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榔庵

恍榔庵坐落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南郊,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时同其子苏过住了三年的新房。该庵象征大众对苏东坡的永久的怀想和纪念。
- 中文名称
- 恍榔庵
- 地理位置
- 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南郊
- 门票价格
- 不详
- 象 征
- 大众对苏东坡的永久的怀想和纪念
历史沿革
元代延佑四年(1317年)春,佥海北海南肃政廉访司事大都军行部至此。见无祠,便在桄榔庵旧址构堂三间,作“东坡祠”。明代,桄榔庵旧址仍然。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韩佑在旧址上建祠苏公,清道光丁未年(1847年),州城缙绅邢德、李文彬五人倡议新建正殿五眼,讲堂五眼,头门三眼。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有城绅曾毓瑛倡仪,呈清州尊崔增瑞,由本城拨款在此创办“桄榔书院”,并增设了些建筑物,不利在平易近国九年(1920年)州城“大难”中“桄榔庵”尽毁。茅庵简介
苏东坡父子抵儋之初,为州官张中所恭敬,住官房,嘱官粮。第二年,即宋绍圣五年四月,朝廷派出湖南提举董必武赴广西查访途中,在雷州得悉东坡居儋州官舍,便派人前来将东坡父子逐出。东坡父子无室可居,处境非常苦楚。本地苍生见状,非常怜悯。当苏东坡决定在城南的桄榔林中买地建房时,“邦群(即张中)畚,邻里通有无”“儋人运甓畚土助之”“十数教师助作,躬泥水之役”。在众同乡的辅佐下,仅一个月,即绍圣五十年蒲月间,三间茅舍落成。当然四周萧瑟,蚊蚁滋长,环境卑鄙,但诗人总算有了本身的家。因为茅舍处在“竹身青叶海棠枝”的寒带乔木桄榔林中,东坡在快慰之余,便将茅庵定名为“桄榔庵”并题《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谪于儋州,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摘叶书铭,以记其处。”昔时,苏东坡辅佐同乡们打了一口水井,泉旺水甜,同乡们定名为“东坡井”。数百年来,清甜的井水从未干涸过。文化象征
桄榔庵是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的乡间生活生计的写照,也是大文豪同儋州大众鱼水密意的首要象征,历代对其多次补葺扩建,足见人心。今天,儋州市大众当局拨出金钱,画图设想请能笨拙匠,修复桄榔庵,陈列相关苏东坡的汗青文物,以再现其父子居儋实状,依附海南大众对苏东坡的永久的怀想和纪念。- 德江 1艺术石林狩猎场景区
- 江口 2梵净山
- 松桃苗族自治 3寨英村古建筑群
- 石阡 4石阡万寿宫
- 碧江区 5东山古建筑群
- 思南 6思唐古建筑群
- 万山区 7万山汞矿遗址
- 沿河土家族自治 8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 石阡 9石阡温泉
- 万山区 10万山雪花洞
- 碧江区 11南长城
- 碧江区 12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碧江区 13大明边城景区
- 德江 14龙口
- 碧江区 15十里锦江
- 碧江区 16西岭归樵
- 碧江区 17南岳飞泉
- 碧江区 18六洞岚光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 19木黄会师纪念碑
- 江口 20寨沙侗寨
- 碧江区 21乌江小山城
- 碧江区 22石笏朝天
- 碧江区 23东山楼阁
- 碧江区 24金鳞游泳
- 碧江区 25铜仁东山寺