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安丰塘
首页  > 安徽  > 淮南  > 寿县   »  安丰塘景点介绍

安丰塘

安丰塘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南60华里处的安丰塘水库,古名芍陂(音quèbēi),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13年~前591年),为楚相孙叔敖所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灌溉工程,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安丰塘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氛围浓厚。这里的人民富于艺术智慧,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其中安丰塘的传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安丰塘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安丰塘
外文名称
Anfeng tang
地理位置
安徽省寿县
气候类型
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
占地面积
40余平方公里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安丰塘、塘中岛、孙公祠
古    称
芍陂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保护级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    号
53-1 

历史沿革

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史载是楚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它比都江堰、郑国渠还早300多年,2600多年前,孙叔敖选择该地比较低洼的地方,筑堤拦蓄源自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山源河水,纳六安县境内的龙穴山以西、小华山以东约390平方公里的花水入塘,引淠河水自淠源河上的众兴集南,经子午渠(淠源渠)至葛嘴汇山源河水入塘河。兴建起“陂周百十许里”的芍陂(安丰塘),下控1300多平方公里的淠东平原,其工程及治水理念和治水水平之超前,清嘉庆年间的《芍陂纪事》,系统地记述了芍陂工程及其文化历史。1950年,安丰塘又遭大水灾,水毁严重。次年冬,做出了对安丰塘的恢复、整修规划,先后用了两个冬春,动员6000多名劳力,培修堤坝,整治10座斗门,将原28座斗门改并成24座,加固了众兴滚坝,疏通了淠源河,在鲍兴集附近的淠河上截流,最大进塘水量达60立方米/秒,蓄水量增加到3600万立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投劳对安丰塘进行8次大规模治理、整修和加固。1958年,当地政府开始对安丰塘进行综合治理,为了根除旱灾对皖西丘陵区的威胁,以大别山区的5座大型水库为水源,开始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安丰塘被纳入其总体规划,成为灌区内最大的一座反调节水库。1958年10月,按照淠史杭灌区的规划设计,开始动工开挖淠东干渠,目的是把淠河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3座水库发电尾水经淠河总干渠引进淠东干渠,再直达芍陂(安丰塘),解决2000多年来安丰塘水源保证率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

遗址特点

安丰塘纳六安县境内的龙穴山以西、小华山以东约390平方公里的花水入塘,引淠河水自淠源河上的众兴集南,经子午渠(淠源渠)至葛嘴汇山源河水入塘河,水库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低洼的地势状况,利用天然湖泊在四周筑堤利用当地土料和砂、砂砾、卵砾、石碴、石料等筑成的堤堰。主要是用来防涝、蓄水、灌溉的水利工程。安丰塘塘堤周长约二十五公里,面积约三十四平方公里,蓄水近一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七万公顷。

文物遗存

孙公祠孙公祠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等。位于安丰塘北岸,为祀孙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时尚未能详。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后人为纪念孙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孙公祠。孙公祠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清代康熙时,寿州同知颜伯珣《孙公庙记》谈到当时孙公祠已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僧舍三所就间,户牖五十有七户”。并还逐渐形成了一套祠宇制度。据《芍陂纪事》载,祠堂正殿祀奉楚国令尹孙叔敖像,东西配立汉至清代致力于兴修芍陂水利的官吏48人。孙公祠内藏有古碑二十余方。有历代重修安丰塘记碑、禁侵塘为田之积水界碑、安丰塘灌区图示碑、孙公叔敖像赞碑等。这些碑刻都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碑刻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其中有清代书法家梁书丹的行书《重修安丰塘碑记》。其他遗存安丰塘其他遗存有邓艾庙塔、利泽门赏月、罩口观夕阳、孙公纪念祠、古城墙遗址、石马观古塘、五里迷雾、凤凰观日出、洪井晚霞、沙涧荷露。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附近,发掘出汉代水利工程——草土混合结构的堰坝遗址。出土遗物中有“都水官”铁锤,证明至少在汉代就曾设官管理此陂。

文物价值

文化价值安丰塘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对后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投入资金对安丰塘进行维修,充分发挥古塘效益,灌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寿县也被列为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到此参观,对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之久长,设计建造之科学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评价极高。经济价值1957年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1万亩。经修筑护坡、防浪墙,1977年以后,蓄水能力达到8200万立方米,年复蓄3—4次,受益4个区,2998个生产队,灌溉面积63万亩,是1949年的8倍。灌区由于有了水的保障,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79年产量3.85亿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灌区人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3年粮食产量达5.73亿(市)斤,商品棉500万斤,商品油料1500万斤,商品麻810万斤。1983—1987年,水旱灾害频仍,粮、棉、油、麻的产量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粮食年产量在6亿斤左右。在灌溉的同时,安丰塘5万多亩水面的综合开发利用,也有了较大发展:水产品。水面养鱼,建立了水产养殖场。安丰塘鲜鱼最高年产量达100万斤左右,繁殖鱼苗3830万尾,并从1982年开始蛤蚌育珠。航运。水位的抬高,沟通了安丰塘、淠东干渠上段和迎河分干渠的航运,航程60多公里,解决了10余个乡镇的水运交通,年吞吐量在2万吨左右。发电。利用戈店节制闸的水位差,1973年兴建小型发电站1座,装机58千瓦,年发电4.3万千瓦,供机关单位照明、粮食加工。

开发利用

1955年,成立安丰塘灌溉工程管理处,现为安丰塘管理处。1958年,相关部门对安丰塘进行了总体规划,引、蓄、灌、排等几个方面的工程设施作了统筹管理。引水工程:安丰塘引水渠道淠东干渠,历史上叫老塘河。河道弯曲,河床窄狭,堤坝低薄。先后组织人员(最多时15万人),用了4个冬春,对上游的童家湾、洪家湾等处,进行裁弯取直,全面拓宽,深挖河床,加高培厚堤坝,共完成土石方515万立方米。河床断面由原来的30米拓宽至50米,堤顶高程从31米加高到33.5米,堤顶加宽到6—8米。上接淠河总干渠,最大输水流量430立方米/秒,并兴建双门节制闸,调控进塘流量,抬高干渠水位,使塘上游31座斗门自流灌溉,洪水时,杨西闸能分泄干渠洪水流量达220立方米/秒,经迎河泄水闸入淠河。蓄水工程:建成引水工程后,安丰塘扩建工程也相应展开,主要做了三大项:一、取土打坝。四次施工,筑新堤5.3公里,加高培厚老堤19.1公里,堤顶高程达31米,完成土方395万立方米。二、调整改建斗门。原环塘24座斗门不尽合理,经规划,因地制宜,本着便于用水和管理,改建成27座斗门。扩建戈店节制闸为淠东干渠下段进口处灌溉泄洪两用闸;兴建老庙泄水闸(安丰塘泄洪闸);废除井字门,改建成老庙倒虹吸,通过中心沟,成为堰口分干渠的进水口。三、块石护坡。塘堤土方工程按标准完成后,蓄水量可扩大到1亿立方米,但由于塘面水波吹程大,达10公里,水蓄至28.5米时,堤坝一年要打掉50万立方米土,使蓄水量长期限制在5000万立方米以内。中共寿县县委于1976年组织了3个区的26个公社劳力及县直机关干部职工、街道居民11万余人,采运八公山石头,奋战两冬一春,修筑块石护堤,建防浪墙24公里,完成砌体6.6万多立方米,总投资134.6万元。灌溉工程。从1962年开始,由上而下,由骨干到一般,分年实施,逐步铺开,至1965年,先后建成了正阳分干渠、堰口分干渠、石集分干渠、迎河分干渠。开挖大型支渠36条,斗、农、毛渠7000多条,相应建成大小配套建筑物1万多座。排水工程。解放初期,安丰塘灌区易涝面积约29万亩。为解决涝渍,先后开挖了中心沟、南湖沟、长沟、迎(河)南截涝渠、朱大江等20多条排水沟,围筑九里、东津、陡涧、时淠、建设、枸杞等较大生产圩堤14座,使17万亩低洼农田基本上旱涝保收。1976年11月,芍陂(安丰塘)护坡工程开工,历时两冬一春,塘堤整理至25.4公里,蓄水水位由28.5米提高到29.5米,塘面虽然仍为34平方公里,但蓄水量则由5000万立方米增至84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扩大到63万亩。

文物保护

1988年,安丰塘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1.02亿对芍陂(安丰塘)进行了全面的除险加固,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发展旅游、保护文物、发展养殖业相结合。2008年,寿县县政府邀请安徽师范大学编制《寿县安丰塘、瓦埠湖旅游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年,时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考察寿县,要求寿县县委、县政府“加强芍陂古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研究,藉以让更多的时人和后人研究、认识芍陂(安丰塘),发展古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现代安丰塘的开发利用,泽被当世和后代。”相关部门沟通对接,邀请专家实地走访调研,并开始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以填补这项空白。2014年3月,寿县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寿县明清城墙暨安丰塘遗产保护研讨会”专家来寿县,共同探讨芍陂(安丰塘)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弘古创新发展,专家将芍陂(安丰塘)历史定位为“中国灌溉工程鼻祖”,“申遗”将可使之载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目。2014年6月3日,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义生、水利部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一行应邀来寿县,研究讨论芍陂(安丰塘)申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工作,按“申遗”要求加快完成研究论文集、文艺作品集、历史与现状专题片、芍陂记事重印、工程模型、工程相关规划等编撰制作,并根据要求完成工程设施、环境及孙公祠的整治和修缮。2015年7月12日至13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寿县召开了芍陂(安丰塘)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技术评估会,综合评估芍陂具有突出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是可持续灌溉工程的典范,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随后,申报报告提交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 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寿县县长程俊华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安丰塘(芍陂)从此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7年,六安市市政府邀请相关单位编制《中国芍坡保护与发展研究规划》,县政府正联系相关单位编制安丰塘(芍陂)保护规划。实施并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旅游宣传等工作。

历史文化

史籍记载芍陂陂径及灌溉面积,古代记载,多不相同。《后汉书》、《通典》、《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无和郡县志》等书都说:“陂径百里”,或“凡迳百里”、“芍陂周二百二十四里”,或“周二百里”。郦道元《水经注》则说“芍陂周一百二十许里”。《水经注》记载:“淝水流经白芍亭,积水成湖,所以叫作芍陂。”隋朝在此设置安丰县,芍陂又称安丰塘。夏尚忠《芍陂纪事》亦载“周围凡一百余里,此孙公当日之全塘也。”郦注和夏纪所载陂周相当,考之地望,较为可信。芍陂灌溉面积,在籍所载,也多分歧,多数是“灌田万顷”,最多的说“数万顷”,少的说“五千余顷”以至“数百顷”。芍陂兴建后,历代都有修治,东汉王景、刘馥,晋刘颂,南北朝刘义欣,隋时赵轨,以及其后宋、元明清名代均有修竣。由于历代豪强抢占,战乱频繁,到建国前夕芍陂灌溉面积已不足8万亩。《安徽通志·水系稿》载,芍陂有三源:“一淠水,今湮塞;一淝水,今失故道,一龙穴山水”。安丰塘的传说安丰塘传说是淮南大地历代人民创作的一种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风物古迹等密切联系的口头故事,通常以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古迹为中心演化出生动的情节。安丰塘传说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故事生动,情节完整,涉及当地历史人物、古迹物产和风俗习惯。《安丰塘的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安丰塘原是一座美丽的城廓,但由于一条行云布雨的孽龙作祟,致使当地久旱不雨,人民日不聊生怨声载道,这股怨气冲上云霄被玉皇大帝觉察后,玉皇为平息民愤,便将孽龙罚下凡间思过。孽龙摔落尘埃后,躺在郊外不能动弹。城内的百姓们见了,一轰而上,把这条孽龙一块块肢解瓜分后,拎回家里给煮吃了。这还了得!孽龙不管犯了什么错,它总该还是天上的神物呀!当千里眼、顺风耳发现城外孽龙只剩一架龙骨后,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了玉帝。玉帝大怒,派太白金星扮成乞丐到安丰城内探访。这个乞丐在城内挨门乞讨闻嗅龙肉。在众多的百姓中,只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的碗里没有腥味,乞丐问其缘故,这户一个叫李直的老人说:“龙是天上的神,俺们凡人怎能吃得?”听了李直的话,太白金星心中有数了。他对李直说:“当你看到城内大殿门前石狮子眼睛红了的时候,就得赶紧搬到城外去住,否则……”话刚说完,乞丐就不见了。李直意识到气丐不是凡人,于是便依计而行,每天去看石狮子的眼睛,等到七七四十九天,石狮子的眼睛果真红了,李直一家便连夜搬家。由于走得匆忙,一只正在孵蛋的老母鸡也忘记带走;走出城北门,慌乱中又把铁锅掉在地上摔烂了。天刚亮,忽然一阵电闪雷鸣,紧接着暴雨倾盆,安丰城眨眼间陷落于一片滔滔洪水之中,待到雨过天睛人们发现,安丰城已变成了安丰塘。在塘中,只有李直家那只忘记带走的老母鸡蹲着的地方没有陷沉,这就是如今塘内的“老母鸡滩”;而李直家铁锅摔碎的地方,便被后人称为“锅打店”,久而传讹,便又被叫成了“戈家店”。直到现在,老人们说,逢上雾气弥漫的天气,安丰塘水面上还会若隐若现出安丰城池呢——这便是歇后语“安丰塘起雾——现成(城)的”来由了。”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安丰塘交通信息:安丰塘离寿县县城30公里,距合阜高速公路入口31公里,合六叶高速公路六安北入口62公里,距六安市70公里,省城合肥80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55公里,交通便捷通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