后花园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古勘探,走访有关老人后,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采用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手法修复的。
1、园林建筑:园内点缀的六角亭、碑廊等园林建筑的构造、举折、装修,均按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手法。各种构件的尺寸,依照《营造法源》的规定设计。碑廊外为半廊,内为船篷轩结构,举架为五算、六五算。六角亭举架为六算、对算。材面饰退光广漆,屋面铺与故居风貌一致的小青瓦。
2、堆山理水:园中央开掘出一泓池水,借用一座小石板桥将水面分成两块。以小衬大,突出主水面。水体向西与碑廊相接,端头设一小跌水,形成水之“源头”。湖岸大多青石饰面,局部地段采用太湖石叠成假石山。园北部围墙墙基与路面高差1米左右,与路面距离宽窄不一,宽度较大处土方自然由路面缓坡而下,窄处坡度较陡。采用传统园林中土包石的手法,将大块黄石叠砌于坡脚,高低错落,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再配以梧桐、丛竹等,更显幽静、自然,富有野趣。
3、植物配置:运用植物的造景功能,充分挖掘植物的丰富内涵,突出传统园林的意境之美。
(1)隐蔽围墙、拓展空间:自古无竹不成园,以粉墙为底,竹石为绘,构成竹石小景,阻挡了园外不良景观。
(2)笼罩景象、成荫投影:池旁亭畔点缀古树,使园景添加了几许古意。石矶边三、两株梅花体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意境。
(3)表现风雨、借天无籁:墙角植芭蕉,水中植睡莲,营造“雨打芭蕉”、“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氛围,意境深远。
(4)根叶花果、四时清供:园中配置梅花、栀子、天竺,皆为古人清供之佳品。尤其栀子洁白素净,香馨袭人,古称“禅友”,最受佛门喜爱,点缀园中表明赵老佛学大师之声份。
4、铺装及其它:园中步道宽度1.2米,双色卵石辅面。水池北侧小广场铺设浅灰色花岗岩石。
历史文化
赵朴初(1907-2000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人,东吴大学毕业。中国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抗战时期,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难民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教养院院长。长期从事佛学研究,擅长诗词、书法,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识问答》等。赵朴初先生灵塔位于杭州北高峰北麓法华寺。他少小离家,驱驰四方,矢志不移,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为纪念赵朴初先生,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赵朴初先生灵骨于2014年10月5日回故乡太湖县树葬。赵朴初的灵骨葬在太湖县寺前镇万年冲的赵朴初公园相邻的银杏树下。
旅游信息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9号
世太史第开放时间:09:00-17:00
交通:乘公交车到第一医院站下车后步行前往,附近安庆公交11路、12路、13路、15路快、15路、8路、9路、3路、10路、18路、21路、4路、5路、19路、1路、7路、14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