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故里 清代文学家、戏剧理论家、诗人李调元故里位于德阳市罗江区北隅的观音岩石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清乾隆三十二年县令杨周冕倡修,李调元重建。
- 中文名
- 李调元故里
- 所属城市
- 四川德阳
- 占地面积
- 33000平方米
- 倡 修
- 清乾隆三十二年
简介
李调元故里 清代文学家、戏剧理论家、诗人李调元故里位于德阳市罗江区北隅的观音岩石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清乾隆三十二年县令杨周冕倡修,李调元重建。峭壁上正面观音、千手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瑞祥观音、救七难、观世音普门示现图、弥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法相慈悲,韦驼雕塑威严、二十四孝、十三忤逆报应浮雕果报怵然,以及三鱼石、上天梯等景观。石刻区内风光怡人,自然景观赏心悦目。堪称世界之最的百米莲卧观音已动工。泞水 长龙、月亮岛两处景观也正在筹建之中。
几年来,当地政府依山造亭,选景建点,已建成三凤亭、氤氲亭、感应亭和观龙台,如今气势辉煌的观音石刻艺术和新建的景点相映成辉,深深扣玄着旅客的心,年均旅客在25万人次以上,观音岩可谓是整条旅游线上最有发展前途的热门景点。观音岩北上二公里是巴蜀才子李调元少年寓居读书遇佛的寺魁星殿,西行四公里是李调元故居--醒园。园内存有李调元字画诗稿。实为凭吊前贤,启迪学子的最佳去处。
李调元纪念馆
李调元纪念馆为德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李调元,在罗江八景之一,玉京山上修建的一处仿古园林。现大殿用于展出各地书、画名家为纪念李调元而创作的书、画佳品供游人观赏,并已被罗江中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调元纪念馆,是罗江人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李氏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中的佼佼者: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李调元,于1988年动工,投资60余万元,在东外纹江之滨,古太平桥之首的玉京山上修建的一处仿古园林。第一期工程于1989年底竣工,计有六角亭一,四方亭二、重檐廊150米;尚有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年间的古寺,原名宝明寺,相传为十三尊者游戏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又更名为景乐宫,作为道教寺院,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现存三重殿堂和东西两廊,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筑物,有残碑记载清乾隆年间道士谭至正、刘虚静师徒修缮景乐宫可考。1990年定为德阳市市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大殿作为纪念李调元的书、画展厅,随时展出各地书、画名家为纪念李调元而创作的书、画佳品供游人观赏。1994年4月1日,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1995年,被罗江中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常组织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李调元纪念馆入口大型雕塑《文山函海》高约35米,总长约72米,黄沙岩建造,耗材3000余方,四个头像由上至下分别是:李调元、李鼎元、李冀元、李化楠(李调元之父)。雕塑作者是四川德阳雕塑艺术家罗平(德阳艺术墙《中华魂》作者)。
发展
安州区宝林镇大沙村,是李调元的出生地;而罗江区调元镇则是他的成长地,李家宗祠也在此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地都为“李调元故里”五个字争论不休。
2006年,文星镇改名为调元镇,全镇铺开仿古风貌打造。“李调元故里”的牌子也树起来,开始对外宣传,招商引资。
2008年,宝林镇抢先注册了“李调元故里”的商标,为后续旅游开发抢下先机。
2014年2月18日记者前往两个小镇,听说了一个好消息。“两地要共享资源。”宝林镇副镇长李加成说。“变竞争为合作,共同开发。”调元镇副镇长尹毅也坦言。
“一个李调元,不能分属两个市。这样对谁都不好。合作,是唯一的出路。”李调元研究专委会主任赖安海建议,“在建设成都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建立一个协调机构,专门协调两地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李调元故里’,使之成为四川特有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